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96652 上传时间:2017-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委的要求,今年 xx 市科技局继续选派干部下枫木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了更明确今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计划。一、总体工作要求:理顺枫木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注重宣传,体现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二、主要工作任务1、深入枫木村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工作计划。(4 月 5 日以前完成)2、积极推进新村建设。年内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共对周边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重点是要加强与责任单位、帮扶单位、新村项目工程承包

2、人的沟通联系,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把关新村住户立面装饰工程,督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及沼气室建设等配套工程。3、抓好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务站的软硬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到第三层,配备电视机、vcd、电脑、课桌椅等,实现“ 三电合一 ”(电视机、电脑、电话) ,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枫木村培训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种养科技知识,推进农村“三个文明” 建设的服务平台。4、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站的作用,组织举办 3 期以上农民培训班。一期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训班,两期种养适用技术培训班,要围绕枫木村森林资源

3、的保护和利用、桑蚕产业、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众真正获得科技实惠。(12 月底以前)5、组织申报并实施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科技示范项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项目立项申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枫木村资源产业的形成和科学发展。(4 月 30 日以前完成项目申报材料)6、策划包装枫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务站。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实内容、重新策划、设计、上墙;制作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务站挂醒目的牌匾。7、策划建造宣传窗。策划建造一个长 10 米,高 2.5 米的宣传窗,主要用于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以及枫木村社会

4、主义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8、配合河池镇党委、枫木村委抓两委换届选举及其他工作。9、做好总结汇报和宣传。认真做好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结汇报工作,特别是总结好“1+1+1“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争取河池日报社和河池电视台有几篇报道。三、主要工作措施1、加强领导。局领导班子由韦乃伟副局长分管,具体由苏为民同志抓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每月下村 20 天以上。2、进一步争取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帮扶单位的支持。3、加强与自治区科技厅的沟通联系,着力推动“1+1+1“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开展。2016 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X 街 X 道为区委、区政府所在

5、地,原辖 30 个自然村,全区部分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改为 27 个社区,总面积 47.97 平方公里,总人口10.5 万人,农业人口 4.4 万,人均耕地 0.2 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XX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全面加快推进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 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近年来,XX 街道坚定不移地实施“ 兴工强街、借力发展 ”战略,致力做大经济总量,切实

6、增强发展后劲。,全街道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43 亿元,财政总收入3.7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25 亿元,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跃。一是实施“四个一批” 工程,强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深化改革、改制一批,培植骨干、带动一批,放宽政策、扩张一批,科技创新、提升一批”的措施,有力推动了全街道的经济发展。目前,全街道共有各类民营企业 400 多家,个体工商户 4000 多户,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24%,经济技改投入年均增长 20%。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各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设大型批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积极拓展集体经济

7、增收渠道,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朱陈西南、于泉庄等村依托 XX 陶瓷产业优势,分别建起建材批发市场和陶瓷商城,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也带动了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突出“三个重点”,促进农民增收。突出现代农业建设,把“ 奶牛富民”工程和“农业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工程作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龙头工程,加快养殖业发展;突出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增强再就业能力,几年来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 3 万多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以老 206 国道、新 206 国道和龙潭商业街为轴线,建成“工”字形商贸区,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业,膨胀第三产业规模,促进

8、了农民向商人的转变。,全街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00 元。三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让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实行“多予、不取” ,彻底免除了农民的 “三提五统”,大部分村免费为群众供应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老年人按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朱张桥西南、河北等村还在农业生产中免费实行“统一耕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收割”服务,使农民能够腾出更好的时间发展经济;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 97%,15 个村居利用集体积累为群众垫付参保基金。(二) 围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近年来,着眼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9、 XX 形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文明 XX”。积极组织各种文明先进评选活动,经常开展以“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公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广大农民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各村普遍建起了高标准的农民文化大院,组建起农民秧歌队,农闲季节、重要节日组织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湖南崖村的秧歌队每年都被选拔参加市里的会演,连续 5 年获得“金龙奖

10、 ”。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平安 ”。深入开展了基层 “创安”活动,强化科技防范,建好社区科技防范网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促进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构筑起全方位的立体防控体系。韦姜屯村投资 20 多万元,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全方位的电子监控系统,朱张桥沟东村 15 年如一日,坚持村民夜间义务站岗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治安稳定;认真落实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 ,进一步健全领导常年接待、下访接待和信访包案制度,全面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各业承包公开招标、宅基地规划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努力把信访问题

11、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以来,街道办事处投资 50 万元,对敬老院进行了彻底改造,投资 200 多万元,对建设街、宝泉路西段和罗六路南段三条道路进行了改造,投资 30 万元对中心小学教学楼进行了扩建,这些实事,深入民心,真正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到了群众得实惠上;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几年来先后有朱张桥西南、朱陈西南、于泉庄、湖南崖、韦姜屯、闫泉庄等近二十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开发金湖、金泰等居民小区 13 处,吸纳城区人员 3 万人,改善和解决了城区 2 万多居民的福利待遇

12、,全街道人均居住面积为 27 平方米,村居主要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率达 100%,自来水入户率达 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 85%;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去年春节前,街道拿出 5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 的形式,组织各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三) 围绕 “规范运作、管理民主”,构建起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格局近年来,XX 街道紧紧围绕发展农村民主,以基层党建为重点,牢牢把握配强班子、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三个关键环节,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营造了农村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一是配强班子,夯实基础。底成功对党支部、居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运转过程中又对个别素质差、能

13、力弱的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针对各村不同情况,重点采取“选” 、 “派”两种方式选拔任用支部书记。去年以来采取“选” 的方式对 6 个社区的班子进行了调整,调整支部书记 6 人。对朱张桥东南、连泉庄采取“派” 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制度,推进党员干部管理科学化。建立农村干部管理制约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制定了农村干部经济待遇德、能、勤、绩、廉“ 五挂钩” 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出台了关于严肃劳动纪律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意见,对农村干部应遵守各项纪律进行细化,制定了“ 十四不准” ,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实行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制定了关于严格落实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和践

14、诺奖惩制的意见,与当选的村干部和班子签定了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书,面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三是规范管理,推进居务运作正规化。出台了村级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支部向党员、居委会向党支部、居委会向居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深化了居务公开民主管理,重要事项实行全面公开,广泛听取群众对集体事务的反映、意见与建议,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综上所述,该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一) 思想认识不

15、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要马上将现有的自然村落拆迁,进行统一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二) 失地农民众多。作为全区工业基地,失地农民逐年积累,数量众多,全街道失地农民人口达到人,占全部人口的%,人均耕地为 0.2 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压力。一是失地失业,生活难。多数居民失地,未能得到很

16、妥善地安置,基本上失去了养活自己及家人的经济来源,为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二是补偿标准低,再发展难。由于当时土地占用补偿制度不健全,因为政府行为等多种因素,多数土地补偿标准低,甚至无偿占用,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三是居民成为社会“边缘人 ”,获得社会保障权难。农民失地即为非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社会保障权,但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缺乏,难以获得城市人所享有的基本养老、医疗及各种福利等社会保障权,全街道养老保险参保率仅达到 4%,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三) 集体收入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村居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村庄与差的村庄差距太大,个别村居基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部分村因历史原因集体经济负债重,经济收入渠道少,但用于居民的福利、老年人保障等支出费用巨大,正常的办公费用基本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如此次调研的湖南崖村,每年用于基础教育、村庄建设、发放居民面粉粮油、交纳居民电费水费等开支大约为120 余万元,村集体仅靠收取沿街商品房等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