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639023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皮类中药,狭义的树皮指落皮层。 广义的树皮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软树皮、硬树皮两部分。,一、皮类中药的含义:,皮(cortex)类中药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干、根和枝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皮,少数为根皮或枝皮。,二、皮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一)性状鉴别: 1、形状: 与植物品种、取皮部位、剥皮方式、干燥收缩 的程度、采收加工干燥方法有关。,皮类中药的形状,平坦状,弯曲状,反曲状,槽状,单卷状,双卷状,复卷状,杜仲 黄柏,企 边 桂,牡丹皮,肉 桂,厚 朴,锡 兰 桂 皮,2、表面特征:外表面,颜色:多

2、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有的树干皮外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呈现不同的颜色等。,皮孔,通常是横向的,也有纵向延长的,皮孔的边缘略突起,中央略向下凹,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常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 合欢皮呈红棕色,椭圆形 牡丹皮灰褐色,横长略凹陷状 杜仲斜方形,外表面常有片状剥离的落皮层和纵横深浅不同的裂隙,有时亦有各种形状的突起物而使树皮表面显示不同程度的粗糙。,红毛五加皮,海桐皮,表面特征:内表面,颜色:颜色各不相同。,含油的皮类中药:内表面经刻划,出现油痕,可根据油痕的情况结合气味等,判断该药材的质量,如肉桂、厚朴。 一般较平滑或具粗细不同的纵向皱纹,有的显

3、网状纹理,如椿白皮。,3、折断面(是重要的鉴别特征),平坦状:牡丹皮; 颗粒状:肉桂; 纤维状:桑白皮;合欢皮; 层状:苦楝皮、黄柏;,此外,有的皮的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如厚朴。 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如杜仲。 有的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这些皮的组织较疏松,含有较多的淀粉,如白鲜皮。,4、气味,气味和皮中所含成分有密切关系,对于某些性状相似的皮类中药,则有完全不同的气味。 香加皮: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刺激感。 地骨皮:气味均较微弱。 肉桂:味甜而微辛。 桂皮:味辛辣而凉。,(二)显微鉴别要点:,1、横切面: 皮类中药的构造一般分为周皮

4、、皮层、韧皮部。 (1)周皮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三部分。 木栓层:常为多列细胞,栓化或木化,常含黄棕色 或红棕色物质。,(2)皮层:皮层细胞大多是薄壁性的,常见细 胞间隙。注意纤维、石细胞、各种 分泌组织、淀粉粒、草酸钙结晶。 (3)韧皮部:韧皮部束和射线两部分 韧皮部束 射线:射线分为髓射线和韧皮射线两种。射线 的宽度和形状在鉴别时较为重要。,肉 桂 横 切 面,木栓层,皮层,中柱鞘纤维束,中柱鞘石细胞群,韧皮部,草酸钙针晶,韧皮射线,分泌细胞,2、粉末鉴定,在皮类中药鉴定时经常应用。 各种细胞的形状、长度、宽度、细胞壁的性质、厚度、壁孔和壁沟的情况及层纹清除否,都是鉴定的重要依

5、据。 不应观察到木质部的组织和细胞,如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等。,常见的粉末特征有:,厚壁细胞:主要是纤维、石细胞 分泌组织或碎片:通常含分泌物 有的为石细胞(厚朴、肉桂) 有的乳汁细胞中含橡胶质(杜仲) 细胞内含物:常见的有淀粉粒(牡丹皮、桑白皮) 草酸钙结晶 苦楝皮、合欢皮、黄柏(方晶) 地骨皮、秦皮(砂晶) 苦楝皮、牡丹皮(簇晶) 肉桂(针晶),牡丹皮 Cortex Moutan,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又称丹皮、原丹皮、刮丹皮、粉丹皮。 栽培3-5年的植株 ,常在10-11月挖出根部,除去须根及泥土,剥取根皮,晒干,称“原丹皮”,若用竹刀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称“刮丹皮”

6、、“粉丹皮”。,【来源】,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原丹皮: 形状: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 外表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皮孔及支根痕,栓皮有的已脱落,脱落处显粉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理,常见发亮的细小结晶,质硬脆; 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粉红色; 有特殊的香气,味微苦而涩,有麻舌感。,【性状鉴别】,原丹皮,刮丹皮:外表粉红色至淡棕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显微鉴别】横切面,木栓层的细胞壁浅红色。 皮层菲薄,由约10层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 韧皮部占根皮的绝大部分 射线13列细胞。

