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3657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已知集合A=xZ|1x2,集合B=0,2,4,则AB=()A0,2B0,2,4C1,0,2,4D1,0,1,2,4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Ay=lnxBy=x3Cy=3xDy=sinx3(5分)若xR,则“x1”,则“x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5分)当n=4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6B8C14D305(5分)已知cos=,(

2、,0),则sin2的值为()ABCD6(5分)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四种测量方案:(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测量A,C,b测量a,b,C测量A,B,a测量a,b,B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BCD7(5分)已知=(1,3),=(m,2m3),平面上任意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0)(0,+)B(,3)C(,3)(3,+)D3,3)8(5分)已知两点M(1,0),N(1,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三个点P,使得MNP是直角三角形,

3、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0)(0,B,0)(0,C,D5,5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5分)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则其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0(5分)若=1+mi(mR),则m=11(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最长棱的棱长为cm12(5分)已知x,y满足则z=2x+y的最大值为13(5分)设函数f(x)=则f(f()=;若函数g(x)=f(x)k存在两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5分)某商场对顾客实行购物优惠活动,规定购物付款总额要求如下:如果一次性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不给予优惠;如果一次性购物超过200元但不超过500元,则按

4、标价给予9折优惠;如果一次性购物超过500元,则500元按第条给予优惠,剩余部分给予7折优惠甲单独购买A商品实际付款100元,乙单独购买B商品实际付款450元,若丙一次性购买A,B两件商品,则应付款元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13分)已知函数f(x)=Asin(x)(A0,0)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求f(x)的解析式及最小正周期;()设(0,),且f()=1,求的值16(13分)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大于零的等比数列,且a1=b1=2,a3=b3=8()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记cn=abn,求数

5、列cn的前n项和Sn17(14分)在三棱锥PABC中,PB底面ABC,BCA=90,E为PC的中点,M为AB的中点,点F在PA上,且AF=2FP()求证:AC平面PBC;()求证:CM平面BEF;()若PB=BC=CA=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18(13分)为选拔选手参加“中国谜语大会”,某中学举行了一次“谜语大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竞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分数(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样本容量为n)进行统计按照50,60),60,70),70,80),80,90),90,100的分组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作出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

6、0,100的数据)()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参加“中国谜语大会”,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得分在90,100内的概率19(13分)已知椭圆C1:+y2=1,椭圆C2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轴上,与C1有相同的离心率,且过椭圆C1的长轴端点()求椭圆C2的标准方程;()设O为坐标原点,点A,B分别在椭圆C1和C2上,若=2,求直线AB的方程20(14分)已知函数f(x)=alnxbx2,a,bR()若f(x)在x=1处与直线y=相切,求a,b的值;()在()的条件下,求f(x)在,e上的最

7、大值;()若不等式f(x)x对所有的b(,0,x(e,e2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已知集合A=xZ|1x2,集合B=0,2,4,则AB=()A0,2B0,2,4C1,0,2,4D1,0,1,2,4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分析: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进行求解解答:解:集合A=xZ|1x2=1,0,1,2,集合B=0,2,4,则AB=0,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

8、(0,+)上为增函数的是()Ay=lnxBy=x3Cy=3xDy=sinx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y=lnx的定义域为(0,+),关于原点不对称,即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y=x3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满足条件y=3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不满足条件y=sinx是奇函数,但在(0,+)上不是单调函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判断,要求熟练掌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3(5分)若xR,则“x1”,则“x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

9、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常规题型分析:直接利用充要条件的判定判断方法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x1”,则“x21”;但是“x21”不一定有“x1”,所以“x1”,是“x2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4(5分)当n=4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6B8C14D30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k,s的值,当k=54,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30解答:解:由程序框图可知:k=1,s=2k=2,s=6k=3,s=14k

10、=4,s=30k=54,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3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和算法,正确理解循环结构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5(5分)已知cos=,(,0),则sin2的值为()ABCD考点:二倍角的正弦 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已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可先求sin的值,从而有倍角公式即可代入求值解答:解:cos=,(,0),sin=,sin2=2sincos=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6(5分)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四种测

11、量方案:(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测量A,C,b测量a,b,C测量A,B,a测量a,b,B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根据图形,可以知道a,b可以测得,角A、B、C也可测得,利用测量的数据,求解A,B两点间的距离唯一即可解答:解:对于可以利用正弦定理确定唯一的A,B两点间的距离对于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确定A,B两点间的距离对于测量a,b,B,sinA=,ba,此时A不唯一故选:A点评:本题以实际问题为素材,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哪些可测量,哪些不可直接测量,注意正弦定理的应

12、用7(5分)已知=(1,3),=(m,2m3),平面上任意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0)(0,+)B(,3)C(,3)(3,+)D3,3)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向量,不共线,然后,根据坐标运算求解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向量,不共线,=(1,3),=(m,2m3),2m33m0,m3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向量的共线的条件、坐标运算等知识,属于中档题8(5分)已知两点M(1,0),N(1,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三个点P,使得MNP是直角三角形,则实数k的取

13、值范围是()A,0)(0,B,0)(0,C,D5,5考点: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 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当k=0时,M、N、P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故k0MNP是直角三角形,由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知直线和以MN为直径的圆有公共点即可,由此能求出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当k=0时,M、N、P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k0,如图所示,MNP是直角三角形,有三种情况:当M是直角顶点时,直线上有唯一点P1点满足条件;当N是直角顶点时,直线上有唯一点P3满足条件;当P是直角顶点时,此时至少有一个点P满足条件由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知直线和以MN为直径的圆有公共点即可,则,解得k,且k0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0)(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