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9739835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术期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I. 心电图导联系统,1、12导联心电图,双极导联:记录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变化 双极标准肢体导联(I、II、III) 电极位于四肢,右下肢为地线 I导: 右上肢左上肢 II导: 右上肢左下肢 III导: 左上肢左下肢,12导联心电图,单极导联:记录电极下方小片组织的电位及心脏周期造成的电位变化 增强肢体导联(aVR、aVL、aVF) 心前区导联(V导),额状面肢体导联,心前区单极导联的体表位置,V1:第4肋间,胸骨右侧 V2:第4肋间,胸骨左侧 V3:V2与V4之间 V4:第5肋间,锁骨中线 V5:V4水平,腋前线 V6: V4水平,腋中线 V7: V4水平,腋后线

2、 V8: V4水平,后肩胛线 V9: V4水平,脊柱旁线 V3RV9R:胸部右侧相应V3V9位置,2、监护导联心电图,胸前导联(胸前I、II、III导) 改良胸I导(MCL1),胸前 I导,右锁骨下左锁骨下,胸前 II导,右锁骨下左胸大肌下,胸前 III导,左锁骨下左胸大肌下,改良胸 I导 (MCL1),左锁骨下V1位置 左上肢:左锁骨下 左下肢:V1位置 III导:MCL1,II. 正常心电图,心脏传导系统,心电图与传导系统的关系,正常心电图的波(波群),P波:心房除极,正常约0.12s P波延长提示心房内传导延迟 QRS波群:心室除极,QRS间期正常0.11s 束支或心肌组织传导延迟导致Q

3、RS增宽 T波:心室复极 U波:心室内传导系统(Purkinje纤维)复极,正常心电图的间期,PR间期:P波开始至QRS开始,房室传导时间,正常为0.120.20s QT间期:QRS开始至T波结束,心室电收缩时间 QT段:QRS波群开始至T波开始,机体钙平衡:高钙血症 QT段延长,低钙血症 QT段缩短 QU间期:QRS波群开始至U波结束,总的心室(包括Purkinje)复极时间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钾镁失衡 QU间期,正常心电图的段、点,PR段:P波结束至QRS开始,正常为等电位 心室肥厚、慢性肺病PR段压低 J点:QRS波群结束与ST段开始之间点 ST段:J点至T波开始,正常为等电位 心

4、肌缺血、心梗ST段升高/压低(与TP段相比) TP段:T波结束至P波开始,正常心率时为等电位,心率快时TP段消失,III. 常见的心律失常,1、正常窦性心律 (normal sinus rhythm),窦房结规则放电引起心房除极化 频率60100次/分 节律规则(或轻度不规则) 心房除极化的方向是向左下方 I、II、aVF导P波直立,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频率:60100次/分 节律:规则或轻度不规则 P波:I、II、aVF导直立,节律规则,频率81次/分,II导P波直立,II,2、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窦房结放电加速所致 继发于多种因素: 运动、发热、低血

5、容量、紧张,等 机体对高心输出量需求的生理反应,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频率:100次/分 节律:规则 P波:I、II、aVF导直立,节律规则,频率121次/分,II导P波直立,II,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无特殊处理 治疗原因 甲亢时可给予-阻滞剂,3、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窦房结放电减慢 心房除极频率降低 可继发于: 窦房结本身疾病 副交感神经兴奋 药物作用:洋地黄、心的安等,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点,频率:60次/分 节律:规则 P波:I、II、aVF导直立,窦性频率46次/分,节律规则,V1,窦性心动过缓的处理,无低血压或室性逸搏性心律 无需治疗 首选药物

6、:阿托品静脉注射 需要时防止临时起搏器,4、房性早搏 (premature atrial complexes, PACs),电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兴奋 发生于下一个预期的窦性冲动之前,房性早搏,多个房性早搏(第3、4、6、9、10综合波),心律不规则,MCL1,房性早搏,通常导致窦房结的除极化 P-P间期/略P-P间期 P-P-P间期2P-P间期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II,房性早搏,可经房室结和心室正常传导 或在房室结或束支发生部分或完全阻滞 PAC伴IAVB PAC伴室内差异传导 阻滞(未下传)的PAC 可引发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伴IAVB和室内差异传导 P波落于前一搏动的T波,

7、PR间期延长(0.25s) QRS波群增宽(0.16s),呈右束支阻滞形态,房性早搏,多个房性早搏。第3个房性早搏未下传至心室。,房性早搏的原因,通常无明显诱因 常见的可确认原因: 刺激物:咖啡、香烟、酒精 拟交感药物 缺氧、左房压升高 洋地黄中毒,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节律:不规则 P波: P波,下一窦性P波之前,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PP-P,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同一节律点的P波形态相似,P-P间期固定 PR间期:正常或延长 完全阻滞时P波后无QRS波群 QRS波群:正常或增宽(室内差异传导),房性早搏的治疗,不频发时无需特殊治疗 频发时需治疗原因: 停用“刺激物”或拟交感药物 偶需药物治

8、疗: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的安、洋地黄,5、房性心动过速 (atrial tachycardia, AT),单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突然发生,持续数秒至数小时,突然终止 反复发作(即阵发性),可达数年 可被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常始于一个配对时间短、AV结传导时间延长的PAC 房室结传导时间延长冲动返折回心房:房室结水平返折 机制与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相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

