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50346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2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定稿(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榆次区太行小学 李秀芳,1.保留“二、四、五、六、十”五个单元。 2.删除“一、七”单元【解决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增加“有余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 4. “综合与实践”两个变一个。 5.调整:“统计”改为“数据收集与整理”、“图形与变换”改为“图形的运动(一)”、“找规律”改为“数学广角推理” 。,一、内容变动,总体感觉,1. 降低了难度 统计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

2、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 旋转现象。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二、编排特点,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在“整理和复习”中,给出整理的线索, 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3. 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3、,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针对性练习。 带着练的内容。 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各领域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一、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平均分,表内除法(一),1. 除法的初步认识,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除法含义,解决问题,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平均分,除法含义,平均分,除法含义,平均分,除法含义,平均分,除法含义,平均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开始,今后基础,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口诀求商及解决问题。难点除法含义,解决问题。,3.重新编排解

4、决问题的内容。,二、编写特点,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结果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求商 的方法。,读懂主题图: 1.动手操作活动为基础 2.展现了平均分的过程 糖:平均分好 橘子:正在分 果冻:平均分为6份, 火腿肠:1份1份的分 3.分学具,积累分东西的经验,不评价。 2.节上的变化,三、具体编排,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注重平均分 结果的表达除法的含义,平均分,1.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的含义 2.乘除关系的渗透,三、具体编排,例2 等分,1、6份概念操作直观。体会6

5、份的含义及价值。 2、既重“分”的过程与方法。(每份一样多) 3、突出“分”的结果(图、文字)结果,4、做一做画线的方法 怎样表达“分”的过程,平均分,例3 包含,既重“分”的过程(2个1份,1份1份地分) ,又突出“分”的结果。(图、文字),1题动作-语言表征 2题图-语言;体会总数同、每份数、份数关系。 3、表达分的过程圈,平均分,突出“平均分”的含义的理解; 重视“分”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的呈现和表达; 用多种方法(分、画、圈、连线等),通过操作得到分的结果,而不是计算; 注重渗透与乘法的关系。,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丰富、有趣的素材,6题语言图形 7题两种分法的对比,本质要突出。,开放性

6、,P12,9题,平均分意义的整合。体会各种分法的结果都是平均分。,例4结合等分学习除法意义、除号,算式读法,重点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符号表征) 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学生经历用算式表示的再创造的过程,激发统一“表示分法”的需求。,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阐明除法的含义。,重在分,1、根据平均分的情况列式,不涉及计算。体会每一个数的含义。 2、做一做中渗透模型思想。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10除以2=5表示。体会除法是一类问题的概括化表示。,渗透包含几个几,例5:结合包含分情况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会表述:分什么?怎么分?分的结果?明确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 2、名称表示什

7、么?,什么意思?平均分用算式怎么表示,3等分4包含,比较实质,重视完整的数学表达简洁的数学语言强化它与除法的关系。,乘除法之间关系的渗透,不同角度观察矩形模型,更多分法,开放,共同:平均分,都可以写出除法算式。,四、建议与说明(第一小节),1.充分发挥小棒及其他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巩固“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 2.重视平均分结果的完整表述,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1.被除数12小数据便于操作、推理、探究 2不操作怎样计算出商(连加、连减) 3.承接连加连减出示直观图出示乘法算式 4.用乘法口诀求商,重点:探索求商的方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多样化; 学生自

8、主选择,被除数36,例2用乘法口诀求商,1.情境更直观.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2.重在求商方法(24、4、口的具体含义,三者关系4口=24,想哪句口诀,定商) 3.比较中明确求商方法。(除数是几想几的口诀,被除数是几,确定想哪句口诀) 4.渗透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求两个除法算式的商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渗透:找规律(同数相除、一个数除以1),1.试算 2.说出含义 3.交流发现 4.应用规律 再写几道,排列整理,发现五五二十五,整体认识,渗透函数思想,学习将连续量平均分。 操作(对折再对折长度相等就是平均分),,解决问题,重点: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运算 方法: 1.自己画图直观理

