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4860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题序考查内容分值难易程度1常用逻辑用语集合运算5容易题2函数的基本性质5容易题3三视图,直观图5容易题4三角函数的性质5中档题5平面向量概念及数量积的几何意义5中档题6数列与基本不等式5中档题7立体几何的问题5中等偏难题8函数与方程、函数的零点及不等式5较难题9数列的通项与求和6容易题10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6容易题11线性规划6中档题12对数的运算6中档题13平面向量概念及数量积的几何意义4中档题14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4较难题15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4较难题16三角函数的性质与解三角形15容易题17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用向量、几何法求面面角15

2、中档题18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最值15中等偏难题19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15较难题20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14较难题考试设计说明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2016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一、在选题上:(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特色。二、命题原则:(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

3、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理科)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棱柱体积公式:,其中为棱柱的底面面积,为棱柱的高;棱锥体积公式:,其中为棱柱的底面面积,为棱柱的高;台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分别表示台体的上底、下底面

4、积,h表示台体的高 第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创) 设全集UR,集合,Q,则(U P)Q=( )ABCD 2.(改编) 设函数 条件:“”;条件:“为奇函数”,则是的 (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摘录)

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6 B5 C4 D54.(摘录)已知函数,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关于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是增函数 B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函数是奇函数 D当时,函数的值域是5(改编) 如图所示,为ABC部一点,且满足,且,则的面积为( )A B C D6. (改编)已知等差数列的等差,且, 成等比数列,若,为数列的前项和,则的最小值为( )A4 B 3 C D7(摘录)将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成一个四面体,当该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时,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A B C D8.(改编)已知函数是定义域为的偶函数,当时,若关于的方程

6、(,),有且仅有6个不同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注意事项: 1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9-12题每题6分,13-15每题4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9(原创) 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公比 , 10(原创)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最大值为 11(摘录)已知实数,满足条件若存在实数使得函数取到最大值的解有无数个,则 ,= 12(原创)若 , (用a,b表示)13(原创) 在中,若点在的角平分线上,满足,且

7、,则的取值范围是 14.(改编)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点在该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则总能使与垂直的点所构成的轨迹的周长等于 15.(摘录)已知,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若存在过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的左、右支于,两点,使得,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5分)(摘录)(本题满分15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求角的大小;()若,求面积的最大值17(本小题满分15分)(改遍)正方体的棱长为1,是棱的中点,点在正方体内部或正方体的面上,且满足:平面。()求动点轨迹所形成的平面

8、区域的面积;()设直线与动点轨迹所在平面所成的角记为,求18(本小题满分15分)(摘录)已知函数,满足:,且在上有最大值()求的解析式;()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5分)(改编)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1,0),(1,0),过垂直于长轴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且|PQ|=3,() 求椭圆的方程;() 过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则MN的内切圆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的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原创)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求证为等比数列,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是否

9、存在正整数,对任意若存在,求出的最小值,弱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理科)答题卷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答题总分结分人1617181920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9-12题每题6分,13-15每题4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9. _ _ 10. _ _ 11. _ _ 12. _ _ 13. _ 14. _ 15. 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解:17解:18解:19解:

10、20解: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解题提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属于容易题2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正切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属于容易题3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三视图及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属于容易题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长方体截去两个三棱锥后剩下的部分,如图根据三视图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1,3,所以几何体的体积,故选B4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1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2的图象和性质【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时,是减函数,故A错误;B:,故B错误;C:是偶函数,故C错误;D:时,

11、值域为,故D正确,故选D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学生运算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如图所示,作,为重心,同理,又,故选A6A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记等差数列公差为,(舍去),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的最小值为,故选A【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项和;2等比数列的性质;3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思路点睛】解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时,如果是证明题要灵活选择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如果是解不等式问题要使用不等式的各种不同解法,如列表法、因式分解法、穿根法等总之解决这类问题把数列和不等式的知识

12、巧妙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就行了7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中档题【解题思路】法一:取的中点,分别为,则所成的角即为所求的角。当该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时,即面垂直于面。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所以直线与所成的角为。法二:8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点:1函数与方程;2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解题思路】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将的图象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令,分析题意可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或,若,:由韦达定理可知;若,:由韦达定理可知,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方法点睛】运用函数图象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求解问题的类型:1对一些可通过平移、对称变换作出其图像的对数型函数,在求解其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