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59610432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二编第五章近代学前教育实践(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唐家业,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欧文的幼儿学校欧文于1861年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英国政府有关平民幼儿救济和保育的政策。 英国政府于1697年颁布了“国内贫民救济法”其中除规定一般的救济措施外,还提出设置“纺织学校”和“贫穷儿童劳动学校”的计划。,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欧文的幼儿学校 (一)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 1、拥挤贫困的

2、生活环境,人们的性格呈现畸形,贫困导致他们粗野、无知、道德堕落,时有大家、酗酒、盗窃的事情发生。这种环境也给幼小的孩子们的性格带来恶劣的影响,从小造成他们心理压抑,性格扭曲。欧文认为这些不合理的性格都是罪恶的环境造成的,要改变人的性格,首先要改变环境。,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欧文的幼儿学校 (一)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 2、欧文在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一书中,对为什么要设置幼儿学校作了阐述,他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工人阶级居住条件恶劣,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家庭设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是孩子的父母们为生活所迫,忙于赚钱养家,很少有时间

3、、精力考虑子女的教养和教育; 三是由于父母的无知,完全不懂如何对待孩子,在养护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正确的方法,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欧文的幼儿学校 (二)欧文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 欧文幼儿学校非常重视幼儿的智育和道德教育。 在智育方面,他提倡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即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欧文还提倡开放的教学形式。他希望孩子们能把教学当作一种娱乐或游戏,能喜欢教学,喜欢学习知识。,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欧文的幼儿学校 (二)欧文幼儿学校的教

4、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2、在道德教育方面: 欧文提出,幼儿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养成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他们与小伙伴友好相处,要求任何孩子都不能损伤游戏伙伴。幼儿学校除了进行智育和道德教育之外,还开展舞蹈、音乐和军事训练活动。在教育方法上,欧文要求幼儿教师要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一)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创办的目的 维尔德斯平说:“培养好的体制必然时我们在儿童管理上的第一目的。”因此,他强调开办幼儿学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

5、国的学前教育 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二)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维尔德斯平非常重视幼儿学校的智育,他认为,智育应当是幼儿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为幼儿规定的智育内容主要有:国语、算数、自然、社会、音乐、宗教等。,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二)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在智育方法上,维尔德斯平反对传统的灌输知识、背诵知识的做法,反对“鹦鹉学舌”的教育方法,他主张幼儿学校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6、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二)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提出了“开发教育方法”,具体包括: 一是激发好奇心; 二是通过感觉教学; 三是从已知到未知; 四是让孩子们独立思考; 五是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二)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维尔德斯平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主要任务是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排除虚伪、下流、贪欲、残酷、粗暴等不道德行为,培养爱和同情他人、服从父母、守秩序、正直、勤勉、节制、尊重人等品质。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他提出,要以奖励代替惩罚。,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

7、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在英国引进福禄倍尔幼儿园后,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存在着两种制度的并立:一种时原来以收容工人阶级和贫困阶层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另一种时以中上层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幼儿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福禄倍尔运动的影响。福禄倍尔精神渗透到幼儿学校中,入开始减少读、写、算的时间,而增加游戏的时间,突出学前教育的特

8、点。,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幼儿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福禄倍尔运动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招收贫民和工人的幼儿为对象的教育设施“免费幼儿园”开始诞生,它采取免费或只收若干伙食费的办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这些免费幼儿园时按照福禄倍尔幼儿园的方针,积极鼓励户外活动和自由游戏。,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编织学校 法国新教派的一名牧师奥柏林于1776年创办了“编织学校”。这是以3岁

9、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的保育所,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在学前教育史上,人们一般把奥柏林的编织学校看作是近代学谦佳偶设施的萌芽。,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编织学校 编织学校的内容包括: 标准发育、宗教赞美歌、格言和讲童话故事、采集和观察植物、绘画、帝力等,还带领儿童做游戏。对学前学童进行缝纫、纺织编织方法的传授,还教授历史、农村经济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奥柏林的编织学校实际上把教育置于比保育更重要的地位。奥柏林的编织学校和当时普遍存在的“教会学校”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一种慈善机构。,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

10、前教育 二、柯夏的托儿所 柯夏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包括: 宗教、读、写、算、集合、帝力、历史、博物、图画、体育等,这同当时的初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教育内容上有所差别,在方法上使用的是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教学为主。柯夏托儿所具有偏重智育的倾向。,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二、柯夏的托儿所 柯夏领导的法国托儿所在道德教育方面和对待孩子的方法上,远比英国的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更具有合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特点。,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三、法国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1883年,在初等教育法颁布的同时,法国公共教育大臣

11、基佐在有关文件里提到:应把托儿所看做是初等教育的基础。,二,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三、法国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规定托儿所是为6岁以下的儿童开设的慈善设施,要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和读、写、算初步知识的最基本训练。,二,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上层社会的幼儿创设幼儿园。 其次,幼儿园的设施、质量都比托儿所好得多,当然相应的费用也高,因而贫穷的市民和工人阶级家庭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下卷 第二

12、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致使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明显地形成了双轨制:即普通民众地儿童被送往专门接收劳动人民儿童的、数量较多的、简陋的托儿所;上层社会的儿童则被送往为极少数的、条件优越的幼儿园。,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四、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从此,法国的学前教育便沿着这种等级性明显的双轨制发展。福禄倍尔对法国学前教育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将福禄倍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法引入托儿所中,开始注重儿童的游戏和户外运动。,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13、 五、巴黎公社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巴黎公社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提出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这种世俗教育也贯穿到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巴黎公社的教育委员会曾向托儿所的教师们发出生命,禁止将任何神像和宗教画册殆尽公社的托儿所。 必须还提出对幼儿道德方面的教学必须从所有的宗教教义的内容中解放出来,以合乎科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五、巴黎公社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按照公社规定,新的学前教育机关以向所有适龄儿童实施全面的学前教育为基本任务,并特别重视适应劳动人民的需要。 巴黎公社还从一开始就把保护母亲和儿童看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4、同时,公社在巴黎许多第五还创办了收容7岁一下幼儿的“儿童中心”和“幼儿园”,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 1881年和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历史实施最长久的一个教育法令费里教育法,在这个法令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行三条原则,并规定初等教育中免费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母育学校。,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 1881年颁布的文件还对“母育学校”作出了如下的定义:“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设施,那里的男女儿童将共同接受体、德、智全面发展德教育。,下卷 第二编,

15、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 同时规定,进入母育学校的儿童为26岁,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理解力的发展程度变成两个小组:24岁为一个组,56岁为一个组。这样,母育学校就形成了男女儿童混合编制的班级。,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的保育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初步的道德教育,如:向儿童灌输对家庭、祖国和上帝应尽的义乌。 (2)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3)唱歌、绘画、书法、初步阅读、语言练习、儿童故事、博物和帝力的基础概念等。 (4)手工作业的训练。 (5)按年龄阶段

16、进行的身体锻炼。,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一是母育学校的教育特别偏重于智育,学习范围较广; 二是清除了宗教教育内容,而代之以资产阶级道德教育; 三是注意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四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五是采取直观教学法,注意儿童的游戏活动。,下卷 第二编,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 巴乌利美社设施是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1802年设立的一个保育所,它是一个救济贫民的设施而产生的,是为了让穷苦孩子的母亲们去安心去劳动,不用为了留在家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