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731718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历书写法律要求与注意事项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专题讲座,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简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2002年9月1日施行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010年2月4日颁布,3月1日起施行,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简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共四章36条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共五章38条,增加了 “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章节,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病历书写基本要求有所增加 第三条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2、对病历书写用笔以及打印病历的保存做出了新的规定:门诊病历也不得使用圆珠笔。 第四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

2、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一九八二年四月七日卫生部发布)医院工作制度规定: 住院病案原则上应永久保存。 (原)第四条 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 (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3、对病历的修改做出了新的规定 第七条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原)第八条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

3、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备注:该条款的修订,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社会公众质疑国家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最该规范!,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4、对病历书写的日期和时间进行了统一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5、新规范明确规定了对危重(危急)患者应当下达通知书,并对通知书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第二十七条 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

4、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备注:患者拒绝签名怎么办?,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6、首次统一了知情同意书的名称 既往:手术同意书、医疗告知书、手术志愿书等等 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

5、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该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 (原)第十条 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7、对急诊留观记录进行了规范 第十五条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

6、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原)第十五条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8、对住院病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 (原)第十六条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疑难病

7、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 (新)第十六条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对比:新规范把住院志修改为入院记录(该条款与侵权责任法矛盾),明确了同意书、通知书的范围,去掉了护理记录,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9、对现病史的记载内容进一步予以明确 (新)(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

8、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

9、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0、既往史增加了“食物过敏史”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1、对个人史、家族史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

10、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 、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2、辅助检查记载内容有所增加 (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3、对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11、。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4、对日常病程记录的记载主体和时间间隔进行了修改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

12、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备注:新规范去掉了“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 ”的规定。也就是说,日常病程记录至少3天记录一次。,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5、新规范增加了有创诊疗操作记录 (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

13、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6、新规范对会诊记录进行了规范 (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书写。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

14、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7、新规范对术前小结记载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增加了术者术前查看患者情况的记载 (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8、新规范增加了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

15、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备注:原规范没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19、新规范对麻醉记录进行了规范 (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

16、医师签名等。,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20、新规范增加了手术安全核查记录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21、新规范取消了手术护理记录,增加了手术清点记录 (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情况,22、新规范增加了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