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71455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师版语文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一陶渊明 饮酒(第四册)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

2、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3、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5、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6、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

3、法。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答案:1、B 2、B 3、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4、“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5、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6、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7、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六册)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

4、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长安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诗句表达了诗人_ 的思想感情.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答案:1、 B 2、不要、无须 豪迈

5、豁达(爽朗乐观)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4、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第六册)使至塞上(第三册)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2三、完成下列练习。(一)使至塞上1解释下面的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使: 征蓬: 胡天: 侯骑: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

6、与荒芜。“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3、近人王国维称颈联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分析它好在哪里? 4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5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答案:1 出使 飘飞的蓬草 指西北地区 担任侦察,通讯的骑 2CD 3、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

7、奇丽壮阔的景象。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4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5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二)送元二使安西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该诗描绘了翠绿清新的春晨美景和饯行劝酒的动

8、人画面,突出了“酒深情更浓”的主旨。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牵挂之情。 、一二句中的春雨和柳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当时错综复杂、百感交集的心情。、“更”字显示出作者劝酒时的殷勤,在频频劝酒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无故人”写出了远行者今后生活的孤单和寂寞。(三)鸟鸣涧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等景物,确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答案:1.桂花,(春)山,(明)月,(山)鸟(写出三个即可) 幽静(有“静”即可) 2.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

9、; 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孟浩然过故人庄(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5)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一)过故人庄1、诗中哪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案:1、开轩面场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10、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3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二)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现在的意思是_。3、这首干谒诗(“乞仕诗”)借景抒情,表达了_的愿望。5 请你对颔联做简要的分析。 6、 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案: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希望有人引荐,积

11、极出仕 4、颔联用词精炼,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5、暗示自己想得到对方的引荐。 高适别董大(6)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2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答案:1、用白描手法写塞外之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北风扬雪,大雁南飞,天地间一片朦胧。这两句点明了离别时间,也渲染了送别的环境,给人以无限凄凉之感。 2、最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赞美了朋友的品格和才能,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一改前两

12、句的凄凉之感。王之涣凉州词(3)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春风”除指自然现象外,还指 2、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3、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和这首诗的前两句都是诗人脍炙人口的名句。试比较“黄河入海流”与“黄河远上白云间”写法上的不同。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1、自下而上 “上” 最高统治者的关注、恩遇 2、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3、此诗句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春风

13、吹不过玉门关,突出了边地的苦寒、荒芜,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 4、(1)观察的角度不同 (2)景物的状态不同:“黄河入海流”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5、意境壮阔雄奇,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王昌龄从军行(3)采莲曲(4)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从军行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答案:1、前两句极力渲染边疆的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2、第三句的金甲

14、穿破更能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定。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第六册)一、默写。4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 答案:1、谪迁之人盼归的愁怨;戍边将士的思乡惆怅。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登城所见之景: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加上撩动乡愁的月色,渲染了空旷惨淡的气氛。这为笛声的出现、末句的抒发思乡之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岑参逢入京使(第六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四册)一、默写。二、看课文注释。三、完成下列练习。1、下面诗

15、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 。(两字)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 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 ,_。 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4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6、请写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