9、解题意 2.语言表征怎么想的。数量关系与平均分联系起来 3.用乘法检验除法。画一画,加深两种分法。 4.比较中突出除法的本质。(平均分),解决问题,用对比的方式,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直观图+辅助文字+对比,1.增加对比,在比较中明确运算意义; 2.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编排,体现根据运算意义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除、减,1.等分、包含 2.文字题,简洁的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含义,乘、除,乘 除 除 减对比,1.复习平均分 分学具、画图等回顾平均分 写式子回顾除法的含义 巩固名称及含义,2.复习用口诀求商 补口诀,回顾求商方法 巩固乘除关系 记忆口诀,教学建议

10、: 1.立足除法概念的本质进行教学(情境、活动、算式、解决问题、比较、反思抓本质) 2.多种表征相互转换,深入理解概念。 分、摆-动作表征 画、连、圈-动作表征 说、文字-表象表征 算式-符号表征 情境-情境表征 3.结合运算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直观图示为桥梁:文字 图(条件、问题及关系) 以语言表达为标志:用语言将数量关系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结合动作),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一、教学内容 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1.利用迁移、比较、推理,自主探索 2.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二、编写特点,

11、1.注重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 求商的过程。,注重知识的迁移。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2.充分利用矩形模型(有利于理解乘除意义,为沟通关系表象支撑)帮助学生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 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主题图: 1.生活经验,兴趣、主动 2.给足时间提取图中信息(从上到下三个画面)。审图 3.提出问题的习惯意识,三、具体编排,例1、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矩形模型形象支撑算式表征回忆口诀-知识迁移求商-反思一口诀三个算式,方程思想,例1、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矩形模型形象支撑算式表征回忆口诀-知识迁移求商-反思一口诀两个除法算式,函数思想,开放题:灵活应用口诀的能力。 乘法:渗透

12、一个因数变了,积也随着变化 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自己填-比较交流不重不漏有序思维-感知规律,1.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的关系 1.除法的现实模型扩展,根据除法的含义解决。2.渗透关系 2.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紧扣除法的意义选择算法(长期任务) 4.四能的培养。,例3解决问题:总数56元连续量。,1.从表格中收集信息2.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多,连续两问,读、审、综合解决要求高。,1.学生自主整理(被除数同、除数同、商同)-提供整理方法(提升复习能力) 2.部分呈现除数同整理表,学生续写(观察能力、发现能力) 3.商同再整理,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

13、顺序 解决两步问题,实验教材: 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材: 1.系统掌握两级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情境中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学情: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14、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同级,两级无括号,有括号,在情境中回忆,递等式脱式,学生综合算式,扩展到乘除混合运算,总结,数学规定(不用学生探索 , 直接给出),适当补充连乘、连加、连减,三、具体编排,例1同级运算的顺序,训练说过

15、程要求什么先算什么,板书书写步骤做好标记,明确规定,唤起经验(分步、乘加、 加乘小括号),情境引入,扩展,例2 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突出 顺序:横线箭头圆圈,2题对比练习的针对性 3题突出小括号使用,为例4列综合式铺垫,没有情境,直接回忆一下 迁移类推,例3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列综合算式训练突出两级运算先算乘除不用括号,9题训练点: 1.列综合算式 2.使用小括号 3.含小括号算式的读法,首次出现。感知:被减数等还可以用算式表示,8题体会括号改变顺序和结果,用色条图(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简明、直观,便于分析)(或其它直观图)表示信息和问题,从问题入手分析找到中间问题。 (画图:

16、从数到形有难度,一年级开始渗透。不要求学生画严格规范的线段图,但注意比例要适当),例4解决问题,中间问题,1.分步式文字说明每一步(理解,思维有序、条理)2.难点综合算式加小括号? 3.检验:答案做已知条件 4.口答。,反思,突出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做一做2、3步两种中间问题不同,方法不同。鼓励学生画图分析,需两步解决的各种问题(含两级),解决问题教学关注,1、审题:读懂-画图帮助理清题意 2、分析:借助直观图(数形结合思想),分析法用综合法去理清数量关系。-交流讨论、倾听、简洁语言自我表述-明确解题思路 3、解答 4、反思梳理过程,尤其是用不用小括号?总结策略,本单元教学注意的问题: 1、加强情景图和题意的分析与理解 2、重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的掌握,数量关系要清楚(新课程要摒弃数量关系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