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

上传人:志** 文档编号:59440150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技术x文件汇编(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分发号 河北榆构建材有限公司公司技术文件汇编编 制: 刘 聪 审核批准: 刘 章 洲 文件编号: HBYG/JZ-01-A/0-2011 版 本 号: A/0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日 公司技术文件汇编目录1、目的22、适用范围23、盾构管片技术交底34、芯模振动制管技术交底12一、 目的为保证盾构管片、排水管的正常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特制订该文件。二、 适用范围适用各型号盾构管片、芯模振动工艺排水管的生产。盾构管片预制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石榴庄站大红门站区间),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

2、工程(青年路站褡裢坡站区间)主体结构隧道管片的外径为6000 mm,内径为5400 mm,厚度为300,宽度为1200 mm,每环管片分6片组成(A型3块、B1型、B2型、C型)。我公司生产加工地铁10号线、6号线盾构管片均为500环,共计1000环,均为标准管片,无转弯环。管片主筋净保护层:外侧为40mm,内侧为35mm。标准环主筋为B20(HRB335),分布钢筋、箍筋等直径按每一工程区间要求。二、施工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及法规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版)2、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与耐久性技术规程 QGD-003-20083、轨道交通预制钢筋混

3、凝土盾构管片质量验收标准 QGD-003-2004三、原材料1、使用的钢筋、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矿碴粉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砂子、石子应有碱活性试验报告,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原材料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2、砂子使用的是北京榆构砂石中心的中砂;3、石子使用的是北京榆构砂石中心的525mm的卵石;4、水泥使用的是北京金隅集团琉璃河PO42.5硅酸盐水泥;5、粉煤灰使用的是邯郸电厂的低碱级粉煤灰;6、减水剂使用的是天津雍阳的聚羧酸系UNF-5AST型高效减水剂;7、钢筋是北京榆构提供的。四、混凝土管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0。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时

4、,现场质检员应严格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模。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3070mm,每工作班质检员应随时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进行抽查,其次数不少于3次。五、管片生产制作1 模具工序1.1 模具工序流程模具固定模具检验模具清理模具组装 1.2 模具定位1) 所用的模具验收标准按CBE厂家提供的模具检测标准。2)模具放在一个稳固的基面上,水平误差1mm。3)固定模具时,地脚与地面必须同时紧密接触,在震动成型过程中不允许移动。1.3 模具的检查验收1)投入生产前对模具进行宽度、边模夹角、弧长、厚度、对角线测量检验。2)每套模具每周转100次,必须进行系统检查。3)管片模具允许偏差必

5、须符合表1的规定:4)模具检验工具要定期由具有标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校、标定。1.4 模具的打开和清理1)把侧模的固定螺丝松开,打开两个端模。2)为保护模具内表面光洁,使用专用工具清理内表面积垢。3)用刷子清理模具底部、四周及支座处。4)仔细检查模具的密封圈是否安装到位及清洁度。5)仔细检查并润滑所有活动部位。6)注意严格清理模具夹缝位置的表面积垢,确保精度。7)模具外表面、调节螺栓应始终保持干净,不能有任何污迹。1.5 模具组装(所有螺丝必须达到30kg/m的最大钳扭矩)1)先合两个横向端模,力矩达到操作要求,注意此时侧模所有螺丝必须与其脱离。2)合上两个纵向侧模;拧紧纵向侧模上的四个紧固螺丝

6、、使之与连接臂垂直。3)拧紧两个纵模端头上的四个螺丝。4)通过检查侧模四角上的标志,来验证模具闭合性。5)每天浇筑混凝土前,对模具进行宽度检验。2 钢筋工序 断面主钢筋间距位置按62,78,245,120,190,120,245,78,62进行调整,箍筋、螺旋筋随主筋间距进行调整。2.1 钢筋加工工序流程原材验收调直与切断钢筋成型焊接成骨架2.2 原材料验收1)原材料进场,收集质量证明,登记进场材料台帐。2)通知甲方驻厂人员及驻厂监理到场取样。见证取样按监理要求进行。3)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使用。4)厂内堆放的材料“已检”与“待检”分开存放。2.3 钢筋调直与切断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现

7、象,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主筋均采用机械调直。2)断料前,应清除钢筋表面的锈斑、灰尘、油脂及其它有害物质。3)调直切断后的钢筋,同一类型、同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少于5件。并堆放在指定的区域作好标识,其偏差见表2。2.4 钢筋成型1)钢筋成型时,严格按照钢筋加工大样图断料和弯曲成型。2)钢筋入弯弧机时,应保持平衡、防止平面翘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纹裂,并与大样图进行对比,有偏差时可用人工进行局部调整。3)受力主筋和箍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弯折角度、弯弧内径、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等。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同一类型、同

