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30891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情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开展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我矿积极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或者是在职业活动中生产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和条件)。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场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危害程度等。辨识的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法、专业分析法。XX煤矿职业危害主

2、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等;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放射性物质:氡及子体目前我矿正处于基建一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场所有主平硐、副平硐、进回风立井及地面土建工程。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及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就现在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简要的辨识分析。一、 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1.粉尘来源及形式生产性粉尘:在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打眼、爆破、综掘、支护、施工水沟、运输、提升、喷浆砌喧和地面排渣等生产过程产

3、生大量的矽尘。 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作业过程是一个产尘过程,掘进工作面粉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1掘进机掘进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即原生粉尘,包括岩石受截齿的压碎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粉尘占机掘工作面粉尘的80%。1.2岩块塌落后与机器和地面的碰撞,装载机运输皮带溜子转载造成的摩擦破碎产生的粉尘。1.3随风流带入工作面的尘粒可控制在最小1.4工作面上沉积的粉尘在综掘作业过程中或巷道通风产生二次扬尘。掘进的主要危害因素:工序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交接班安全检查、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检查设备、挂线、备料,等。支护工岩尘、氮氧化物、CH4、CO、高温等工作过程中可能有岩尘产生,井下工作场所存在氮氧化物、

4、CH4、CO危害。掘进、风镐、手稿落岩,装运出渣掘进工岩尘、手传振动、氮氧化物、CH4、CO、高温等风镐、手镐落煤时可有岩尘、手传振动,井下工作场所存在氮氧化物、CH4、CO危害。XX煤矿地面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序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 锅炉锅炉工煤尘、矽尘、噪声、NO、NO2、CO、高温等 锅炉原煤运输可产生煤尘,煤渣为矽尘,原煤燃烧或燃烧不全可产生NO、NO2、CO等毒物,机械运转可产生噪声等空压机操作工噪声等 空压机运转可产生噪声等主扇主扇司机噪声等主扇运行产生噪声 立井绞车房操作工噪声等 绞车运转可产生噪声等渣场操作工岩尘渣土运转可产生岩尘2、粉尘分类:按粉尘成分分,

5、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岩尘、水泥粉尘等。按粉尘被人体吸入的状况分,煤矿粉尘分为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 3、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从物理意义上讲是表示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同一体积的固体物质,被粉碎后的细颗粒表面积之和将会远远超过被粉碎前的表面积。单位体积粉尘的总表面积越大,它的表面活性也就越强,对粉尘的湿润、吸附、悬浮、燃烧和爆炸等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 4、粉尘吸附性:粉尘的吸附性与粉尘的表面积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同一固体物质,被粉碎的越细,被粉碎后的细颗粒表面积之和比被粉碎前的表面积增加得越多。随着粉尘颗粒表面积

6、的增大,对周围介质(空气)的吸附能力也明显增加,使微细颗粒表面形成的气膜现象也随之增强,这样也大大增强了微细颗粒的悬浮性。5、粉尘荷电性:机械凿岩或采煤时,由于高速运转的钻头和截齿与煤岩的摩擦,使产生的粉尘表面带有电荷,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也可直接吸附空气中的离子而产生电荷。在矿井下带正电荷尘粒和带负电荷尘粒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带有电荷的尘粒相互吸引、凝聚可使粉尘易于降落。 6、粉尘的光学性质:在粉尘的光学性质中,主要是自然光的吸收、反射、散射、衍射和偏光。 7、煤矿粉尘的危害:呼吸系统疾病有四种: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病、上呼吸道炎症及肺癌。尘肺:肺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而导致的

7、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人煤矿粉尘不但引起尘肺,还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上呼吸道炎症:粉尘首先侵入上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黏膜腺分泌增加,最终造成萎缩性病变,例如萎缩性鼻炎等。肺癌:尘肺病人的肺癌发病危险性远高于非尘肺患者。但在同期的报告中,国际癌症研究会的研究小组认为尚没有充分资料证实煤尘的致癌作用。 局部作用:粉尘沉着于皮肤可能堵塞皮脂腺,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暴露性皮炎、毛囊炎等;进入眼内的粉尘,可引起结膜炎等;粉尘刺激鼻黏膜导致肥大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

