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57094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学干部培训-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 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 大学生常见的适应心理问题 大学生适应问题调适与发展,主要内容,2,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一)角色的变化 高中生 大学生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中心角色 普通角色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集体宿舍 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3,(三)学习方面的变化,学习目的: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习内容:高考有关的文化知识全面的素质教育 学习方式:被动接受式学习自主发现式学习,4,(四)人际交往的变化 (五)管理制度的变化,交往需求 交往范围 交往方式与技巧,管理方式 管理系统,5,二、大学生常见的适应心理问题,案 例,6,我

2、从来没有都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我爸妈。现在一下子离他们那么远,我好想他们啊。没人教我衣服怎么洗、床怎么铺、被子怎么叠,没人给我提开水洗饭盆,没人督促我起床上课自习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来做,我应付不了;没有他们,我没办法在大学过下去了,7,刚上大一的小A却萌发出退学的想法。一直以来,他都是个不错的学生,高中的时候他读书很努力,也感觉很充实,当时就想着考上大学,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可是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完全不是他想象的样子,学习氛围比中学宽松、自由得多,没有老师天天督促,加上他对现在的课程不太感兴趣,所以就不禁觉得没意思,学不进去,却又没别的事可做。虽然小A早就盼着自己能在大学里独立生活、自由自在,可现

3、在真的所有的生活都要自己照顾时,又突然间感觉像被抛弃了似的。“大学到底是什么?”他不禁自问,却想不出答案,他现在完全失去了人生目标和生活热情。小A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上大学,可是如今他实在看不到这种生活的意义。,8,高中的时候,我们老师每天都陪着我们学习、啃课本,一页课本我们用一周来嚼碎吃透,那时候我们学得多扎实。现在老师一节课讲几十页,下课就走人,没人叫我们去上课,更没人陪我们自习;马上要考试了,一周要考几门课,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复习这么一大堆知识,我跟不上,担心考不过,9,上小学时我的目标是初中,上初中时我的目标是考高中,高中时我的目标更清晰,就是考大学,考我向往已久的那所大学。我想象自己走进

4、了那所大学,开始轻轻松松、自由自在地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可是,当我考上大学,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大学校园时,我发现自己错了:我的目标实现了,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我的生活没了目标,也就没有了支点。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上课,为什么要拼命学习,我不需要考高分了,及格对我来说就足够了,那么我来大学究竟要做什么?我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我很失落,也很迷茫,10,走进大学,开始大学生活,走过最初的那段对什么都感到新鲜的日子,然后渐渐回归平淡。可是最近,却又有了一种新的感觉:我的大学里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却觉得现在自己过的大学生活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感觉自己很忙,每天都不停歇地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清楚

5、自己适合做什么,对将来自己要做什么也拿不准;不知道大学生活究竟怎么过才真正有意义;我觉得好迷茫,好着急,11,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不错的,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比别的同龄人优秀,可以说我挺自信的。可是来到大学后,慢慢地我很难找到那种相信自己的感觉了。我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不如别人,别人好像都挺厉害的,都有比我优秀的地方;而我,什么都不是,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快找不到自己了,12,和从四面八方来的同学同住一个宿舍,我遇到了好多问题:我习惯早起,舍友说我早晨吵醒他们了;可是晚上他们又“卧谈”,谈得很晚,我被他们吵得睡不着;还有宿舍卫生,有的人特别不自觉,该值日时偷懒,而且从来不

6、提开水,用别人的;还有电话,经常被他们霸占着,我爸妈找我都打不进来很多很多问题,有几次差一点要开战了。我也知道这不是谁的错,可能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吧。可能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和人际关系呢?,返回,13,案例1 重庆某大学大一新生小李,山西太原市人。小李是独生女,从小备受父母的呵护,性格比较内向。其父母望女成凤心切,只希望小李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其余的事情全由父母包办。尤其是妈妈对小李特别关注,成天在她耳边唠叨。小李为了逃避父母的管束,决心远离家长到重庆求学。小李终于盼到了重庆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她为自己能远走高飞而十分高兴。当她乘火车到重庆,正碰上重庆百年

7、难遇的旱灾和持续高温。她一下火车就领教了“火炉”的厉害,盛夏酷暑向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她为此烦躁不安。进校报到后立即就奔赴部队军训,高强度的训练让她品尝了前所未有的苦累。,14,炎热的气候,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不合口味的饮食,陌生的人际环境,与她想象中的轻松、浪漫、美好的大学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特别是小李第一次离开父母初到重庆,同寝室的同学来自上海、广东、福建、新疆等地,如果她们说家乡话,小李根本听不懂,好像出了国似的;再加上军训教官说重庆话,她也听不懂,训练动作不到位,被罚在烈日下站军姿,心情十分不好;回到寝室后也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只好打电话向父母哭诉,说自己非常想家,后悔自己来重庆求学