7、草酸钙簇晶众多,常单个或数个相聚,散在于皮层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以及细胞间隙中。,【显微鉴别】粉末图,淀粉粒甚多。 草酸钙簇晶甚多,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 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成分】,1、主含酚类化合物 丹皮酚、牡丹酚苷等 2、萜类化合物 芍药苷 3、其他 挥发油、苯甲酸及植物甾醇等,理化鉴别,微量升华反应,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2、取本品粉末2g,置50mL烧瓶中,加蒸馏水15mL,瓶口插有一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加热煮沸,产生的蒸汽导人盛有氯亚胺基2,6-二氯苯醌试剂(取氯亚胺基2,6-二氯苯配0.1g,加硼砂3.2g,研磨均匀

8、即得)0.1g与蒸馏水1mL中,2min内溶液显蓝色。(牡丹皮显蓝色,芍药根皮不显色)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振摇2min,滤过,取溶液5mL,置水浴上蒸干,放冷,残渣加硝酸数滴,先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牡丹酚的反应,芍药根皮粉末显黄色),牡丹皮的薄层层析图谱 S:d、芍药甙 e、丹皮酚甙 f、苯甲酰芍药甙 g、丹皮酚 1 牡丹(北京,栽培) 2. 牡丹(野生) 3. 黄牡丹 4. 四川牡丹,【附注】伪品:,同属植物芍药根皮,外形与牡丹皮相似。,不同点: 牡丹皮较厚,质脆,空心细,断面可见亮星。 芍药皮薄,有弹性,断面无亮星,无特异香气。与浓HNO3作用显黄色。,厚 朴 Cor

9、tex Magnoliae,【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varBiloba 的干燥干皮、 根皮及枝皮。,【采制加工】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茎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制成一定的规格的商品,干燥。,以四川、湖北所产质量最佳,称“川朴”或“紫油厚朴”; 浙江产称“温朴”,质量亦好。,厚朴药材常见的商品规格,形状:筒朴、靴筒朴、鸡肠朴; 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具皮孔 及纵皱纹; 内表面紫棕色,有细密纵纹理, 指甲刻划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颗粒状,偶见

10、光亮的小结晶; 气香、味辛辣、微苦。,【性状鉴别】,木栓细胞多列,栓 内层24列石细胞; 皮层有石细胞群和 油细胞散在; 韧皮部纤维成束; 薄壁细胞稀含细小 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显微特征】厚朴干皮横切面:,石细胞类长圆形、类多角形或分枝状;壁较厚,孔沟较少 纤维多成束,壁极厚,木化,孔沟不明显。 油细胞多单个散在,类圆形或椭圆形,含有黄棕色油滴状物。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显微特征】粉末,【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桉油醇(90%以上) 具有镇痛作用 木脂素类: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 具有抗菌作用 含有少量生物碱 疗效尚未明确,【理化鉴别】,1、取本品生药粉末1g

11、,加乙醇10mL,浸泡24小 时,滤过,蒸干,加乙醇0.5mL溶解,作以下 试验。 取上述溶液0.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生成橙红色沉淀。 取上述溶液0.1mL,加硅钨酸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检查生物碱类成分,2、薄层色谱:将各种厚朴树皮磨成细粉,称取各种厚朴粉1g,置10mL带塞试管中,加乙醚5mL,室温浸泡4小时,浓缩至0.3mL 对照品: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桉油醇。 展开剂:环己烷-氯仿-无水乙醇(7:3:1) 先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厚朴酚呈亮蓝色,和厚朴酚呈暗紫色,-桉油醇无荧光。 显色剂:喷5%香草醛浓硫酸显色,厚朴酚、和厚朴酚几乎不显色,-桉油醇呈灰棕色,将薄层

12、板在105加热,-桉油醇颜色变深并呈蓝灰色。,S:a.和厚朴酚 b.厚朴酚 c.-桉油醇 1. 厚朴 2.凹叶厚朴 3.滇缅厚朴 4.武当玉兰 5.凹叶木兰 6.滇藏木兰 7.紫花玉兰 8.玉兰 9.西康木兰 10.园叶木兰 11.山玉兰 12.四川木莲 13.桂南木莲 14.红花木莲,3、薄层色谱生物碱的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取上述各种厚朴 粉末1g,加乙醇5mL,浸泡24小时,提取液浓缩至0.3mL。 对照品:木兰箭毒碱、木兰花碱和柳叶木兰碱。 展开剂: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生物碱斑点呈橙红色。,a.柳叶木兰大碱 b.木兰花碱 c.木兰箭毒碱,厚朴花 为厚朴及凹叶厚朴的花蕾,具有理气、 化湿功效。,【附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