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9649406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朱 秀 蓉 ,第一章人际交往心理学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关系的定义: 主要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2、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3、人际关系的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4、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1、人际认知: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认知,相互感知、相互理解,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2、人际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人际行为:双方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

2、综合表现,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等。,人际关系的类型 1、按人际关系的联结纽带来分: 血缘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 地缘关系:以地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 业缘关系:以职业为纽带。 趣缘关系:以志同道合、兴趣爱好的为基础。,2、按人际关系所属的群体特征来分: 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正式组织内部由条文明文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业缘关系。 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的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意义 有助于身心健康 有助于信息传递 有助于自我认识,二、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 1、生物学基础 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2、社会心理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需要彼此的认可,愉悦感

3、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第二章 人际沟通,课堂练习:角色扮演 需要二组成员,四个人。,一、人际沟通的内涵及特点 1、沟通与人际沟通 沟通:泛指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人际沟通: 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过程。,2、人际沟通的特点: 私人性:人际沟通的主体是个体,具有显著的私人色彩。 亲切感:沟通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原本沟通就是情感交流,思想传递。 能动性:沟通过程中,需要 双方主观能动的参与。 范围小:基本上都是小范围的。,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1、人际沟通方式的分类 (1)按沟通的组织渠道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指通

4、过一定的组织 结构和渠道所进行的有明确目的的人际沟通。 非正式沟通:指正式渠道以外的 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2)按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直接沟通:指双方面对面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 间接沟通:指需要经过中介环节(中介物、中间人等)来实现的人际沟通。 (3)按照使用符号媒介来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指以语言为信息传递渠道的人际沟通。(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非语言沟通:指通过非语言符号进行的人际沟通。,2、有效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1)注视别人的眼睛。暗示对方,我们的彼此的沟通是真诚的。 (2)善于运用身体语言,相比于口语语言,优势在于,更真

5、实,更可靠些。 (3)记住别人的名字。记住别人的名字,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情感投资。,3、人际沟通的具体类型 (1)谈话的技巧: 进入正式谈话正题之前的“热身运动”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学会有效倾听 力避引起争论 引起共鸣,2、应聘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归结六大类。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如何? (2)为什么来求职? (3)你的特点、特长? (4)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 (5)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报酬? (6)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3、谈判 谈判的一个首要理念“双赢”。 谈判的原则: 目标坚定。 目标底线。 双赢沟通。 绝不动怒。 寻求一致。,4、电话礼仪 (1)

6、自报姓名。 (2)接电话不要一心多用。 (3)当对方讲话时,要做出回应 。 (4)给对方留姓名和电话号码。 (5)在任何严肃或高雅的公众场所 ,要轻声讲电话。,课堂互动 要求:相互交谈3-5分钟 尽可能的详细介绍对方 评选最佳介绍人 课堂作业 在人际交往中,你最困惑的是什么?,第三章 人际认知,课堂小测试: 集体照上的照片 新生班级组织出游,要拍集体照,你会选择站在哪个位置? A 前排中间 B 前排两边 C 后排中间 D 后排角落,一、人际认知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从人际认知开始的。 1、人际认知的含义 :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人际认知的内容 自我认知:

7、是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等个性特征、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指从他人的外在特征、行为表现推知其动机、态度、思想、性格等心理特征的过程。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这是相互感知的过程,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二、人际归因 1、人际归因:指根据他人的外部行为,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解释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2、人际归因的偏差 归因是建立在他人行为基础上的一种推理过程。由于在归因过程中,总是夹杂着很多满足自己的动机和需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在归因过程中,往往会有偏差。,导致人际偏差的现象主要有二种: (1)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表现在:对他人行为的归

8、因过于强调其内在原因,对自己行为归因则强调外在原因 (2)自我防御性的归因偏差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保护自尊心),这种倾向容易导致对自我行为作出歪曲的解释。,一头大象有几条腿?,3、人际归因的原则 遵循三个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大数定律 (3)利益关系原则,第四章 人际印象,一、人际印象概述 1、人际印象的含义 印象:在普通心理学上,所谓印象就是表象,是指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人际印象:通过人际交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认知客观的形象。人际印象依赖记忆而存在,并随着记忆的淡化而逐渐消逝。,2、人际印象的特点 (1)一体性(整体性) (2)主导性 (

9、3)联想性 (4)比较性,3、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主要有三种模式: 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二、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与偏见 1、首因效应和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指素不相识的人在首次交往时形成的最初的印象。 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作用,它奠定了对人认知和印象的基础,这就是首因效应。,建议: *与人初次见面,要穿着得体、整齐。你的外表就代表了你。这首先是对自己的尊重,然后是对别人的尊重。 *面带微笑,表示友好、热情。 *保持与别人的目光接触,表示你很专注,对别人很重视。 *要用力紧握别人的手,一定不要蜻蜓点水方式的握手。 *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展示出自

