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56662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探究,08年浙江卷(理科)17题 若 ,且当 时,恒有 则以 为坐标的点 所形成的平面区域的 面积等于,析题: 本题知识点:线性规划问题、恒成立问题、区域面积问题 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数形结合 难点:三类问题的结合,学生很难把握,见得少, 而且联系难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综合运用知 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题主要从两方面:一是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 值问题;二是将区域面积转化成字母取值范围问题。解题的 切入点是紧扣已知条件 ,落脚点是确定 a,b的取值范围。,解法1 目标函数法 设目标函数 ,当 时, 故只需 当 则 由 的约束

2、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若 则 在A点取得最大值, 若 则 在B点 取得最大值, 若 ,则 综上 故所求区域面积,解法探究,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性质,通过数形结合寻找最优解,这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常规方法。但本题的目标函数含有两个参数a,b,需要分类讨论确定函数最值,有一定的难度。,如图,画出点 的可行域,因为 恒成立,即 在可行域中恒成立,则 否则可行域中总 存在不满足题意的点。故 点 所形成的平面区域为边长 1的正方形,其面积,解法2 解析法,解析法是处理线性规划问题最常用、有效的方 法,在坐标轴上两个截距 的构造,将可 行域与恒成立问题统一起来,从而使问题得以 解决,截距的构造是解题的关键

3、。,设 当 时, 当 时, 所以 即点P(a,b)所形成的平面区域为边长1的正方形,其面积S=1.,解法3 三角换元法,此题的难点也在于变量太多,通过三角换 元,可以减少变量,降低题目的难度。同 时借助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以确定点P 所形成的平面区域。,设向量 则 ( 为两向量的夹角),当向量 在 上的投影 最大时, 取最大值。由 的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若 当点N为可行域的点B时, 最大, 此时 若 当点N为可行域的点A时, 最大, 此时 若 综上 故所求区域面积S=1.,解法4 向量法,此题在没有向量存在的的情境下,很难将 看作是两向量的数量积,这是创新意识诱导下的一种很独特的数学

4、视角。向量法充分运用向量数量积的代数与几何特征,借助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巧妙地将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很好地展示了向量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工具作用。,由柯西不等式得: 当且仅当 时, 成立;由图可知, 当且仅当 故 当且仅当 时,两个 同时成立, 当 此时 当 此时 综上 故所求区域面积S=1.,解法5 柯西不等式,用柯西不等式解决 的最值问题是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柯西不等式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巧妙,它和基本不等式一样都是研究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柯西不等式的应用灵活多样、技巧性强,它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一题多解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体现。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体会,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