8、,一天也不想在重庆待下去,强烈要求回家。随后又去找辅导员,以不适应重庆的气候、饮食,不适应大学的人际环境为由,强烈要求退学,决心复读来年报考山西太原的大学。,案例分析: 小李的不适应表现在: 第一,对客观环境的不适应,包括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语言环境、学习环境等等。 第二,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如同学关系、亲情关系等方面。,15,案例2: 王某某,大一女生。这位同学来自北方,入校后就被绿树成荫的校园所吸引,感到十分兴奋。常常与三个来自不同省市的女孩子将“卧谈会”开到深夜,大伙各自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她也能参与到大家的话题当中。然而,她在高中时代就养成了晚上10点钟熄灯睡觉的习惯,而这里的学

9、生宿舍晚上并不统一熄灯,由学生自己控制作息时间,她觉得很不适应。刚开始熬到深夜并不觉得很累,第二天上课还是撑得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已交流得差不多了,舍友的话题也开始转变到上网、化妆、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方面,而她却发现自己插不上话,因为上高中时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没有别的什么兴趣爱好,似乎什么都不会。,16,无话可说之后,习惯早睡的她觉得特别累,老犯困,总想早点入睡,但是她却不知道如何打断舍友们的话题,因此一直以来,睡不好,吃不好,也没用心思学习。有好几次她都想大声地告诉她们“不要再说了”,可是她不敢,因为她害怕说出来后,舍友们就会不再理她,而且她还担心,如果她说出来了,

10、她们根本不理会她的意见,那时又该怎么办?这些事她也不敢跟其他同学说,因为害怕别人会笑话她,担心会说她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她也不敢跟家人说,不想让家人替她担忧,所以就把这一切都一直埋在心理面,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案例分析: 问题:当这位女生处于一个新环境时,过分地强调环境要适应自己,而不是主动地适应环境,不善于主动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分析建议: 1、疏导不良情绪。可通过写日记、向好友倾诉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2、改变认知。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困扰。 3、行为改变:问题出现后,不能选择压抑、逃避,应该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往范围,主动与同学交流和

11、沟通,寻找共同话题等等,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17,三、大学生适应心理调适与发展,(一)培养自立能力 第一,尽快熟悉新的环境 。 校内环境 校外环境 第二,学会应对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主理财。,“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18,(二)正确调控自我 首先,学会接受。 对于那些你不满意却又无法改变的事物,与其去抱怨、抵抗,倒不如试着去接受,学会主动适应。 其次,及时感知并调整自己的情绪。 善于发现和察觉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察觉不良情绪,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保持敏感,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体验自己是高兴还是抑郁,对于不良情绪要积极调整

12、,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想象:现在的你不是18岁、19岁,而是70岁,坐在电脑前,翻看你大学时代的照片,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个20岁、年轻的、充满青春活力的你,此时,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19,第三,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具有不良认知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行为、思想做出消极的评价时,会给自己以不良的暗示,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必须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 要做到自我尊重、自我承担、自我控制,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作正确的评估和分析,避免出现偏执心理。同时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培养自信,坦然对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

13、选择容貌,但可以选择表情;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20,专业学习 (三)合理规划目标 能力培养 职业目标 (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 1、主动 2、包容 凡事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包容和了解别人。 3、学会分享和真诚待人,21,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情,这需要人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 指导语: 下面的问题能帮助你进行心理适应能力的自我判断。请认真阅读,从三个备选答案(A.是;

14、B.无法肯定;C.不是)中选出与你实际情况相符的一个。,22,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是要经过 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致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我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我的考试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时差。 9、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对他(她)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23

15、,11、我做事总有些不自在。 12、我很少固执己见,常常乐于采纳别人的观点。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差,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适合,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事件,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噪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很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24

16、,评分规则 单数号题目选“A是”为-2分,选“B无法肯定”为0分,选“C不是”为2分; 双数号题目选“A是”为2分,选“B无法肯定”为0分,选“C不是”为-2分。 将各题目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结果解释: 35-40分:心理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极好,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分:心理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一旦遇到困难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6-16分:心理适应能力较差。 5分以下: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常常感到困惑,因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25,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那就马上做一个发掘志向和兴趣的计划;如果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那就马上制定一个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