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71781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书 目 录 1 基本概况 2 发展背景分析3 规划依据 4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范围5 规划定位和目标 6 规划布局 7 道路交通规划8 竖向规划9 景观绿地规划10 综合工程管网规划11 抗震防灾、消防与环卫规划12 规划实施分期与近期建设规划13 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1 -1 基本概况1.1 田镇概况田镇位于高青县中部。东西 11 公里,南北 9 公里,总面积 57.63 平方公里。1985 年全镇 50 个自然村, 21580 人(不含县直人口) ,以农为主。有耕地 6.69 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6.55%,灌溉面积 7116 亩。碱地

2、 21948 亩。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林地 430 亩,林木覆盖率为 9.6%。渔业用地 250 亩。地下有石油天然气资源。镇办企业有建筑、建材、供销、运输、饲料等公司及粮棉加工、砖瓦窑厂、 化纤布厂、制镜厂、水泥预制厂。有初中 3 处,小学 40 处,在校学生 3450人,教师 200 人。有医院 1 处,卫生所 2 处,医护人员 42 人。镇人民政府驻田镇。田镇金朝属长山县,后属新城县。1734 年(清雍正 12 年)为三府四县地。清末及民国时期属高苑县。田镇初为县城时规模很小,从 1953 年开始,陆续在田镇街以南修建县委、县府机关、工厂、医院、中学、剧院及商业门市部等。1961

3、 年后,对县城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区。1985 年底有柏油路东西 4 条,南北两条,整个城区北起面粉厂,南至地毯厂,东起农机厂,西至粮食局,面积2.06 平方公里。县委、县府机关设在新城区的西北角,黄河路北,主体建筑为两幢四层办公楼,以通道为对称轴,东西座落。西为县府办公楼, 1980 年 10 月始建,1982 年 9 月竣工;东为县委办公楼,1982 年 10 月动工,1984 年 4 月建成。百货大楼与县委、县府办公楼隔十字街斜对,呈拐角形,三层,是县城最高的楼房。人民剧院在文化路东侧、青城路北,1957 年建成。县委、县府召集的许多重要会议常在剧院举行。县城东面的烈士陵

4、园,1971 年建成,陵园正门为民族传统建筑,每逢清明节,人们成群结队来这里为烈士扫墓。东南部设有电影院,建筑美观大方,可容纳 1306 名观众。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有一东西狭长的水湾,养殖鱼藕。田镇又是文教卫生事业的中心,有高青一中、实验学校、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广播站、剧院、电影院、文化馆、运动场,另外还有职工俱乐部,内设阅览室、游艺室、灯光球场。文艺会演、体育竞赛也多是在田镇举行。田镇也是全县的交通中心。境内有潍(潍坊)高(高青)路、广(广饶)青(高青)路、张(张店)田(田镇)路,并与各个村机耕路相连。客、货运可直达滨州、张店、东营、周村、济南、惠民等地。各乡镇均与县城直接通车

5、。1.2 邹徐村概况全村现有居住户数 100 户,人口 300 人;人均收入 5500 元/年,以种植苗圃和养牛为主要经济来源, 。区位条件:邹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 3 公里处,东接马夹村,西临侯家坊村,毗邻广青路。地形地貌:邹徐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用地组成:村庄用地主要由村庄住宅用地、乱掘地和林果地等构成。道路交通:通过联村路连接广青路,但有一定距离;村内道路条件较好,但缺少必要的道路交通设施。基础设施:(1)用水:村内供水接镇域供水管道,经加压后供给村民;(2)电力:全村现状用电由田镇镇域引11kv电力线供给,生产、生活用电能够得到保证; (3)排水:有部分排水设施但不够完

6、善,需要加以规整;(4)服务设施:无小学幼儿园;村民缺乏必要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和健身场地;(5)广场及公共绿地缺乏,无环卫设施,环境质量差。2 发展背景分析2.1 国家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发展政策背景(1)长期二元化的城乡对立局面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建设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建设又落后于城市。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户籍限制、城乡剪刀差、农业政策的缺失、对农村发展的漠视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扩大到 3.22:1,再看看我们的近邻韩国,自上世纪 70 年代的新农村运动以来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一直保持在 1:0.

7、9 左右。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不容乐观的现状正显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城市整体实力的上升使得其能够有实力扶助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今这股发展的热潮已经逐渐从沿海推向内地、从东部推向西部、从大城市推向小城镇。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提高和城市经济增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而且,从我国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2 -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来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后续发展的必须。

8、在这个阶段,城市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反哺乡村;工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反哺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充分性和可行性。(3)中央已经开始全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近,连续三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更是将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来,同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国家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等)也将陆续出台中央的支持不仅从现实利益上惠及了农民,更增加了乡村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表明:新农村必将成为我们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2.2 本村发展形势分析。(1)优势:广青路村南经过,交通优势明显。(2)劣势:旧村安置-需要先对邹徐村村民

