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

上传人:辣条****知道 文档编号:59694293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日报:“魔性”的吸引力就是创新的魅力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专注于从事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书籍的研发等工作,专业的师资团队、深入人心的服务理念、创新实效的课程模式。选择展鸿,助您成公!“一排一排的漂亮姑娘,我连看都不看一眼,没有半个月就跟别人谈恋爱了”“他说天不亮就起床了,还种那个鬼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我绝不会写诗”随着一段课堂上讲解元稹、陶渊明等古诗的视频合集在网络上流传,62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出人意料地成了“网红”。特别是其幽默生动、充满“魔性”的讲解风格,不但被学生认为是“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还令很多网友纷纷点赞,甚至有人表态“想去上学了”。只要上网看几段

2、戴建业老师视频,想必诸位也会认同上面的评价。虽然老先生满口的“汉普”的确使一些字句不那么容易听清楚,但从视频中的阵阵笑声不难猜测,大多数时候这并没有影响到课堂效果。回想一下我们以前的古诗词课,除了背诵,大多数精力都在“揣测”作者的中心思想吧,也就难怪戴教授的讲解让人耳目一新了。这不禁还让人联想到当年央视百家讲坛上的另一位大学教授易中天。操着同样不甚标准的普通话,讲述的都是古代文学的内容,却都同样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可见,哪怕是讲者和听者的交流不一定百分之百的顺畅,传统文化在今天也不是没有市场,同样可以让人听得欲罢不能,会心一笑。从其学生和网友们的评价中不难看出,戴建业教授的古诗讲解之所以具有“魔

3、性”,关键是其生动幽默的讲课风格。他说,自己讲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跟学生“真诚地聊天”。反映在语言上,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自然是很多对古诗词内容口语化的、段子式的讲述,而不是照本宣科、陈词滥调。这更切合新一代年轻人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听者倍增亲近感。有了这种亲近感,就传达给听者一个重要的信号:讲者不是高高在上地灌输,而是在与听者平等地交流。这首先是一种形式上的“真诚”。除了语言的幽默,更重要的“生动”在于,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尤其是很多“换作我会怎么样”的内容,讲课人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营造了一种具有代入感的课堂氛围,也就拉近了与听者的距离,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内容上的“真诚”。人们学

4、习传统文化,不单单是为了会背会读会讲一些诗词故事,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古人之道和做事逻辑,将之投射到今人的一言一行上,在对比中对接古与今,从而去发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养分。听听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实际上也遵从了这样的逻辑。固然,人们不能苛求每一位老师都用这样的讲课方式。不过总结这种讲课风格的“魔性”,关键在于从语言表达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激起了听者的兴趣,这代表了文化创新的魅力。戴建业教授说:“我用这样的方式讲课,是希望所有爱诗歌的人不是强迫大家学习,而是让人欲罢不能,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如果说创新对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兴趣,让人们关注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传承呼声越来越响亮。从易中天品三国到戴建业“魔性讲古诗”说明,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哪怕是一堂课、一件文物,只有不断创新面向现代人的表达交流方式,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实现跨时空对话交流,才能在人们心灵的共振中打通和延续文化血脉,传承优秀文化基因。(责编:董晓伟、黄策舆)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提醒考生:备考时间有限,考试竞争激烈,请考生们做好学习规划,从现在开始复习。预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上岸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