8、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少于5件。如合格做上标识。5)管片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如表2。2.5 骨架焊接1)施焊人员根据骨架型号,在指定的位置按数量、规格挑选钢筋,摆放在拼装模上。安装时仔细检查受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各项指标经检验合格后,才可批量焊接成型及制作。2)钢筋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3)骨架焊接成型时位置要准确,严格掌握好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控制好焊机电流,做到钢筋不咬肉、骨架不开焊、不变形。4)骨架焊接时,用钢筋扳手将主筋与箍筋靠紧后再施焊,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和夹渣。5)钢筋焊接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

9、规程的规定。6)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应设置一个以上接头,同一钢筋骨架不应存在超过两根接头钢筋。接头形式为闪光对焊且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7)同一管片内受力钢筋接头设置相互错开。8)钢筋骨架加工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2.6 钢筋入模1)操作者应使用有检验标识的钢筋骨架,并核对标识与模板型号是否相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入模:a)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与图纸不符;b)钢筋表面有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c)钢筋骨架变形、开焊;d)受力主筋的数量和位置与图纸不符或违反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e)焊接有严重咬肉的。2)入模前,用将塑料垫块固定在骨架上,保护层垫块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用吊车入模时,吊钩应靠近有箍筋的纵向筋,自模板上方垂直放下,不得在模板上滑动。4)入模后,检查四周及底部保护层的厚度,当保护层大于公差或钢筋笼扭曲时不得使用。5)有专人排放并绑扎钢筋部件和预埋配件。6)固定在模具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安装牢固且不得遗漏。7)钢筋及埋件安装后,进行自检,各项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 混凝土浇筑3.1 浇筑前,按型号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b)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c)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d)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3.2 将吊斗吊

11、至管片模具上方,打开斗门,进行入模浇注,使混凝土均匀向模内四周滑落。3.3 混凝土由模具自带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密实。混凝土放到模具容积的1/2时,开动振动器开始振捣,当混凝土泛浆、不下沉时停止震动,第一次振动时间约为2-3分种;然后进行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第二次振动时间约为3-5分种。3.4 震动过程中目视检查各连接螺栓,螺栓底座及注浆孔;发现任何一部分松动都立即 停止,紧固后再启动3.5 构件成型后,应将洒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渣和浆皮清理干净。3.6 抗压混凝土强度试块的留置:每工作班同一配比不超过100m3(15环)的混凝土,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一次,每次取样试块留置常规5组,1组用于标

12、养28天,2组用于脱模,1组随管片同条件养护28天,1组同条件备用。3.7 混凝土抗渗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30环留置抗渗混凝土试件1组。3.8 工程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每一工程区间留置组数不少于10组,此试件在标识上区别其它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此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为100%见证试验,提前1天与北京榆构试验室联系。3.9 此工程的混凝土试件除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外,其余按30%见证试验。4

13、混凝土压面4.1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其上表面要求抹平压光。4.2 打开顶板的时间取决于气温和混凝土的凝固情况,一般用手按有微平凹痕为准;采用二次抹压成型工艺。a)粗抹平:刮去多余的混凝土(或填补凹陷),进行粗抹。b)二次抹平:待混凝土收水并开始初凝用摸子抹光面,使起表面平整、光滑。5 蒸汽养护5.1 在模具外围罩一个密不透汽的帆布罩,进行蒸汽养护,帆布罩下边紧贴地面、压上重物防止漏汽;帆布罩外侧顶部留有测温孔;5.2 二次抹平后,合上顶盖,但不能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留有一定的间隙以利空气流动;5.3 严格控制蒸养的四个阶段即:静停、升温、恒温、降温;5.4 升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5。恒温最高温度

14、不超过60,具体恒温时间根据车间情况进行控制。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0,脱模时管片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得超过20。5.5 测温人员填写测温记录,并认真做好交接记录。6 出模、翻转及模板清理6.1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0MPa时方可脱模,强度单由试验室下达。6.2 脱模时,管片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得超过20;冬季施工时采用低温养护,严防出现温差裂缝。6.3 拆模时按下列顺序:a)松开螺丝用手打开上盖、直至安全定位板生效。b)拆模前,必须拿掉模具四周的弯曲卡具和固定水泥浆塞的长螺栓。c)把四角处的固定螺丝松开。d)松开各个侧摸上的固定螺丝。e)打开两个侧摸。f)打开两个端摸。6.4 用真空吸盘吊具将管片从模具中取出,取出时必须保证平稳、吊点垂直。6.5 吊起后,置于液压翻转架上,开动油泵,使管片由弧面水平状态转至侧立;临时堆放应平稳、不转动。6.6 出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