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拉蒂及其钢琴奏鸣曲简析摘 要: D.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乐曲相对于同时代的作曲家更具有革新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斯卡拉蒂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奏鸣曲的结构、和声和音乐风格斯卡拉蒂可称为键盘乐器的奠基人,了解他的键盘奏鸣曲对于现今的键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D.斯卡拉蒂、奏鸣曲、古钢琴1600年至1750的巴洛克时期,西方出现了众多杰出的音乐家,如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等这时期的音乐既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创作中精致的一面,又克服了前人过于拘谨的缺点,使音乐创作手法更加大胆,更加具有表现力 [1] 斯卡拉蒂的的作品中则更反映出其先锋的思想,本篇主要就D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作简要的分析1685年D·斯卡拉蒂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他的父亲著名歌剧家A.斯卡拉蒂的引导下,开启了他音乐家的生涯1721年D·斯卡拉蒂到里斯本的葡萄牙宫廷任职,1729年他的学生芭芭拉公主嫁给西班牙王储,斯卡拉蒂随同去马德里除1725~1727年曾反意大利外,直到去世,始终作为王室的雇员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出于教授芭芭拉公主弹奏键盘音乐的需要,创作了共550余首单乐章古钢琴曲。
它们篇幅不长,性格多样,有华丽的炫技小品,如D大调,K.134,有抒情动听的田园曲,如d小调,K9,有的节奏活泼,带主调风格,也有的各声部连绵不断,保持复调音乐的织体,如g小调,K30 [2] 今天音乐家所用的完整普本是拉尔夫.卡克帕特里克(Ralph Kirckpatrick,1911-1984)现代斯卡拉蒂研究学者1971年出版的《G.D.斯卡拉蒂键盘音乐全集》,共555首作品,有托卡塔、赋格、加伏特等曲种,更多数是以allegro、allegretto、andante等表示速度的名称命名[3]一、斯卡拉蒂奏鸣曲的结构和和声D.斯卡拉蒂的这些单乐章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大都采用扩大的二部曲式写成,第一部分往往结束在属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模进、发展,最后结束在主调上,甚至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已经可分成引子、第一主题、连接部、第二主题和结束句呈现出古典奏鸣曲式的特点[4]斯卡拉蒂认为这些奏鸣曲具有练习曲的性质,每一首都有一定的技术课题和相当的难度一百年后,肖邦写下了不朽的具有丰富的音乐内容的练习曲,应该说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斯卡拉蒂的影响[5] 受到当时羽管键琴的限制,奏鸣曲的音域不宽,一般不超过 5个八度。
其古钢琴的音乐的主题简洁短小,有的甚至没有主题陈述明快、简洁、清澈、雅致是他键盘奏鸣曲的特点,这些特点给他的键盘音乐带来了自由、欢乐的艺术风貌[6]在和声方面,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和声语言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大量不协和的属九和弦,减七、减三和弦的应用,以及非三度叠置结构的和声方法,调性关系的灵活处理等等这些和声手法的应用都为斯卡拉蒂古钢琴奏鸣曲中增添了狂放不羁的个性色彩[7]作品中还使用了一种密集的不和协的和弦,模仿吉他乐器上的扫奏,像K.249(降B大调)和K.119(D大调)奏鸣曲等斯卡拉蒂较少使用装饰音,喜欢将和弦外音与和弦同时出现,以降低和弦的功能性,造成不清晰的效果斯卡拉蒂经常将主题出现在键盘的各个音域上,造成类似回音的效果他还经常使用三度音型、交叉手弹奏、琶音与分解和弦这类音型,使其音响更加明亮[8]二、斯卡拉蒂奏鸣曲音乐风格特征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元素中,既有意大利的传统特色、优美动听的旋律,又有风格华丽、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间音乐及舞曲的音乐元素 早期的家庭环境和经历的影响是斯卡拉蒂音乐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亲A.斯卡拉蒂是其音乐的领路人,早期斯卡拉蒂写过几部那不勒斯风格的歌剧和清唱剧。
16岁在当地的皇室教堂任管风琴师兼作曲家,1705年被送到威尼斯学习大键琴和作曲,1708随父亲到罗马,师从罗马元老级大师帕斯奎尼,23岁时,斯卡拉蒂从威尼斯回罗马斯卡拉蒂在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前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的扬弃中,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音乐以细腻典雅、装饰性极强的巴洛克音为基础,又吸收了富有歌唱性和田园气息的洛可可主调音乐风格;既保留了贵族宫廷音乐中的浮华精致,又融入了民间音调的质朴气息[9] 斯卡拉蒂的555首古钢琴曲是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创作的,在众多的奏鸣曲中,斯卡拉蒂抛弃传统的曲式方法,代之以一种西班牙流行的民间舞曲的风格,像(polo)、木屐舞(Zapateado)这些非常有效的快速的K.159(C大调)奏鸣曲,是一首典型的西班牙霍塔舞风格,6/8拍,欢快、轻松、高雅另外还有明显西班牙舞曲风格的奏鸣曲,如K.477(G大调)和K.492(D大调)等除此之外,斯卡拉蒂还从西班牙民间乐器吉他中汲取素材,把重复音手法引用到羽管键琴上,如,K.96(D大调)、K.261(B大调)、K.141(d小调)、K.211(A大调)等[10] 斯卡拉蒂创作的大量羽管键琴作品中反映出其前卫的思想,他在钢琴史上是与众不同的人。
斯卡拉蒂是浪漫派的先行者,他的音乐既不属于巴洛克风格,也不属于古典乐派,至少超前于同时代人五十年,推动并为将来的钢琴技巧的发展做了很好的准备[11],并且被誉为“古钢琴之父” 注释:[1] 潘一飞、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9页[2]沈旋、谷文娴:《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59页[3]安琪:《D.斯卡拉蒂奏鸣曲风格简析》,《青春岁月》,2012年2月刊,第47页[4]沈旋、谷文娴:《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59页[5]潘一飞、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0页[6]周芷如:《浅谈斯卡拉蒂奏鸣曲音乐的艺术风格》,《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刊,第275页[7]周芷如:《浅谈斯卡拉蒂奏鸣曲音乐的艺术风格》,《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刊,第276页[8]潘一飞、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3页[9]李翔宇:《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民族风格探析》,《大众文艺》,2012年5月刊,第25页[10]潘一飞、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3页[11]潘一飞、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