9、速,房性早搏继以房性心动过速,频率185次/分,II,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影响,健康年轻人可很好耐受 老年人、合并心脏病(冠心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 快速心率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肺水肿,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继发于一些原发因素,如洋地黄中毒 原发因素纠正后心动过速即终止 机制: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节律增高,阵发性与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根据病史 心电图 非洋地黄化的房性心动过速常为1:1 AV传导 心房率200次/分可为2:1 AV传导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低心房率下AVB 高度AVB(3:

10、1或4:1) 传导比例不固定心室律不规则,伴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率200次/分,节律规则 每2个P波中有1个下传至心室(2:1传导),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频率:心房率通常160220次/分 节律: 心房律规则 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心室律规则 高度AVB/心房率200次/分AVB AV结病变、副交感神经张力高、药物作用 P波: 埋于前一T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正常或延长 QRS波群:正常 有束支阻滞时增宽类似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1),兴奋副交感神经 手法兴奋迷走神经: 颈动脉窦按摩 Valsalva动作 诱发呕吐 受体兴奋剂:苯肾上腺素 收缩压较基

11、础值升高3040mmHg 胆碱能制剂:艾宙酚 1mg IV,缓慢10mg,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2),同步直流电转复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不稳定 低能量100焦耳 受体阻滞剂 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异搏定等 洋地黄 镇静,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治疗基础疾病 洋地黄中毒 兴奋副交感神经 心脏电转复 继续给予洋地黄 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6、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心房水平返折,心房除极快速而规则 心房除极方向由上向下 II、III、aVF导心房波最清楚锯齿波/F波 最常见2:1传导生理性IIAVB 心房率慢(220次/分)可有1:1传导,心房扑动,心房率250次/分,节

12、律规则 2:1房室传导,心室率规则,频率125次/分,II,心房扑动,房室结病变 迷走神经张力高 药物作用(洋地黄、心的安) 改变房室传导比例 3:1或4:1传导 变化的传导比例,心房扑动伴高度AVB,4:1传导的心房扑动 心房率260次/分,节律规则,II,心房扑动伴变化的AVB,心房率规则 AVB有变化(2:1或4:1传导)心室率不规则,II,心房扑动,从正常窦性心律到房颤的过度性心律失常 极少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见于 二尖瓣/三尖瓣病变 急慢性肺心病 冠心病 一般不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频率:心房率300次/分,范围220350次/分 节律:心房律规则 传导比例固

13、定时(一般为2:1)心室律规则 传导比例变化则心室律不规则 P波: 锯齿波/F波在II、III、aVF导最清楚 传导比例为2:1或1:1时可能难以辨认F波 颈动脉窦按摩AVB 易于辨认F波 PR间期:通常规则 QRS波群:一般正常,可有室内差异传导,心房扑动的治疗,房扑伴快速心室率、血流动力不稳定 首选治疗:同步直流电转复(50J) 洋地黄 AVB 心室率 正常窦性心律/房颤 受体阻滞剂 心室率/正常窦性心律 药物转复正常窦性心律 心房超速起搏正常窦性心律/房颤,7、心房颤动 (atrial fribrillation, AF),心房内多处返折或多处异位节律点 心房电活动非常快(400700次

14、/分),混乱的电活动产生大小、形体不一,节律不规则的“ f ”波 冲动经AV结向心室的传导是随机的不规则的心室律 部分冲动传入AV结但未下传隐匿性传导,心房颤动,基线为大小、形体不一,节律不规则的“f ”波 冲动经AV结的传导是随机的不规则的心室率,V1,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II,心房颤动,心房颤动通常是基础心脏疾病的结果 可间断发作或持续存在 偶尔在没有心脏病的病人以阵发形式出现 类似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频率:心房率400700次/分,不可计数 未洋地黄化病人心室率160180次/分 节律:心房律不规则 心室律不规则,除非存在洋地黄中毒 P波: 无P波。混乱

15、的电活动形成大小、形态不一,节律不规则的“f ”波 QRS波群:正常,除非有室内差异传导,心房颤动时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证据,存在高度AVB,即QRS波群间间歇长 存在II度I型AVB,即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漏搏,重复出现 由于高度或完全性AVB,出现结性心律,产生规则心室律 出现室性异位心律,如室性早搏(特别是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房颤动伴AVB,上图:心房颤动伴II度I型AVB 下图:心房颤动伴高度AVB 该病人有洋地黄中毒,上下心电图变化间隔30秒,MCL1,心房颤动的治疗,洋地黄AV结传导时间心室率 同步直流电转复 需紧急恢复窦性心律(低血压、肺水肿) 洋地黄化病人电

16、转复前应停药2448小时 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药物转复 洋地黄受体阻滞剂心室率,洋地黄化病人的房颤电转复,血钾正常 常规量地高辛(0.1250.25mg)可维持 肾功能正常 从低能量(50J)开始 如出现室性异位心律停止电转复,8、交界性(结性)早搏 premature junctional (nodal) complexes,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部 发生于下一个窦性冲动之前 通常造成心房逆行除极化 II、III、aVF导P波负向 P波可位于QRS波群前、中、后 冲动向心房、心室传导的相对速度 代偿间歇 不完全性(窦房结除极化) 完全性(窦房结未除极化),结性早搏,第3、5个QRS波群提前出现,前有负向P波,II,结性早搏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