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23567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考纲考说和考题(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老师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敬意!,何兴明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考纲、考说与考题,读14年考试说明有感,对2013年生物试题的分析,高考复习的建议,一、读14年“考试说明”有感,“考试说明”的作用 “层次要求”的处理 “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 14年“考试说明”的三个主要变化 追求“能力立意”的理想与现实,(一)“考试说明”的作用,处理 “教与考”关系的三原则 知识范围依据 “考纲” 能力考查体现 “课标” 难度、区分度满足选拔,国家考试中心 梁育民,课标、教材、考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课标、教材、考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课标,教材,大纲,考试说明,课标是根,教材是源,,考纲

2、是依据,考说是指南。,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因而是进行复习的依据。凡是考试大纲内容表中列入的考点,都是高考考试的内容。 课标要求是底线;高考要体现选拔!,课标和考纲的关系,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的差异,(二)“考试说明”的编写,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课程设置方案 国家考试中心考试大纲,制定的依据,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命题遵循的原则,体现科学课程的性质,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3、,重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生物学思想观点的考查。 坚持能力立意;重视对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 力的考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 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源于“考试大纲”),生物命题指导思想,高考生物学科所要考查的能力,包括: 理解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与考纲要求相同),.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四个模块,其中生物技术实践只涉及6个专题中7个课题的内容。,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考试内容要求 用和标出,和含义如下: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

4、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水平”相当。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相当于课标的理解、应用水平),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表格形式),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实验探究),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实验探究), 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实验探究),考试形式 “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三科试题同堂分卷,生物满分90分。 试卷结构 生物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7个题 ,每题6分,共42分;

5、 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个题,共48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三)14“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1.内容调整 (减少一个细胞学实验 新增两个生态学实验) 2.题型示例变化,(四)追求“能力立意”的理想与现实,“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一主导 两考查 两重视,考纲对“能力立意”的要求,二、2013年“生物试题”分析,(一)13年理综生物试题考试数据,试题,(二)13年生物试题的特点,13年高考是四川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

6、的首次高考。今年普通高考(四川卷)生物试题遵循考试大纲(课标版)的要求,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过渡,整套试卷设计科学、结构规范。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1稳中求进,顺利实现平稳过渡 生物试卷较去年新增2个选择题,非选择题由去年的2个题(30-I与30-II、31-I与31-II)调整为4个题,试题数由“5+2”变为“7+4”,但试卷依然沿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总体结构。与去年相比,全卷分值增加了18分,但试题文字量基本保持一致;非选择题共设置了34个问题,与去年基本持平。试卷整体结构和试题呈现形式保持了高考四川生物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顺利实现新旧课程之间高考的平稳过渡。,2情境真

7、实,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试题情境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或真实的科学研究课题,如第2题“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第7题“红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题“瘦素与肥胖症”等,都是与考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生物学问题;第5题“大豆的辐射诱变与单倍体育种”、第6题“四川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与害虫防治”、第8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第10题“酒精发酵”等,都是联系生产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或真实的科学研究课题。以这些被广大考生所熟悉的情境作为素材考查学生的相关生物学知识,既使考生容易入手解题,又体现了课改倡导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念。,3注重实验考查,突出“实验与探究”特色

8、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为特点的科学课程,强调通过实验和探究认知自然规律。今年多数试题都有真实的实验情境,如第1题“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第3题“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电刺激实验”、第4题“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实验措施”、第5题“大豆的辐射诱变与单倍体育种”、第8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第9题“瘦素与肥胖症”、第10题“转基因酵母菌筛选与发酵”、第11题“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等,这些试题情境对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所要求的7个实验均有涉及。,3注重实验考查,突出“实验与探究”特色 在此基础上,试题重视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如第8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要求学生在分析转基因水稻光合特性的基础上,探究其适

9、宜栽种的环境条件;第9题“瘦素与肥胖症”要求学生在理解瘦素调节动物摄食行为的基础上,设计补充对照实验;第10题“转基因酵母菌筛选与发酵”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出现差错的原因。因此全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4坚持能力立意,重视知识内在联系 试题需要考生从表格、图形或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设问进行分析后作答,如第8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第(2)和(3)小题要求考生对坐标曲线进行正确解读,在准确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将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综合分析气孔导度、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方

