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71216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经验与问题研究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生习作难,习作评改难,一直是小学中年级甚至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它一直制约着语文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呢?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下面我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几年来的粗浅收获: 一、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打好起步作文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作文教学的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写作文成了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最伤脑筋的事。绝大部分学生提到作文心中害怕。如果哪次语文期末考试卷上没有作文,那学生快乐的心情会比过年拿压岁钱还要舒畅。从心理学角度讲,学

2、生这样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作文学习的态度。他们心中害怕,就对学好作文缺乏信心。一个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作文时对自己能写好作文就缺乏自信。为了能让作文得到高分,就出现了仿作、套作,甚至抄袭优秀作文的现象,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怎样才能改变目前作文的现状,使学生走上健康的写作文之路呢?(一) 、起步作文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三年级又是起步阶段的基础。在这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的时候,尤其要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人人爱作文,人人乐意写作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作文时就如鱼得水。对于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

3、喜欢作文,爱上作文。首先应让他们感到作文不是难事,认识到作文的内容就在身边,随手拈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 ”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我把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把作文训练与劳动、口语交际、科学、体育等功课密切联系。在训练学生说话要有条理时,我常常利用劳动课本中的家务劳动的内容,如主动做家务和口语交际课中口语交际内容如打电话等作为主要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先做、再说、最后写。由于课本上把训练内容、过程和要求一步一步讲得很清楚,学生做起来有条理,不丢三落四,很自然他们再回忆起劳动或口语

4、交际经过,叙述时也能条理清楚。在训练学生观察要细致时,我经常出一点课本上或课外书上的怪题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回家和家长共同完成。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孩子和家长动足了脑筋,查资料,向别人请教。学生对这一系列过程印象特深。如语文课上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春天的发现 、 泡豆芽 、 xxx 的科学等。科学课上布置学生些科学小论文:西红柿为什么打杈? 、 芝麻为什么打杈? 、棉花为什么打杈? 、 夏天人们为什么穿淡色的衣服?等,他们很快就能完成好,而且质量高。记得有一次,我上完科学课望不尽的长廊(探究光学黑箱里的奥秘) 一课后,提出了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猜测灯箱内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关上灯时什么也

5、看不到,而一开灯就可以看到一条无尽的长廊?实验中的两个平面镜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如果想看到一条弯曲的长廊,可以通过调整此试验装置来实现吗?怎样调整?如果换成凸面镜或凹面镜,形成的像又会是怎样的?”请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做实验研究。第二天早晨,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纷纷向我涌来,急切地告诉我答案。我让他们拿出纸来,用笔一起来告诉我答案。我提供的提纲:一是 “出题解题找到答案” 。二是“出题解题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写一个一百字左右的片段。结果学生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要求我看他们的答案了。可见老师有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生活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就很高涨。( 二) 、循序渐进 ,训练扎实、到家。1、用好词,

6、写好句。中年级的作文,主要任务是训练文通字顺、标点正确。因此首先让每个孩子要用好词、写好句。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写好一段话,首先要让他们先写好一句话。一句完整的话,一句具体的话,一句生动的话。三年级课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仅仅是在阅读课上读读,课后背背是不够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好词好句也在脑海中渐渐遗忘了。语文老师要点化学生运用这些好词好句。我在平时的课内课外,注意点拨他们运用学到的好词好句。看到特别晴朗的天气,我便兴奋地说:“今天的天气多么好啊!”接着,我便请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说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可爱的孩子们最喜欢猜大人们的心思,尤其是老师的心思。他们的热情

7、可高了。从空中的太阳、白云、小鸟、会飞的昆虫,说到地上的花草、树木及水中的鱼,只要脑中有的词、句子都尽量用上。有的还三五成群开起“小会” ,商讨答案。等学生议论得差不多,我会告诉孩子们,那些人说的话猜中了老师的心思,然后水到渠成地说:“你们能围绕今天的天气多么好啊!说几句话吗?看谁用笔说得最好。 ”教室里寂静一片,学生们都很自信地围绕中心句,写好一段话。2、激童趣,编童话。低中年级的语文教材,根据儿童特点,安排了许多童话,我在教课文时,经常引导学生自编童话,要求是和书上不一样,越奇特越好。如龟兔赛跑 ,书上说比赛时兔子骄傲输了,乌龟坚持不懈,赢了。我和孩子们一齐编的龟兔赛跑是进行马拉松长跑,兔

8、子跑了十几里累了,便在山上休息一下,等恢复了体力继续跑。而乌龟呢?因为速度慢,只能一刻不停地爬,累得体力不支了,还得艰难地向前爬。结果兔子几小时后就跑到终点,乌龟却中途累得晕倒了。这样编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们做事要快,才能不被众多的事情累垮。有时,我又突发奇想:让乌龟运用高科技,背部安装了微型火箭,几秒钟就完成了马拉松比赛全程,而快跑如飞的小兔子,还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往前赶呢!这样编意在告诉孩子:光有实力还不行,还要会动脑筋,借助于科学技术才能取胜。同一内容能编出不同的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课间他们常聚在一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编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听,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我认为童话作文能

