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9683816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技巧(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应对技巧,重庆人口信息中心钟子渝,什么叫青春期?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9.5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1.5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 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

2、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 这个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青春期的特征,具有以下特征: 1.由儿童向成人过渡: 生理上:儿童与青春期的分界:性成熟。男孩子表现为遗精;女孩子表现为月经初潮 心理上:由于生活内容和范围的扩大,认识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但不能完全独立(经济和能力上),会由此产生矛盾困惑。,2.变化巨大的时期: 伴随生理心理变化,出现行为的变化。必须多加关注 3.反抗时期:由于身心的变化,他们急于摆脱父母和学校的约束,尤其是父母的管束,想显示自己已经成熟,在行为上他们往往会有抵触和逆反的表现。(第二反抗期) 4.负重时期: 1)身心变化大,需要很好的适应和面对; 2)必

3、须抛弃童年期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建立成熟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3)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竭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 4)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期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也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也有人称青春期为“否定期”或“反抗期”,1.身心发展时差错位: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

4、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2.智力发展迅猛活跃 :所谓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3. 情绪发展强烈多变:情绪发展特征:(1)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2)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3)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4.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个性发展特征:1)认同感逐渐扩大;(2)价值取向开始形成;(3)闭锁心理开始出现;(4)兴趣范围逐渐扩大;(5)评价能力不断发展;(6)行为方式发

5、生变化。,闭锁心理,什么是闭锁心理: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多彩.一方面,我们渴望被人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感增强,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轻易表露出来.这就出现了青春期常见的闭锁心理。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走出闭锁心理的方法:1、正确认识自己,既不悲观,也不自傲。2、主动开放自我,友谊在于培养,不等待,不吝啬奉献,也不单方面索取。3、乐于关心他人。4、多参加体育运动,强身健体,运动时,肌肉是紧张的,神经却是放松的.,5.自我发展突出高涨:到了青春期,人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

6、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 6.情爱发展单纯幼稚:情爱包括友情、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友情,反映为对同学、同志的情爱,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情爱,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情爱。在正式初恋之前,往往会有一个爱情发展的早恋阶段,具有性的痴情性、轻信性和幻想性。早恋多不成功。,7.交际发展自主自锁:在青春期,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

7、,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一般说来,青春期的交际发展中,起作用的是兴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鸣、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8.理想发展起伏不定:所谓理想,是指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理想的产生有赖于个人生理的成熟、社会的要求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发展这三个基本条件。后两者是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青春期的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1积极向上,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有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 2有自觉性,能以充沛的精力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

8、力,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不怕学习上的困难,智能发挥良好。 3在家庭,在学校与朋友之间,能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积极人际关系,在集体中是受欢迎的成员,在群体中有自己的朋友行同志,保持和发展互助,融洽,和谐的关系。 4善于适应新环境 5情绪稳定而愉快 6心理活动完整,协调,能避免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病态症状(如过度紧张、焦虑等)。,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一.体像烦恼:体像是关于自己的外貌、身体形象在他人面前是怎样的一种想象。体像烦恼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体像感到不满或失望而引起的烦恼,可能是容貌烦恼、形体烦恼,也可能是性器官烦恼 。常常女生多于男生 产生原因:自我意识的高涨,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认知

9、能力发展不足,不能全面分析看待问题;社会文化因素的的作用 应对方法: 1.重视体像烦恼的问题,对男生和女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体像教育 2正确认识并接纳自我的体像,最后确立正确的体像观 3确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审美观,二.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产生原因:1.思维的发展:由单一向多维、发散、逆向方向发展;2. 独立意识增强。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和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简单粗暴,缺乏沟通)4.教师因素:否定的态度;片

10、面的评价,逆反心理的危害: (1)盲目性。逆反心理过强的孩子,凡事都横加抵制和反对,想干就干,不听任何劝阻,不顾后果,情绪主宰一切,往往导致不良的结局。 (2)抵触性。无视和对抗社会行为规范,带有抵触情绪,易发生触犯法律的行为。 (3)放纵性。不听忠告,无视劝阻,我行我素。 (4)极端性。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极端性,一味地抱着与他人或外界对着干的心理,来应付一切。,逆反心理的正面效应: 逆反心理是儿童教育弊端的曝光(父母要求过高,过早定向等) 逆反心理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只要引导得当,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将有可能成为具有

