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9609057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可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外界环境获得 ,排出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大多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这些细胞是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物质交换。2.体液包括 和 ,血浆、组织液、淋巴属于 。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有的水分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约占7-9%,无机盐占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相

2、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 的含量较少。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5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为 。温度一般维持在 。6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媒介。破疑解难一、细胞外液的内涵 l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两者的关系如下: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13) 组织液 淋巴2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因为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 血浆(液体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3、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入到组织液间隙中,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02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

4、右锁骨下静脉注入血液循环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组织液、淋巴、血浆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可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三、内环境的成分 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 气体: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各种无机离子:以Na十、Cl、K+、Ca2十、HCO-3 HP024的量最多,其他无机盐离子含量甚微,但却不可缺少,如Cu2+、Zn2+、Mn2+对某些酶的活性是必要的,碘对生成甲状腺激素是必需的,F对增强牙齿和骨骼硬度很重要。

5、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血浆中约含7一9)、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的废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蛋白质、核酸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 四、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渗透压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质,凡是溶液都有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1。溶液渗透压越大,则溶液的吸水能力越强。血浆的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生理盐水。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经常使用的就是生理盐水。 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

6、745之间波动。机体在代谢过程中虽然经常有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但血浆的pH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过酸或过碱都可引起机体的酸中毒或碱中毒。 3温度 细胞外液的温度般维持在37左右。 五、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1)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况如下: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经典例题例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

7、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 组织液 淋巴 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直接吸收,故选项D错误。答案:D 例2.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

8、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解析:毛细血管壁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子透过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毛细血管壁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而通透性增加时,原来应留在血管中的血浆大分子如蛋白质,也能进人细胞间隙,造成组织液浓度会增加,渗透压提高,组织液的吸水能力增强,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答案:C 实践探究一、选择题1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细胞外液 B它是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C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细胞必须通过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分别是 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

9、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 C D3通过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呼吸 消化 神经 循环 泌尿 内分泌 运动A B C D4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5. 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二、非选择题6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有关结构(内)的体液名称。 ; ; ; ;其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填数字)。(2

10、)用图中的标号表示毛细血管运输来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 。(3)组织细胞获得养料和排除尿素等含氮废物必须通过的系统包括 、 、 、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所有的体液中,细胞内液是最多的 B 组织液必须通过血浆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D组织细胞都只能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0 、Na+ C. C6H120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3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组织发生水肿 组织发生脱水 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减少 A B C.

11、 D4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 A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 B牛奶进入胃中 C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人体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之可能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6下列各项中,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体液 B内环境 C.血浆 D.组织细胞7下列哪项不是内环境的作用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为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酶 C免疫作用,保障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D将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8下列过程主要在细胞外完成的是 A消化吸收 B蛋白质合成 C.呼吸作用 D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拓展延伸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血浆中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确定人的生理盐水的浓度。 轻松阅读怎样看体检血液化验单 GPT俗称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5461UL。若高于正常值,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亦可见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