9、为学生起步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3、重视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促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使学生加大阅读的同时,做到读感结合,读写结合,阅读与积累结合,指导学生一方面,大量收集名言佳句并熟读成诵,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建立采集本 、 课外读书笔记 、 观察笔记 、 火花集等。使学生从精选佳文的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启发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把“阅读借鉴写作” 系统化,通过借鉴可以把阅读中获得的思想观点、知识理论、章法笔法、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用来提高

10、认识、加强修养,还可以用来提高写作能力,练字从描红开始,学画从临摹开始,同样写作从起始阶段以至更高阶段都需要模仿,茅盾说“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 ”通过模仿,慢慢的到“规摹变化之诀” ,收到“化腐为新之功” ,推陈出新,由“貌同”而“心同” ,由“继承”到“发展” ,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目的。使学生从佳作中获得多维营养,从而极大地提高其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促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自由表达,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作文的条件。 写作是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很多学生头脑中积累了一个个恰切的词语,一句句生动的话语,一段段精彩的句群,但碰到无内容可写,无深切体会时,搔头摸耳,举笔维艰。

11、这是我们长期进行命题作文训练的缘故,其实,它并不是最好的训练形式。语文教育家黎锦熙说:“日记札记,有内容重资源,比之堂上限时作文,偏重语文形式之准确无误者,当然益处更多,效用更大。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 ”因此,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由写作,抒真情,说真话;鼓励学生写日记,多做自由命题的作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课余时间,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写作文时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总之,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提高作文能力,写出自己的心声,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多方面的努力。平时,老师除注意

12、指导他们观察生活、分析事情、教给写作方法,还要时时刻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注意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刻苦磨炼的意志,虚心学习的品质。只有这样,中年级的学生才能从心底里发出我要努力地写好作文,使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二、 示范引导 合作反馈 全面提高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作文评改一直是个难点,长期以来,它都是由教师在课下独自包办 的,教师是学生的唯一反馈源,事实上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所以只能草草下笔,不关痛痒。可学生呢?作文发下后,他们先看分数,再看评语,就算完事大吉,甚至连错字病句都不愿意修改,教师的讲评被当作耳旁风。如何解决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存在的这一弊端呢?

13、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示范引导、合作反馈、全面提高的方法,也就是打破多年来的常规,把作文评改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当老师,帮助他们建立合作反馈小组,紧扣教学目标(作文评改记分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 ,积极主动地全面完成作文反馈任务,取得很好的成效。现就其有关情况简要介绍:( 一) 、组织形式该模式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由前后桌 4 人组成的合作反馈小组,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协调的原则。教师将全班优、中、后进生统筹搭配,使各组的总体水平和实力大体平衡。2、信任的原则。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信任、团结和睦。3、客观性原则。小组成员对待作文必须全面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不能带有个人感情。4、指

14、导性原则。小组成员要有效的、可靠的测量作者的实际写作水平,积极发现和识别作文的优缺点,帮助作者提高作文水平。(二) 、实施过程及要求。1 示范引导。在课的开始阶段,师生共同学习评改目标(标准 ) ,明确评改的目标及要求。教师指定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例文)当众宣读并简介写作思路,与此同时,要求其他同学集中精力听读例文,并对照标准逐项记录其优缺点。听读例文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记录对照标准对例文进行逐项评议,然后记分,并进行综合评价。采取这一评议方式的目的是给学生下阶段的合作反馈作一次程序和方法的示范,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2 合作反馈。本阶段主要分四步完成。(1)研读。作者当着小组成员的面把文章朗读

15、一两遍,可边读边解释。小组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对照标准逐项找出文章的优、缺点并做好记录,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讨论。文章一旦写成,作者总想知道他在读者中的反映:中心是否鲜明突出?内容是否与题目相符?选材是否恰当等。小组成员的广泛讨论为作者的到这些答案提供了机会。小组成员讨论时,作者应虚心听取意见,求同存异,让每个成员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否则就会使讨论偏离主题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反馈。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就应经开始了,但那时只是一些零碎的指点,缺乏系统性。到了反馈环节,才开始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评析文章。评析要按照标准从字、标点、选材、标点、内容、语句、格式和书写等方面找出习作存在的问

16、题及优点,逐项记分,最后计算习作总成绩,确定是否达标。()帮助。主要是作者认真消化吸收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自己总结,自我提高。作者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与反馈中,认识自己文章的不足,产生了修改的内在需要,提出请求帮助,小组成员给予帮助,这时的帮助最有针对性,最有效。在小组成员的指导帮助下,作者将自己的文章进行全面修改,再用自己的话将小组成员的指导帮助总结出来,其效力远非传统作文评改中教师一开始就帮助所能比。3、交流选优。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和评改热情,最大程度地促进小组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每次评改都要选出“优秀作文”和“优秀评语” 。由各小组推荐优秀作文和优秀评语代表本组参赛,由原作者在班内朗读,全班同学集体评议,最后教师根据评选结果,对合作反馈小组进行评价。被评为二优 的作文贴学习园地 里供大家欣赏。4、 抽查评改。教师在学生评改的基础上每组随机抽取一篇作文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