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14854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PS 页数:77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与中医健康讲座2(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生和健康,湖南中医药大学 李杰教授,(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阴阳五行学说,一、中医基础理论,1.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1)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 (2)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3)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 (4)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5)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 2.五行学说,(三)经络学说 (四)脏腑学说,一、中医基础理论,二、四诊八纲,(一)四诊 (二)八纲,望诊,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 排泄物、小儿指纹;,望诊,神(精、气、神),望诊-望面色,面部色泽: 白色主虚寒、血虚、 红(赤)色主热、阳亢(高血压) 黄色主(脾)虚、主湿;(胃肠病) 黑色主(

2、肾)虚、主痛、主瘀血 青色主寒、主痛、主瘀血、主惊风(心血管疾病),望诊,分泌物、排泄物:大、小便的颜色、 痰的颜色。,望诊,形态: 瘦人-多火、痨嗽、(阴虚) 肥人-多痰湿;(阳虚),望诊-望舌,舌象: 舌象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舌质:红主热,白主寒、主血虚,胖大主痰湿,紫黯主瘀血; 舌苔:白主寒,黄主热,厚主痰湿,,闻诊,听声音: 洪亮宗气足 低弱气虚 嗅气味: 分泌物、排泄物;,问诊,症状: 既往史: 家族史: 个人生活史,切诊,切脉(不可忽视) 局部包块、腹部触诊等,三、中药学基础知识,(一)四气学说 (二)五味学说 (三)用药禁忌、给药途径、煎煮法、服药法,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3、,(一)养生与健康理念 1.天人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 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 的思想。 (1)生气通天 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四时与情志 a.四时与气血 b.四时与脏腑经络 c.四时与发病 昼夜晨昏与人体的关系 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 (2)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3)人与社会的统一观,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养生与健康理念,2.形神合一 (1)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念 神为生命之主 形为生命之基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2)形神共养 守神全形 保形全神,3. 动静互涵 (1)动静互涵的概念 (2)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3)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4、 静以养神 动以养形 动静适宜,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养生与健康理念,4. 正气为本 (1)正气是生命之根 (2)保养正气重在脾肾 保精护肾 调养脾胃 5.辨证施养,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养生与健康理念,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二)饮食养生 1.中医食养的主要方法: 食宜清淡 食戒偏嗜 内经对饮食的要求 一是反对过食肥甘厚味。 二是提倡多样化饮食,反对偏嗜五味。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饮食养生,2.饮食调养原则概括为四点: 饮食有节,寒温适度; 五味调合,荤素结合; 三因制宜; 顾护脾胃。 3. 饮食养生的

5、四大特色: 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 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 先食疗、后药饵; 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三)精神养生 1.清心静神 2.怡养情志,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四)四季养生 1.春季养生:春应肝而养生 春天主生发,万物生机勃勃,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否则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

6、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春季养生,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春气者诸病在头”。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

7、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春季养生,养脾 中医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春季养生,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

8、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四季养生,2.夏季养生:夏应心而养长 黄帝内经称:“夏二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因为辛主发散,苦主沉降,苦味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升发。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夏季重在养心,心为“火脏”,少吃热性的食物,多吃酸味、甜味的

9、食物,以清热解毒和消炎泄火,增加体内水分,补充身体消耗。中医认为红色食物,如番茄、西瓜等食物,可以帮助人体补血生血、清除血管内的淤滞。另外,暑湿当令,食欲不佳,可用健补脾胃、化除湿邪又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食品。,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应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进行以下食疗: 益气养心粥 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200克。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

10、,温热服食,有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功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鸭肉冬瓜汤 冬瓜500克,鸭肉500克,猪瘦肉100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剪成小块。将鸭肉、猪瘦肉、冬瓜、荷叶与芡实、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鸭肉熟烂,调入精盐、味精即成。当菜佐餐,食肉饮汤。有滋阴养肝、健脾利湿的功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黄鳝饭 黄鳝150克,生姜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盐、花生油各适量。将黄鳝宰杀,去内脏,去骨,洗净后切成片,放碟内,以生姜汁、精盐、

11、花生油拌匀。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减少一半后,放黄鳝于饭上,继续煮至饭熟即成。有补益肝肾、调中健胃的功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山药枣豆糕 山药50克,扁豆3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适量。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成。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生脉饮 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煎水当茶饮,老少皆宜,可益气养阴,是汗出较多的夏季最佳饮品。另外,还可配合药膳进行调

12、养。 山楂麦芽饮 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10克。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有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功效。,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湿”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混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白带过多、秽浊不清,湿疹等症状。下面介绍几个夏季除湿的方子:,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香薷饮: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

13、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竹叶茶: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应于夏季皮肤、鼻子容易出血的人。,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冬瓜海带汤: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

14、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除了上述食疗方外,其它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简单的如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的湿气。另外,可以佩戴栀子花、茉莉花,利用芳香化浊除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合理而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赖床等。,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

15、养生,夏季常见病的应对方法: 口腔溃疡:多吃绿豆和芹菜。夏季口腔溃疡、咽痛咽干,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是上了“心火”,要少吃温热性的食物,多吃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绿豆、芹菜等。 便秘腹胀:少冷饮,多蜂蜜。吃太多甜食导致“胃火”过旺。此时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少吃甜食,尤其是甜的冷饮。蜂蜜能润肠燥、解毒,适当多喝蜂蜜水很有好处。另外还不妨尝试一下蜂蜜决明饮:用决明子加水大火煮沸,小火煮30分钟后,调入蜂蜜饮用。,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夏季常见病的应对方法: 头晕口臭:不要过腻过酸。口臭大多是因为吃的东西过腻,消化不好,最终在胃里发酵而引发的。中医认为口臭是“肝火”太旺的典型表现,因此要

16、在饮食上远离过腻、过酸、煎炸食物及辣椒、羊肉、海鲜、肥肉等。 脾胃上火:多喝莲子银耳汤。夏天晚上,不少人喜欢在街边大排档喝啤酒,吃烧烤、麻辣烫。可时间久了,就觉得浑身无力、头昏脑涨、胃也不舒服。这是典型的脾胃“上火”。给脾胃降火,首先不能暴饮暴食,饮食要注重平衡和清淡。,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夏季养生,夏季养生的几大原则: 思想宜清静、大脑宜清醒 、饮食宜清淡、居室宜清凉、心气宜清平、身体宜清爽、体虚宜清补、游乐宜清幽。 长夏正值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期, 外界暑热骄阳,心火正盛,积累在膀胱经以及 各关节处的寒气很容易被驱除出来。寒气是对 现代人危害最大的外邪,寒凝血滞,导致经络 堵塞,百病丛生。通过对背部、腹部、手部和 腿部12条经络的灸疗,有效地祛除体内的寒湿, 缓解因寒湿过重而导致的诸多症状。补脾健胃 同时再香灸驱寒,可谓一举三得!,四、养生和中医的健康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