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08843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卓泽渊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讲课中所引用案例和数据,均因教学需要而有取舍,勿作新闻考订与采用,引言: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时代产物,“促进国家和国际各级法治是联合国使命的核心。建立对法治的尊重是冲突后实现持久和平、有效保护人权以及持续的经济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所有个人乃至国家本身都有责任遵守公开发布、平等实行和独立裁决的法律,这一原则是推动联合国大部分工作的基本概念。 植根于联合国宪章的法治原则包括有关开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内容” 摘自联合国网站“促进法治”专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二、全面推进依法

2、治国的总体构想 三、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四、完善立法体制 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听取中央有关机关党组工作汇报上的讲话,“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具体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对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政法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

3、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4、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习近平在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各级党委要带头依法办事,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支持政法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为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环境。”习近平对2015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批

5、示,(四)提高党员干部运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的讲话,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构想,“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习近平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一)建设中国

6、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首次提出: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2013年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对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三)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7、”2013年习近平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在201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宪法3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五)尊重和 保障人权,“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推动全面贯彻实

8、施宪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树立宪法权威,(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习近平纪念宪法30周年的讲话,“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习近平对首个宪法日的指示,(三)依法执政 首先是依宪执政,“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习近平在首都各

9、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四)健全宪法实施制度,“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四、完善立法体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 习近平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一)完

10、善法律体系,(二)科学立法 与民主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习近平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三)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 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健

11、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对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四)发挥立法对改革 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的、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习

12、近平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法治学习时的讲话,(一)法治政府 建设的现实目标,(二)推进依法 履行政府职能,“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健全行政 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

13、查机制。” 习近平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四)推进行政 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习近平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

14、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14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宪法3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三)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 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等等。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习近平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2014年,全国法院对518名公诉被

15、告人和260名自诉被告人宣告无罪。,(四)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要靠制度的保障。要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谁违反制度就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引用的李白行路难 (2012-1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