8、。8、煤矿粉尘危害性的影响因素:相同品位煤矿粉尘来讲,尘肺发病率与灰分有关,即灰分高的煤矿粉尘(游离SiO2含量也高)的致病性较强。研究发现尘肺病发病高的煤矿,粉尘中铜、铁、铅和镍等金属元素含量也高。实验表明镍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锌却有抗镍毒性的作用。 9、粉尘防治矿井主要采取通风除尘、除尘风机、湿式作业、喷雾洒水、个体防护等几个方面的防尘措施。9.1通风除尘:对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加强管理。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控制各进、回风巷的合理风速,使浮游于空气中的矿尘最大限度随风流排走,同时又不至于引起井巷内沉积的矿尘二次飞扬,依据经验排尘最优风速为1.52m/s。9.2为主平硐工作面设置除尘风机一台,保持

9、工作面作业环境良好,以便给作业人员提供适宜的作业条件。9.3湿式作业:综掘机自带喷雾洒水装置,炮掘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封孔,放炮前后洒水降尘。9.4设计在井下设消防洒水系统,在各掘进工作面、运输转载点、装载点等容易产生粉尘的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进行喷雾洒水降尘。为保证水质清洁,喷雾洒水设备应指定人员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9.5设计配有粉尘采样器和测定仪等检测仪器,井下设专职通风、瓦斯人员定期对主要进、回风巷道内粉尘的含量进行检测,及时清扫、冲洗。 9.6井下所有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9.7加强对接触粉尘工人的个体防护,配戴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近次测尘数

10、据表如下:测尘地点测尘时间工作内容粉尘类别粉尘浓度(mg/m3)4月10日全 尘呼 吸1综掘机作业岩尘3.261.342出渣岩尘2.121.063施工水沟岩尘1.640.684支护作业岩尘1.861.02平均值2.221.02副平硐1盾构机司机操作岩尘1.040.46平均值1.040.4610、 XX煤矿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类别生产工艺测尘点布置掘进工作面掘进机作业、机械装岩、人工装岩、刷帮、挑顶、拉底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掘进机司机操作掘进机、砌碹、切割联络眼、工作面爆破作业在工人作业地点风钻、电钻打眼、打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 距作业地点35m处巷道中部锚喷 打眼、打锚杆、喷浆、

11、搅拌上料、装卸料距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处转载点 刮板输送机作业、带式输送机作业、装岩点及翻罐笼回风侧510m处翻罐笼司机和放渣工人作业、人工装卸料作业人员作业地点井下其他场所维修巷道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三、有害气体在矿井空气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存在CH4、CO、CO2、氮氧化物及H2S气体等。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统计表:化学毒物名称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 0.0024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 0.00025二氧化碳CO2 0.5硫化氢H2S 0.00066主要从性质和来源进行辨识:1、二氧化碳(CO2 )。CO2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CH4一道排出。

12、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也可产生CO2。由于CO2相对密度大(1.53),一般多积聚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的废巷中。其危害性在于CO2排挤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时,即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而死。 2、一氧化碳(CO )。 CO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CO,CO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可以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并能阻断组织呼吸致“内窒息”。3、 硫化氢(H2S)。 H2S在煤矿一般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或鸡窝煤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作人员发生H

13、2S中毒。H2S也属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且易燃易爆,爆炸浓度范围为4.346。有机物腐败时可产生硫化氢,故粪窖、污水沟、暗渠中常有硫化氢积聚。井下积水的老塘和采空区,由于煤及硫化矿物中的硫与水作用生成硫化氢蓄积于水中,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4体积的硫化氢。一旦扰动这些积水伴有大量硫化氢逸出。 刺激反应:有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咽干、咽喉部灼痛等气体刺激症状,一旦脱离中毒场所,短时间内就能恢复。 轻度中毒:除有眼刺痛、流泪等刺激症状外,还会有咳嗽、胸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并表现加重之外,还会出

14、现发烧、焦虑、烦躁、轻度意识障碍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悸、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发生猝死。3、 甲烷(CH4)。 甲烷危害: 危害一:甲烷对人基本无毒性,但矿井高浓度的甲烷会挤占空气的空间,使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从而使空气具有窒息性。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43,空气中氧气浓度降至12,人在此环境中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时间稍长就会昏迷,甚至死亡。危害二:甲烷易燃、易爆,爆炸浓度界限为516。矿井甲烷灾害是煤矿中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威胁到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4、 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铵炸药常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为刺激性气体,较难溶于水,因而可达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肺水肿等。氮氧化物中毒的危害:氮氧化合物气体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呼吸系统,尤其是深部呼吸系统,主要对肺脏毒害最大。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硝烟即可引起氮氧化合物急性中毒,一般在数小时至72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其主要表现症状:急性轻度中毒:胸闷、咳嗽、咳痰,伴有轻微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眼结膜和咽部有轻度充血。 急性中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咳嗽加剧、咳血丝痰、头痛、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 急性重度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