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56249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全国ⅰ卷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评全国卷数学真题 杂谈2017高考备考,相互学习 友好交流 共图发展,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交流内容,对全国卷的“一孔之见” 2017届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为什么要分析高考卷?,1. 为命题者、为考试官员.分析把握题目的难度、效度、区分度、信度等指标,为今后改进、提高命题质量服务。 2. 为学校、为一线教师搞好复习、搞好日常教学服务。 3. 为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层次,复习效果,努力方向,就学目标等服务。 我们把分析高考卷的目标定位在第二条上。,定位在第二条,服务于第三条中的“学生”,接受第一条中的“人”玩一把!,因此,要更好体会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把握教学要求,把握学习的梯度,把握对学生

2、能力的提升要求,把握不同水平学生的可能增长点。 核心是如何经过分析和反思,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提供正确、有效的教学信息,提高日常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研究高考真题为高考备考护航,孙子.谋攻篇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就是知彼。高三备考科任教师犹如集团军的总指挥,其指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成绩优劣。,高考真题具有以下五大鲜明特征:,权威性,精准性,验证性,导向性,综合性,第一部分 透视全国卷数学真题的风格,2016年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基础性,现实性,综合性与创新性,近7年理科试题考点分布与特点 近7年文科试题考点分布与特点 文理科试卷相同题、同源题统计与分析,2016年高

3、考新课标1文科数学,安徽文科均分:61.05,安徽理科均分:84.03,新课标全国()卷客观题考点分析,文科近几年选择题、填空题(以新课程全国卷为例)考查知识点列表如下:,理科近几年选择题、填空题(以新课程全国卷为例)考查知识点列表如下:,小题的特点: (1)函数或导数作为小题压轴经常出现; (2)与安徽卷不同的是,向量问题不再作为小题压轴,而且平面向量题均为基础题; (3)解答题第1题考三角时必有数列小题压轴,解答题第1题考数列时必有三角小题压轴; (4)小题的考点分布每年基本保持不变,个别考点题型在变化,如今年的线性规划以应用题的形式考查。,文理科试卷相同题、同源题统计与分析,从文理科试卷

4、相同题、同源题的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特点: (1)总体看来,文理科试卷的相同题、同源题的数量基本维持在7-10题; (2)每年的算法框图题文理科完全一致,立几三视图小题文理科也基本一致; (3)向量小题、函数导数小题、解析几何大题有些年份文理科完全一致; (4)立体几何大题文理科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几何图形; (5)概率统计文理科趋于相同,2015年概率统计大题文理科完全一致,2016年的也基本相同,近年来全国卷的解答题特点分析 (以理科卷研究为主),三角函数&数列 概率统计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函数导数 选修四系列,四、特色试题分析与探索,管中窥豹 略见一斑,特殊化、极端化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命

5、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及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是难题. 【答题情况】平均分0.06,对称观点在解题中的运用,2016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4题,分析:以生活中做公交车等车的时间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几何概型知识、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建模学科素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本质和意义.,高考正在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2016高考数学全国甲卷理科第5题,分析: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走路路线为材料,考查考生的排列组合知识和分类讨论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学科素养,实际应用题的考查,【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知识及空间解三角形的能力等知识,是难题.,2016

6、年全国1卷理科、文科第16题,【点评】线性规划以实际应用题形式考查真是不多见,体现了高考题的创新性、应用性,而且本题源自教材的例题,难度也不大,可行域的边界点正好是整点降低了难度。,几何证明选讲考纲要求,(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了解平行截割定理 (2)会证以下定理: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圆周角定理; 圆的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相交弦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切割线定理,选考题题型分析,考试要求: (1)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

7、互化 (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表示的极坐标方程 (4)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5)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考纲要求: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 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 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通过一些简单问题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第二部分 2017届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我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数学老师了,因为在爱的人面前,智商基本为零.,眼一闭一睁, 黑板就满了!,眼睁睁看着老师把一道全是英文和希腊字母的题,最后解出后的答案竟然是阿

8、拉伯数字?!直到现在还费解!,一节更比六节长, 剩余电量还能拖 个堂!,分明就是数学老师 和学霸在秀恩爱!,数学课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虽然不知道数学老师在上面写些什么,不过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全靠数学给我的打击,才有了现在这么坚强的自己!,高三数学老师的苦恼!你认为呢?,作为一名辛勤的数学教师,肩负着教育着祖国下一代花朵的重要革命任务,表示确实有种压力山大的感觉,尤其是作为广大高三数学老师的你,是不是有着同样的想法。 数学本身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主要有: 解题思路不清晰,不能形成数学语言, 逻辑推理能力差,不能熟练的运用公式、定理, 数学应用能力差 ,一、

9、对当前复习实效的思考及两条对策,一个令数学教师尴尬的话题: 一方面,全国数学试题稳定,基本题比例较高,对数学中等的考生,只要训练得法,考120分左右,不是很高要求。 另一方面,不要被少数优质校遮蔽双眼,大面积复习效率不理想,容易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情况严重。平均分距120分相差甚远。,造成这样局面是何原因?,其一,高三一年复习难易无层次, 一、二轮复习繁简无区别,复习资料差异不大反复用。 其二,概念复习罗列化,没有通过复习实现逻辑化、结构化,导致基础不牢,无法实现思想方法调控解题策略的稳定状态,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解题能力。,其三,解题训练表面化,一味练难题,强化模仿,“夹生饭”反复炒,同类问

