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骨干教师的评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683330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骨干教师的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骨干教师的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骨干教师的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骨干教师的评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学校 .今天,听了骨干教师黄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有以下一些看法。现在我从以下三方面评课。一、评教师的教1、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黄老师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黄老师在这节课能引导学生通过“五步”学习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阶梯式解决教学重点。采用先教师引导学习,然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再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这样由扶到放,解决了教学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四季美景为线,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小兴安岭是的美丽与物产丰富。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

2、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本课中,黄老师采用招聘小导游的情境教学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文中二至五自然段描写四个季节部分是重点,黄老师能通过导学到引导合作,再到学生自学,教学的同时不断总结学法,并从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巧妙。在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并迁移、延伸到课后小练笔,鼓励学生按照所学习的习作方法去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二、评学生的学1.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学习能力的

3、培养, 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自己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黄老师先带领学生去欣赏、领悟。然后通过自学,让学生在小兴安岭寻到了“宝贝”,真切的感受到这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激起了心中浓浓的豪情。学生真情的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就是教师千方百计想要达成的愿望吗,不就是学生对美的一种理解,一种欣赏,一种创造吗?2.黄老师为学生创设情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表达,给每个同学参与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方面也处理得很好。3.学生通过这一课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而且有

4、鲜明的时间顺序,可以给学生树立很好的作文典范。黄老师在课上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思路和方法,由“课文”伸展到“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评教学效果 1.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黄老师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氛围,从一节课的导入就抓住学生的“心”。师生互动频繁,黄老师进行了准确清晰的引导,仿佛给学生插上了学习的翅膀。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目标明确,学生能主动参与,在合作中互相表达想法、交流意见,小组汇报时能互相补充,体现了互学互助,教师随机点拨,突破难点。2. 在本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能合理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知识、情感、能力”方面,既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培养,教学效果较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所有同学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程度好一些的学生能够当堂完成小练笔。四、教学建议美中不足的是黄老师由于太投入讲课,板书的进度没有及时跟上。小组汇报时,最后一组学生的朗读感情欠佳,并没有把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充分展现出来,是一大缺憾,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指导了第一句,指导的不够彻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