10、能准确作答,充分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4坚持能力立意,重视知识内在联系 多数试题着眼于教材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第5题“大豆的辐射诱变与单倍体育种”需要考生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组织培养、基因突变、细胞全能性和生物进化等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判断。第10题“转基因酵母菌筛选与发酵”巧妙地将选修教材中四个实验与基因工程、微生物选择培养、蛋白质分离、细胞呼吸等相关知识密切联系,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知识体系才能作答。第11题“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第(3)小题,要求考生厘清转录、翻译、突变、密码子的识别等知识的联系,才能准确回答碱基缺失后基因控制合成肽链的

11、长度。全卷注重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5优化设问梯度,兼顾不同层次考生 与历年四川卷生物试题相比,2013年试卷总体难度有所降低,简单试题与中等难度试题比例恰当,具有较合理的难度梯度。第卷的7个选择题,知识点覆盖到四个模块的大多数章节,但都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不同层次的考生都容易入手。第卷的4个试题,虽然情境新颖,但考点都落在考生熟悉的常规知识点上,每个题的第(1)、(2)小题入手容易,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多数考生能正确作答;而第(3)或(4)小题往往要求考生对试题所呈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推理后方能作答,具有较

12、高的思维深度。试题难度梯度的合理分布,使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既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又体现了“面向全体考生”的新课程理念。,(三)13年生物试题的得失分析,(一)值得坚守的方面:,1、今年的生物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回归教材) 2、难易适中、梯度合理,顺利实现了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0.58的难度) 3、坚持能力立意,引导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4、选修考查:明确导向,循序渐进。广覆盖,(二)值得改进的方面:,1、过分注重知识细节考查,宏观考查偏少。

13、,2、科学史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偏少。 (包括假说演绎法,系统分析法等),(四)走在继承与创新的路上(寻找合适的平衡点),1、关于难度和长度的取舍,2、试题创新性与课改适应性的考量,3、坚持能力立意与回归教材的矛盾,4、控制答题量与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矛盾,5、强化实验探究与四川的现实之间互动,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学情是复习的起点,研究考纲考说考题) 2、提升高三课堂效益才是致胜法宝! 虽然时间加汗水也能适当提高成绩,但无法提升高考的品质。 追求全“新”的复习课:新目标、新方式、新策略、新结构、新系统,(一)两个观点,三、高考复习建议,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益 以问题为中心 以训练

14、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三、高考复习建议,讲评课课例:,专题复习课例一:,专题复习课例二:,-解决真问题 (有舍才有得) -针对性与实效性,1、高考目标意识 (了解学情、研读考纲),2、学生主体意识 (激发兴趣、分层施教),4、强化管理意识 (关注分化、点面结合),3、课堂效率意识 (问题中心、训练主线),5、整体合作意识 (整合资源、打整体战),(二)强化5个意识,三、高考复习建议,1、第一轮:章节复习 (基础能力过关) 2、第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能力突破) 3、第三轮:强化训练 (应用能力提高),(三) 三个阶段划分,三、高考复习建议,第一轮:章节复习,3、复习策略,1、学生的问题 知识上

15、:有效积累不够(知识积累既要有量,又在有质)。 能力上:学科思想未能有效形成、技能未熟练掌握。 习惯上:读书、审题、表达、评价反思、心态调整等 习惯尚未养成。,2、复习的任务 (建构知识网络、强化能力训练、规范行为习惯),(1)知识积累的策略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理解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注意事项:坚决不炒陈饭,要有新意,要有提升。,(2)能力训练的策略 研读考纲,明确学科能力要求。 把学科能力要点渗透到双基串讲、习题讲评、个别辅导等各个环中。,(3)规范习惯的策略 增强管理意识: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注重细节、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做要表率。,第一轮:章节复

16、习,3、复习策略,1、学生的问题 知识上:知识之间联系不充分,知识结构不够清晰。 能力上:精、准、快等应试技能还需突破。 习惯上:应试心态的调适、时间调控等习惯还需巩固。,2、复习的任务 (知识过手、技能落实、习惯巩固),第二轮:专题复习,(1)狠抓基础、纵横梳理 重心下移,夯实基础。 确定专题的原则:学科结构、学生问题。 强化主干:有以小带大,以点带面,突出重点。,(2)精编精选,强化训练 对症施治。(针对学生典型错误设计试题) 变式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3)抓住时机,规范习惯 应试心理、及时指导。 应试习惯,练中规范。,第二轮:专题复习,2、复习策略,1、复习的任务 (实战演练,临阵磨枪,提升解题能力;) (回顾反思,查漏补缺;) (调适心理,增强信心。),第三轮:综合训练,(1)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