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4319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分)(2014营口一模)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刻舟求剑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缸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2、选项正确;D、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小彤同学报名参加了“2013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活动”中的迷你马拉松项目该同学锻练过程中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李宁橡胶底运动鞋B纯棉T恤C塑料水瓶D腈纶背包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

3、李宁橡胶底运动鞋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纯棉T恤是用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C、塑料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腈纶背包是用腈纶制成的,腈纶属于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2分)(2010江宁区一模)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B降低燃烧物的

4、着火点C撤离可燃物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燃气的流量逐渐减少直至燃气与氧气隔绝,是减少的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灭火原理燃气是可燃物,调节燃气流量,是采取隔绝可燃物的办法灭火4(2分)(2009顺德区模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预防骨质疏松服用钙片B用焚烧法处理塑料垃圾C用甲醛浸泡水产食品以防腐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

5、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A、人体中缺乏钙元素时容易患骨质疏松症;B、塑料燃烧时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C、甲醛对人体有害;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为预防骨质疏松可以服用钙片正确;B、用焚烧法处理塑料垃圾时能够污染环境错误;C、用甲醛浸泡水产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错误;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时容易发生爆炸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2分)下列关于“2”的含义解释中,正确的是()A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

6、含有两个氢元素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Zn2+中的“2+”表示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子的锌原子DAl2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的化合价为2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O中的“2”表示2

7、个一氧化氮分子,故正确;C、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D、Al2中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6(2分)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

8、各成分是指元素解答:解: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7(2分)近日,针对国内某知名饮用水品牌深陷“质量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由其引发的瓶装水标准等问题受到持续关注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才符合健康标准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A加热B加入适量纯碱C加入适量氯化钡D加入适量明矾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的酸碱性和降低pH

9、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就是增大水的pH,A、加热不能降低水的酸性,错误;B、可以采用加入适量纯碱的方法,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酸性减弱;C、氯化钡是有毒的物质,错误;D、明矾加入水中不能降低水的酸性,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pH的知识进行8(2分)(2014张掖)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

10、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可以闻到花香;B、铁制品容易生锈,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气味,故A正确;B、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生锈,人们常用涂油漆的方法防锈,故B正确;C、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了多个知识点,灵活运用

11、所学知识是顺利解题的关键9(2分)(2009锦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由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大于t2时,由三种物质的位置关系可以比较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可以确定结晶析出的方法;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降温后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解答:解: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由三种物质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没有可

13、能没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塞野橡皮塞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

14、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选项操作正确D、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2分)(2006石家庄)金属钛(Ti)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