11、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从而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发泄不良情绪,不易有畏缩、压抑心理和保守性格,积极引导容易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逆反心理的应对方法,1. 充分认识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反应。家长耐心开导教育,要因人而异,即针对逆反行为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 2、作为家长要多为孩子着想,做到与他沟通,和他做好朋友,给他一定的空间和交际时间; 3、保持冷静,克制自己的情绪,制定规则,说出期望 4、多给孩子在家中的发言权,有些事情让他自己拿主意,这时他就会听得进你的意见,认为你的做法是正确的,孩子就会和你亲近把你当做朋友看待。 5.

12、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三.早恋: “早恋”是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 “青春的爱就像手中的一只纸蝶,遇见风会吹走,遇见雨会沉沦,遇见火会燃烧。” 发生原因:1.性意识的觉醒 2.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要(亲情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3.好奇和模仿从众心理 4.传媒的催化作用 应对方法:1.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困惑,帮助孩子明白爱情和友情的区别 2.多疏导而非堵塞和打压,细致入微地关心孩子3.引导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振奋精神,拓宽交友面,四.学习压力: 厌学:厌恶学习。发生原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环

13、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体制及方法的影响;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意志力薄弱、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广而不专一、学习方法不当等。 学习疲劳:长时间紧张学习后身心疲惫造成效率下降。发生原因: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死板;缺乏学习兴趣;脑营养不足(氧和蛋白质等) 考试焦虑:考前出现焦虑的表现,程度不等。发生原因:遗传(对刺激的反应性);认知评价能力;准备情况;外部环境的影响,厌学的应对方法: 1.改善环境,愉悦心情(社会、家庭、学校互相配合)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重要环节)积极正面肯定自己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尽量建立良性循环 4.对严重厌学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考试焦虑的应对方法: 考前: 1.保持平

14、和的心态 2.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掌握一定的放松方法(冥想放松、呼吸放松法) 考后:1.适当宣泄情绪(写日记、哭泣、向朋友长辈倾述、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 2.转移自己的情绪:音乐疗法、环境调整、适当的自我评价、正确面对父母的压力,五.人际关系的问题: 1.与同学的关系不融洽: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会导致与人交往的不和谐 青春期更重视同伴的评价 渴望同学的理解信任和肯定。(尊重和归属感的满足)。 自我中心、恐惧与人交往 2.与父母的关系紧张:专制式的家庭亲子沟通不良,易形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 3.与教师的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造成学生的对抗压抑心理和攻击行为等

15、 应对方法: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系大于教育,1.勇敢正视问题,努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 2.加强与父母、老师的沟通 3.谦虚学习与同学相处之道 (、和同学们在一起要做到注意观察,相互了解;、主动关心别人,建立深厚友谊;、当别人有缺点时,学会容忍与宽恕这一点很重要;、碰到缺点很多的孩子,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的优点感染他,那就暂时远离他),李子勋处理亲子关系的技术,表现出适当的无知:十岁以后父母就不再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放下权威角色,询问孩子的需求 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用欣赏好奇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告诉孩子:“你内心如何看待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 学会向孩子示弱:善于在

16、孩子面前装傻 不要马上驳斥孩子不合理甚至荒谬的要求,六、心境的变化: 1.冷漠和孤独:冷漠是指对人对事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孤独是由于独立意识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易使他们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觉得百无聊赖、孤单寂寞 2.压抑 :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 (缘于情绪的变化和性压抑) 3.空虚无聊(青春期综合症的表现之一)(儿时感兴趣的游戏没有了吸引力,容易导致迷上网络游戏) 七.自卑和嫉妒:自卑心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这种心理使他们常常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故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情绪。被嫉妒者和嫉妒者都会很烦恼。,消除冷漠的方法:1.家长言传身教,热情待人,主动关心他人;2.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积极鼓励表扬孩子的爱心行为;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关心体贴他人。 消除孤独感:1.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个性。2.多结交朋友 ,“交换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