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上传人:9****网 文档编号:59450758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绪 论第1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1 复习笔记一、“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淘通(一)比较文学被誉为当今世界一门“显学”的原因1比较文学从19世纪末兴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盛行于世界各国,发展得极其迅猛,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文坛上最有活力、最有成就、最受人青睐的学科之一,因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的一门“显学”。(二)“比较文学”的含义1“文学”一词的含义相当广泛,可以包括多重意思,不过,基本上应该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两大方面。2“比较文学”中的“文学”,则单指文学研究而言,不包括文学创作。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三)对于比较文学的误解意大利

2、著名美学理论家本尼第托克罗齐:1观点(1)对比较文学多有贬词。他认为,比较方法不过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无助于划定一种研究领域的界限。(2)对一切研究领域来说,比较方法是普通的,但其本身并不表示什么意义。(3)这种方法的使用十分普遍,无论对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或对文学研究中任何一种可能的研究程序,这种方法并没有它的独到、特别之处。2评价把比较方法看做比较文学的本质特征,本身就是一种误解。克罗齐对于比较文学的错误看法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四)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1定义美国比较文学耆宿亨利雷马克在他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

3、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2评价这一定义中关于比较文学“超国界”的提法不够完善。不过,它的基本提法是正确的,因为它总结和概括了百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比较文学的实践,全面地表述了比较文学的基本内容。3“比较”的理解从雷马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比较”,并不是限于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是一种建立在两重意义之上的观念:(1)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之间或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指的是跨越国家范围而进行的比较研

4、究。(2)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之间的比较,指的是跨越学科范围的比较研究。4总结这里的“比较”,是有前提的,它意味着跨越和沟通:(1)从地域观念上,跨越和沟通国家、民族的界限;(2)从学科领域上,跨越和沟通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进行的比较研究,才是比较文学。5“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6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五)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征及其表现1开放性特征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总是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意识,不断要求突破成规,从广度和深度上,开拓新的领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性。2表现(1)它的视

5、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都可以在可比性的条件下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2)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吸收的人文精神,共同为实现人类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作出自己的贡献。(六)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比较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性的。比较文学因此而与以往的文学研究不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征。应该说,这是文学研究的新发展,是一门新学科。二、比较文学的定义(一)如何看待比较文学把比较文学看做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更符合比较文学的实质,更能反映现阶段人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认识。1跨民族:比较文学的研究

6、对象,确切地讲,应该是跨越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国家的界限。2跨语言: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又是民族的首要特征。3跨文化(1)进行跨文化体系研究的原因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大力开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同一文化体系内各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异文化体系的文学实际。为了推进比较文学的发展,必须进行跨文化体系的研究。(2)跨文化体系研究的必要性美国学者昆斯特在他的亚洲文学一文中说,“亚洲的作品应该用来作为我们狭隘设想的矫正剂”,通过亚欧文学

7、的比较研究,建立“一种真正全面的文学理论”。美国比较文学界的权威维斯坦因原先反对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后来他改变了这一看法,而且为自己过去那种褊狭观念深感后悔。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主席佛克玛教授则认为:当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迈进国际比较文学界之后,西方学者原有的主张与理论的普遍性就要受到检验和冲击。这些主张与理论就不应该继续被界定和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传统内。(3)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更意味着超越文化体系。从跨民族的比较研究进入到跨文化体系的比较研究,意味着对于比较文学真谛的更深层的把握。(4)由于早期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局限在欧美国家,也就是在“欧洲西方文化体系”内进行,

8、跨文化的问题没有引人注意。但是当今的现实和人们认识的改变,使跨文化的问题尤其突出。4跨学科(1)雷马克认为,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是看成某部分或彼此孤立的几部分文学”,最好的方法“是不仅把几种文学互相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学与人类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特别是艺术和思想领域;也就是说,不仅从地理的方面,而且从不同领域的方面扩大文学研究的范围”。(2)这种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既可以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也可以超出这种直接联系而研究它们之间的互相阐发、互相印证的关系,为的是更好地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和文学发展的规律。(二)比较文学跨越性的理解:1“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1)这四个方面是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总体的全面的概括,而不是指具体的研究实践。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只要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就进入了比较研究的领域,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每一项研究、每一个研究课题都达到“四跨”。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