10、题反复错; 强化题型作用,知识结构、思想方法难以把握,题型一变,束手无策。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从宏观上谈两点对策。,对策之一: 区分不同轮次复习的功能,复习好比“盖大楼”. 第一轮复习的功能相当于“打地基” 通常“打地基”要干什么? 侧重整体布局,构建知识网络, 强调知识的结构性把握, 克服“见木不见林”弊端。,如何实现这样的预期?有如下要素 强调用主干问题反映基本规律、思想方法 控制难度,降低综合性, 深化概念的理解,落实通性通法, 帮学生树立“战略上藐视敌人”的信心。,第二轮复习的功能相当于“建主体” “建主体”要干什么? 通常以专题形式复习,突出重点,不计较细枝末节。 通过解一定量的综

11、合题,达到巩固知识、熟练技法、提炼思想、发展能力的目的。但要照顾学生的能力基础。 从心理上帮学生树立“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观念。,第三轮复习相当于“精装修”, “精装修”干什么? 精磨细研,围绕模拟考点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讨论。 同时注意查漏补缺,根据模拟考试的情况,加强教学诊断,对同学实施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 进一步培养仔细严谨、有错必究的思维品质。,三个轮次的复习目的要求不一,内容错落有别,难度循序渐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夹生饭”反复炒。 联系到目前大多学校的复习现状,三轮复习做到内容错落有致,循序渐进,避免“夹生饭”反复炒,并非易事。,对策之二:复习目标宜实不宜高,(1)结构上把握不

12、同内容的知识体系 (2)洞悉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 一轮复习要降低综合性,强调“小问题,大道理”, 二轮复习要强调“专题性”,难易程度要尊重学生基础。,(3)通过阅读理解,养成落笔有据、会而必对的思维品质,凭借严密的思考,规范的表达,会到哪做到哪,不会不做心里不慌。 (4)培养学生面对陌生的问题情景,挖掘隐含信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二、对一轮复习课的几条具体建议,1、一轮复习怎样追求概念的结构化、逻辑化把握? 一轮复习主要特征: 构建知识网络,强调结构性把握; 深化概念的理解,实现知识逻辑化; 强调用主干问题反映基本规律、思想方法; 控制难度,降低综合性,落

13、实通性通法,2、微观上设计好解题教学方式,解题教学常见两种误区: (1)“罗列考点、讲解例题、强化练习”三部曲复习方式。 教师热衷单向讲授,甚至解法罗列, 学生强调识记模仿,思维参与度低。,(2)“大容量、高起点、快推进”的复习模式。不追求深入理解概念、不突出落实通性通法,但追求一些对号入座的所谓解题规律、应试技巧。 两种现象都造成学生内化程度降低,过分依赖大量练习,题型覆盖,虽有效果,但投入和收效不成正比,试题一变,往往束手无策。导致解题效率低下。,什么是理想的解题教学?,与其说教解法,不如说教想法。 正确的做法是: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抓住重点,暴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为课堂主调。 只有这

14、样,才能构建出高效的复习课堂。,具体实施:学生审题、独立思考说“想法”(必要时教师引导); 其他同学质疑、补充,实施“想法”,落实到纸笔功夫; 最后师生提炼思想方法。一个回合过后,讨论变式、一题多解、多变。 强调学生说“想法”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如同睡觉,要亲自睡,别人不能替代。,如此教学方式在生源优质校没困难,在一般学校,可先在个别班实施,基础不好的学校,不妨从课堂局部做起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着力改善解数学题过分依赖题型记忆、复制模仿的状况。 (2)尽力使学生在崭新的习题情境前,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以研究者的心态,挖掘隐含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形成“想法”要经历如下心路历程 (

15、1)阅读理解; (2)挖掘直白或隐含信息; (3)信息直观化(图形、图像)、符号化(代数式表达) (4)依据自己的固有经验、思想方法,实现化简、化归。 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想法的意志力需要在失败中磨砺,需要在成功中固化。 更需要稳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构成心理基础的支撑。,教师习题课设计:例、练习题选配,解题的目的是:巩固知识、熟练技法、提炼思想、发展能力。 所以,选题不能超越现实,难题(特别是入口小、技巧别致的题)要大胆的舍!一轮复习要以低、中档题目为主,这样的题目有如下好处: 学生参与度高,可以组织讨论; 便于提炼思想方法,易于学生接受; 易于教师驾驭课堂,对学生突发的“奇思妙想”,便于教师敏锐的

16、做出“正误”判断。,高度重视回归课本,是夯实学生基础、体现四基四能的最重要、最有力的手段,况且高考命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很少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的研究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3、回归课本,(1)指导阅读:对于重要的知识内容,要求并指导学生细致阅读 课本讲解,认真思考课本问题、例题,体会其中的数学原理和思想 方法。阅读领悟课本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重要,吃透、 钻研和变通课本问题、例题对数学拔尖的学生也十分重要。 (2)知识串讲:结合课本进行知识串讲,弄清重点知识的来龙 去脉、相互联系,结合知识设计问题,使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 参与解决;,(3)例题选用:教师在设计各节复习例题时,应多选用、引用 课本例题、习题以及它们的变式,有的讲解剖析,有的指导自学, 有的变化延伸。,(4)训练落实: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