10、信的态度,保持自己的仪态,保持上身挺立。 *把注意力给别人,做一个专注的“听众”,不要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要知道别人正在观察你。,2、近因效应和新近印象 新近印象:根据最新获得的认知对象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 近因效应:指最新的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的需要某些条件:一是,时间上的间隔,先前的印象已经淡化、削减;二是,面临与最初印象相悖的事态;三是,当大家意识到对人的认知需要全面地去看,要全面分析。,3、晕轮效应和泛化印象 泛化印象:在人际认知中,往往会因为对方某个特点比较突出,从而将这特点泛化到其他方面,形成一种夸大的印象。 晕轮效应: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

11、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的心理效应。,4、刻板印象和定势效应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共同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一个个体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现象,所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 定势效应:刻板印象在人际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定势效应,即人的心理存在某种固定化的想法会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主要有这些表现: (1)对不同国籍、地域的人所形成的固定的看法 (2)对不同角色、职业的人形成的固定看法 (3)对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形成的固定看法,第五章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概述 人际吸引: 在国外社会心理学中称为人际魅力,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相互亲和

12、的心理现象。,1、人际吸引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 (2)强化理论 (3)相互作用理论 2、人际吸引类型 人际吸引,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友谊和爱情。 友谊和爱情既有相同的特质,又有不同的特性,体现了人际吸引的二种典型状态。,(1)友谊 友谊: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的心理关系。 友谊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是,相互的认知和理解; 二是,对对方的积极评价和信任尊重; 三是,行为上的互助和宽容。,(2)爱情 爱情:异性之间的一种最亲密的人际情感。,二、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1、情境因素 (1)时间条件。 (2)空间距离。 (3)环境氛围。 (4)面临共同挑战。,2、个人特质因素 (1)外表 (2)才能

13、 (3)性格品质,建议: 要注意提高和增强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不要使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完人、圣人的样子。在交往中略略有点瑕疵,会给人倍感真实、坦诚、可爱,从而增加魅力。 培养自己性格品质。,3、相似和互补 (1)相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性吸引的因素有多方面,主要有: 信念和态度相同。 志趣、爱好相同。 背景、经历相同。,(2)互补 互补性吸引:指交往双方在需求利益、能力特长、性格气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相辅相成而形成的人际吸引。,4、异性因素 异性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是,增进身心健康。 二是,有利自我完善。 三是,提高工作绩效。,建议: 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 积极主动,有礼有节。 相

14、互尊重,相互宽容。 把握好友谊和爱情的界限。,第六章 人际冲突,一、人际冲突的含义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人际冲突:是一个人被驱动去做两个或更多个互不兼容的反应所处的状态,即指个人内部冲突。 人际冲突:是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兼容性而产生的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张状态,即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 人际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内部由互补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引起的对立或敌对。,人际冲突的表现形式: (1)隐性的人际冲突,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立或互不相容。如:内心很不喜欢,甚至很讨

15、厌某个人,但是表面上没有起冲突。 (2)显性的人际冲突,表现为行为上、语言上的对抗、侵犯、伤害。,人际冲突的特征: (1)客观性: (2)自觉性: (3)对立性: (4)递增性:,二、人际冲突的过程 人际冲突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 五个阶段: (1)潜在阶段: 导致冲突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客观上双方在某种方面存在差异、矛盾,而且难以兼容,但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2)知觉阶段: 双方开始意识到差异,并认为不相容,冲突主体也已体验到紧张或焦虑,冲突问题与矛盾明朗化,潜在冲突向显性冲突转化。 (3)感受阶段: 当当事人对差异、矛盾有情绪上的反应时,双方开始分析

16、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后果。,(4)行为阶段: 双方的冲突行为外显化,发生肢体暴力、口语攻击、说理等不同行为,攻击、暴力、侵犯等行为。 (5)结果阶段 冲突的结果可能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也可能是双赢。主要看处理手段和策略。,三、人际冲突的作用 传统的观念认为:冲突具有破坏性,对冲突的看法一般都是消极的,冲突成为暴力、破坏、争斗的同义词。 现代的观念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保持在一定水平的人际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动力。,1、人际冲突的破坏性作用 (1)冲突发生可能使当事人经历伤害、伤心、生气、紧张、不安、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2)冲突会给双方的关系带来压力与紧张,尤其当另一方使用威胁、责难、或暴力等手段时,更可能伤害对方,增加彼此的敌意,甚至造成双方关系的破裂。 (3)冲突所引发的挫败感容易使人产生报复的心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