9、进行妥善安置才能进行后期开发建设,由于拆迁量大,前期投入高,故一期建设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基础设施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较大,投入较高。(3)机会:国家宏观社会经济日趋上升的背景; “十一五规划”当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明确政策;本村新农村建设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援助。2.3 本村设想目前该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村内道路的理顺;环境卫生方面的整治;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社会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等)规范完善等。3 规划依据(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建村200036 号文)(2)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116号)(4)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

10、编制技术导则 (2006 试行稿)(5)淄博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005 年修改)(6)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5 年)(7)高青县田镇总体规划甲方意见邹徐村 1:1000 地形图4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范围4.1 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科学引导、宏观调控、改善环境、健全设施、分期实施”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邹徐村建设规划。科学引导切合实际地分析探讨规划地段发展前景,通过规划性质定位与规划结构调整进行科学的引导;宏观调控结合市场调查与对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合理确定开发容量,加强规划的宏观调控;改善环境增加绿地及各种服务

11、设施,改善地段居住环境,便利居民生活; 健全设施理顺道路系统、完善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使住区机能保持协调高速运转;分期实施先行进行旧村改造,妥善安置村民,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4.2 规划原则1、集中发展原则2、节约用地原则3、坚持环境生态化的原则,4、远近期结合、切实可行的原则4.3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中将原村庄迁出至广青路北,将原有住宅进行退建还林,在和村委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本次规划的用地总面积 10.07 公顷。5 规划定位和目标5.1 规划定位以居住生活功能为主、兼顾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打造功能协调、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展示地域风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2 规划目标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

12、说明书- 3 -环境: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建筑群体和典雅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安排亲切宜人的居民活动场所。交通: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保障区内的交通便捷和安全,注意步行系统、机动车交通的组织以及静态交通的安排。基础设施: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社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求。6 规划布局本方案在对规划地块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心、两带、多院落”的规划结构。1、 “一心”指以村南结合村委形成的休闲活动中心,主要配建有村委和部分沿街商业以及健身场地;2、 “两带”指连接村内主要景观节点的中心步行景观带,以及村

13、南沿广青路形成的休闲景观带,3、 “两组群”指由主要道路划分而成的两个住宅院落。7 道路交通规划考虑到现状道路的实际情况及受于地形的限制,住区内的道路依地形而建,分三级设置: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前路。(1)路网结构主要道路指贯穿住区的现状道路及规划路,有两条道路,路面宽 6 米,两侧各规划2.5 米的绿化带,道路红线宽 11 米。为便于院落间的联系,次要道路贯穿整个住宅组群,路面宽 4 米,两侧各规划 1.5 米的绿化带,道路红线宽 7 米。宅前路,路面宽 3 米。(2)道路设施(停车位)机动车停放采用院内停车和公共中心集中停车相结合,共 35 个公共停车位。低层住宅结合宅、院设置,并在各组

14、群中设置了一定的停车位。并于文化娱乐、商业服务、行政办公区域设置了必要的停车场地。(3)广场建设住区中心设置多功能中心及活动场地,具有村民集会和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是居民休闲和交流的主要场所。8 竖向规划住宅区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部分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规划根据现状高程,周围道路高程,确定场地高程和给排水方向等。场地高程比周围道路高 20厘米,住宅楼室内外高差为 0.45-0.75米,公共建筑室内外高差为 0.75-1.2米。经过综合计算土方填挖量基本平衡。场地坡度在 0.3%4.3%之间,道路坡度在 0.3%7.6%之间。9 景观绿地规划本规划中景观绿地环境规划力求尊重自然,协调好建筑与自

15、然的关系,达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并形成宜人的建筑体量与尺度,以求得人住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住宅区建设提升到景观艺术的高度来进行综合规划,规划尊重地方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力图体现住宅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将公共建筑、住宅、绿地、道路广场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景观绿地环境是形成住宅区特色的重要内容,绿地建设结合了主要出入口与公共中心,并注重了绿地布置与水面的结合,形成了主要的景观轴线,其间布置草坪、灌木、花廊、坐凳、花坛及凉亭等,并配有活动场地、近水平台等场所,使居民享有稳定、平和、高雅的休闲环境。住区级道路设有对景,近似环形的住宅区路,既能让大量的人流欣

16、赏住宅区的景观,又能避免一览无余,从而创造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对绿地配置与居住环境活动空间的营造做到了以下几点:1)住区的公共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的结合,有利于形成和体现住区整体的空间效应,作为住区居民活动的中心,适当布置住区服务和活动场所。2)结合住宅组群,配置组群空间二级绿地,供住宅组群内的居民活动和交往。3)宅间绿地是利用住宅的有效间距进行绿化的一种方式,也是组团绿地的延续和补充。10 管线综合规划规划设计了四种管线,分别为电力、电讯、给水、污水管线,其中电力和电讯管线均为架杆设置,给水和污水管线为埋地敷设。电力规划:村庄电力主要接镇区 35kv变电站,规划区内设配电室 1处,结合绿地设高青县田镇邹徐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4 -置。供电线路沿村庄主路敷设,沿组团路与宅间路引到各家各户。公建用电负荷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