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59454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读写写,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翡翠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绘 杂拌儿 麦芽糖 逛庙会 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读读记记,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述 演绎 布局 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交流平台,回顾 拓展,北京的春节 以时间为序,有详有略,点面结合 藏戏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和田的

2、维吾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写作方法,蒙古族的那达慕,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是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译为”娱乐”或“游戏”。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的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风民俗,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节日习俗,正月初一是新年,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人小孩都穿上最好的衣服,见面多道“恭喜发财”,互相祝福拜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但广东人却把这一天引申为一年。时时处处小心、图吉利、忌丑话、避错事。偶然说半句不吉利的话,也立即补上几句补救:“逢凶化吉”、“丑事不灵,好事灵”;不小心摔破一个碗碟,马上补上一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节日习俗,例:广东过春节,习作要求,“百里不通风,千里不通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 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你可以写:民风民俗,节日习俗:春节、

4、元宵、龙母诞 地方特色的食物:花生糖、裹蒸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风车、金顶 可以亲身经历:拜龙母、德庆闹元宵,民风: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俗:一个民俗的风俗习惯,思路点拨,这种民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你的描述,让读者对这种民风民俗有一种清晰的了解。 这种民风民俗是怎样由来的,又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 谈谈你对这种民风民族的感受。 (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 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 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

5、,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2009年西藏拉萨雪顿节是8月20号开始,8月26号结束,同时期间将有拉萨国际马拉松比赛一起进行。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

6、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为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

7、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中秋习俗,中秋月饼,中秋赏月,北京烤鸭,习作要求,1、可以写节日习俗、有地方特色的服装饮食居民、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2、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民风民俗 3、抓住所写民俗特点,尽量写清楚民俗内容,把文章写具体 4、选材要新,写出真情实感,民风民俗包括哪些方面,节日习俗 特色居民 民间工艺品 特色饮食,巧构思,节日习俗 开头 节

8、日事件 结尾 (开头:交代清楚什么节日。节日事件:是活动过程,抓住有趣、有意义、给人教育。抓住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结尾:总结,抒发感情,赞美幸福生活。) 特色饮食 开头 具体特点 结尾 (开头:介绍美食名称及对他的感情,如引用诗句会更有诗情画意。具体特点:要重点来写,具体些它的滋味、外形、人们的赞美等。结尾:抒发感情,赞美美食,赞美家乡),按空间顺序,特色居民 开头 空间方位 结尾 (开头:点名写什么特色建筑物,要简洁利索、开门见山。空间方位:文章的重点,按空间顺序,抓住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结尾:巧妙总结,抒发感情) 民间工艺品 开头 工艺品特点 结尾 (开头:介绍工艺品名称,说在

9、什么情况下得到这件工艺品。中间:用各种说明方法,介绍外形特点、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结尾:总结、赞美工艺品),精彩的开头,盼啊盼啊,好容易盼到了端午节。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人,我更爱家乡的海鲜(跨海大桥)。 舟山的风景可爱,舟山的人可爱,舟山的普陀山、桃花岛更可爱。 朋友,你见过软木雕吗?那可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不信请你到我家瞧瞧,你准会啧啧称奇! 我爱我的家乡洛阳,更爱我家乡的工艺品唐三彩。,精彩的结尾,家乡的唐三彩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使家乡名扬中外。我为家乡有这样的物品而自豪! 啊!真是令人难忘,草原上的赛马节!现在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却时时想起来。 亲爱的朋友,你若是到舟山来,可不

10、要忘记品尝一下海鲜呀! 三百多年来,钟楼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凡是来过钟楼的人都会从内心涌出一种由衷的赞美之情!,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因“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为阳。所以端午又叫端阳、端五、重五、重午,民间俗称“五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赛龙舟,吃粽子,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最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的前好几天里,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虽说不怎么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样,总忍不住想喝几口。,快过年的时候,

11、许多小孩子都在买东西。小汽车啦,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更受欢迎的便是鞭炮,过年没有鞭炮怎么行呢?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做起事来也有心劲。他们早已经把过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预备齐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用。,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小年。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最欢喜,因为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糖果。 过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来,大人们必须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要把过年时用的东西都拿出来。街上的商店打都关着门,到了正月初六才开张。,“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家家户户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实际上呢,

12、却是在守岁上增加一些欢乐。门外已经贴上了对联,屋里还贴好了几个大福字。除夕快到12点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灯都不许间断。除夕真是热闹极了!,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热闹,而是显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残渣还没有收拾。这天早上,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都夹着钱,比谁吃的最多,谁在这新的一年里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爷拜年领压岁钱。 元宵来临了,春节又到了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这又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广场上还有美丽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确是个好日子。,眨眼间的功夫,春节已经画上了美好的句号。学生又开始上学了,大人

13、们又该忙他们的事了。可大家还沉浸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永远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日子。,范文引路,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最常见的是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其次就是端午食粽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

14、花样繁多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我国的习俗文化由来以久,丰富多彩,欢迎你们到我国来好好品味一下!,德庆县作为历史悠久的岭南古郡,保留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以“过大年,闹元宵”最为出名,节日当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别样的完宵佳节,元宵当日,最精彩、最刺激、最热闹的当属国内独一无二的“炮仗攻狮子”。 当日,德庆县城基本每个大商铺、大企业都会邀请狮队上门舞狮采青,然后组织

15、人员点燃鞭炮“攻”狮子。有的人还特别准备好燃香、手套、口罩、帽子等“全副武装”,以便冲进“攻”狮现场炸狮子;而舞狮者要前后两人要互相配合,在采青范围内接受鞭炮“进攻”,既要舞出精气神勇往直前,又要避免狮子前后“受敌”被鞭炮炸中。,随着鞭炮燃放完毕,攻狮子活动在攻狮者与舞狮者之间的“对抗”中结束,这里面没有输赢,只有欢兴,人们的愿望随着点燃的鞭炮炸到狮子身上而得到升华,人们与狮子共同嬉乐,尽兴而归。在习俗中,雄狮是兽中之王能镇妖驱邪,人们常常会点燃一串串爆竹投向“狮子”,与“狮子”共嬉同乐,以示“恭敬”之意,因而,人们常说的爆竹“攻”狮子,其实也是爆竹“恭”狮子。爆竹和狮子结合起来,具有“避邪驱

16、鬼”作用,并能代表节日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意义。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欢迎你来德庆闹元宵喔!,回 顾 拓 展 二,教学目标,能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诗歌。 能够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 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大致了解诗歌的基调与意境。,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2、“元日”是什么意思?,元:第一、起始。,解题,王安石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了解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岁以前,随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受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