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600095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制4.1尊重他人(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1框题 尊重他人,学习目标,1: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人。 2: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3: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导入新课,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

2、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鲁迅教育孩子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尊重他人,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1. 尊重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2)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课本32页),探究与分享(课本33 页),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要想获得

3、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提示: 认同; 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 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一天,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大作家翻遍全身所有的口袋,却一个铜子儿也找不到。这期间,乞丐的手

4、一直伸着,在寒风中微微打颤。屠格涅夫又急又羞,不知所措地伸出双手,和乞丐那只冻得发紫的手握在一起。“兄弟,别怪我,”作家尴尬地说,“我身上没带钱。” 老乞丐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出的是感激:“你管我叫兄弟,”老人脸上是满足的笑容,“这是最高贵的礼物。”,屠格涅夫给乞丐的礼物,探究与分享(课本34 页)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2008年9月,杭州图书馆新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有些乞丐、拾荒者进门看书,对他们,图书馆唯一的要求是先把手洗干净。 为此,有读者找到馆长,说让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杭州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

5、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提示: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解疑合探,(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6、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课本32 页),二、尊重从我做起 (探究与分享34页),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提示,情境一:我会帮助小萌解决问题后,再去参观美术馆。 情境二:我会停止看足球比赛,与同学一起商量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我会认真听舅舅谈昨晚看过的电影。,理由:尊重他人+,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1.

7、积极关注、重视他人,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几个同学纷纷发表看法。,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思考: 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提 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二是正确的。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从

8、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三、四有道理。,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故事1:萧伯纳与小姑娘,曾国藩某次去一座寺庙参观,走进庙里,方丈上下一打量,见他仪态一般,便招呼一声:“坐。”又叫一声:“茶。” 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

9、招呼说:“请坐。”又吩咐道:“泡茶。” 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曾国藩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连声招呼:“请上坐。”又大声吆喝:“泡好茶。” 方丈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捧出文房四宝,请他题字留念,曾国藩提笔就写: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非常尴尬。,故事2:曾国藩题对联,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因为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叔本华,尊重是你给予他人最好的礼物。,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3.

10、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4.学会欣赏他人,解疑合探

11、,(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3、如何尊重他人?(课本36页),爱护动物也是尊重生命的表现。,我们应尊重大自然。,我们应尊重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小结,1.著名文学家、戏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当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不是叫,是请”,竟成了夏老临终前的最后遗言。这反映了夏老( ) A.平等待人 B.尊重他人 C.举止端庄 D.宽以待人,B,2.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虽未给一名乞丐一分一

12、厘,可却给予了他最高的尊重。当他用手握住乞丐脏兮兮的手,并诚恳地说声“兄弟”时,历史就将这个传递爱心的尊重定格了。这表明( )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 B C D,D,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下列做法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小虎经常给弱小的同学起绰号 B.李老师组织活动前都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从不强人所难 C.王通不小心把教室的门踢坏了,他说是小杰踢的 D.小刚喜欢溜旱冰,星期天他非要不喜欢溜冰的小李陪他玩,B,4.下列行为能够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是( ) 回家时与父母长辈打招呼 天气很热在街上赤膊行走 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餐具放整齐 上课专心听讲 A. B. C. D.,随堂训练,C,作 业,1、 尊重的含义及表现?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如何尊重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