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23406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本试卷的所有题都做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驯良(xn) 歼灭(qin) 干涸(h) 坚持不懈(xi)B .和煦(x) 要塞(si) 炫耀(xun) 人声鼎沸(dng)C. 迁徙(x) 瓦砾(l) 迂回(y) 齐心协力(xi)D. 酬和(h) 伫立(zh) 刹那(sh) 中流砥柱(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藉贯 沉甸甸 锐不可当 秩序景然B. 造型 顶粱柱 刻骨明心 隐姓埋名 C. 丰硕 紧箍咒

2、 疲备不堪 振耳欲聋D. 憔悴 逐客令 家喻户晓 进退维谷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B. 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B.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C.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D.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

3、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B. 简爱中简爱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C. 草房子中细马在桑桑的帮助下挖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后来细马回到了江南老家。D. 读老人与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二、积累与应用(22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0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_。(2)_,只有香如故。(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的句子:_,_。(4)人们常把愁怨比

4、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 在武陵春一词中“别意出奇”,用_,_来衬托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_,_。(6)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_,_。2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毕业在即,你一定想带着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走向远方。下面是同学送给你的“心语”,阅读后请完成问题。心语一:通过灿烂的理想,使我们年轻的心胸如宇宙般辽阔,让五色斑斓的星星在心中闪烁。心语二:理想是一座神圣的城堡,懒惰儒弱的人只能永远在城墙下徘徊。心语三:愿你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拥有诸葛亮的智慧、祥子的坚韧、孙悟空的不屈。(1)“心语一”有语病,改

5、正后的句子是_。 “心语二”中有一个错别字,应该把“_”字改为“_”。(2分)(2)“心语三”中出现了小说中三个人物三种品德,请任选一个人物,用小 说中简洁的情节来解释他们对应的品德。(2分) _(3)请你也给你的老师或同学写句心语,要求尽量简短深刻,富于感情,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_ 3为迎接巴彦淖尔市文明城市验收工作,当地政府要求学校组织一次“地方资源”调查活动,假如你被指定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为这次调查活动作一个策划方案,请把你的设想写在下面。(活动策划中如出现地名,一律用“A、B、C、D”代替:涉及人名,一律用“XX”代替。)(1)你打算从哪几方面进行调查?(2分)答:_(

6、2)请你设计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案。(2分)答:_答:_(3)通过调查,你发现当地的自然景观受到了破坏,请写一条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珍惜我们拥有的资源。(不超过20字)(2分)_三、(8分)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共8分,每小题2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

7、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每有会意 会:体会,领会B. 造饮辄尽 造:酿造C. 期在必醉 期:期望D. 环堵萧然 萧然:空寂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B. 因以为号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C. 既醉而退 濯清涟而不妖D. 黔娄之妻有言 能以径寸之木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B. 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

8、“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C.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D. 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4.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4 记叙文阅读 (10)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草地里去。惊奇的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来一眼,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

9、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记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可有,可无。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容。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

10、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伤感。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是,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你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做品保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然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

11、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1.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黑体的“嗫嚅”一词(2分) 2.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 3.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含义(2分)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5.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5 说明文阅读 (8)分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