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400191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3、教育者的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有密切联系。教育者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4、美国教育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5、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2、: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型、刻板性、象征性。6、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礼、乐、御、射、书、数。(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学的内容)7、“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8、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9、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1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现代化。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根本任务。12、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较好地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培育创新精神。13、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3、“有教无类”出自论语。14、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教育家是孟子。15、荀子:闻-见-知-行(完整的学习过程)16、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科技教育。17、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18、尊师重道原则:“师严然后道尊” 启发性原则:“开而弗达” 遵循学生心理发展那特点:“学不躐等”(学记中的观点)19、提出“产婆术”的西方教育家是苏格拉底。20、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2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22、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23、洛克提出白板说24、科学教育形成的标志是出版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5、赫尔

4、巴特传统教育学的特点是:“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旧三中心论)26、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27、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包括的三个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8、文化教育学又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29、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30、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是批判教育学。31、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32、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33、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学内容是四书五经。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功能1、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5、,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教育目的。 4、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能够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理论秩序的人才。6、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

6、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7、根据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8、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需要注意重点培养的少年儿童的素质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9、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 11、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2、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

7、向功能。13、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14、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15、与现代教育相比,古代教育的功能注重政治功能。 16、最能体现近代教育功能观的深刻变化的理论著作是斯宾塞的教育论。 17、现代教育功能的重心指向于社会改造。 18、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19、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20、实施素质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2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意义: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

8、面发展的必然性,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2、现代教育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3、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 4、义务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普及性和免费性。 5、现代学制类型有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6、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7、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由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发展。 8、同时肩负大学预备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和进行职业教育的是美国综合教育。9、我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9、10、中国近代学校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志是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 11、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蔡元培) 12、新中国诞生前,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大类。 1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 14、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15、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16、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 17、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18、我国中小学的

10、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 19、负有组织本学科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等责任的是教研组。 20、我国部分地区学校组织机构从直线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是随着学校的职能而变的。 21、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22、书院在宋朝的时候等到了蓬勃发展。23、斯巴达人高度重视教育,它们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24、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 25、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6、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27、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精神文

11、化、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 28、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29、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念、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30、对于具有较长历史的老校而言,其创建策略是传统拓展策略。 3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3、三种教师的管理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管理型。4、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教育机智)、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示范性、系统性。5、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

12、、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的权利。这是教师享有的管理学生权。6、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7、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应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8、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9、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五个方面: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1、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不拔苗助长、不凌节而施)、阶段性(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

13、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少年得志、大器晚成、聪明早慧)12、学生的权力: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享有申诉权;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1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义务。14、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凯洛夫。15、学校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16、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的代表人物:卢梭和杜威。1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8、教师的身份是专业人员。19、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20、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第五章 课程1、博比特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

14、本课程理论专著。2、活动课程的理论特点是认为教育即生活。3、结构课程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4、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5、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7、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8、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9、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0、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11、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比较注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

15、、乡土类课程。12、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属于课程整合。13、课程新编:特色课程、乡土课程、时事专题课程14、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15、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16、泰勒:目标模式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 斯基尔贝克和劳顿:情境模式17、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8、有效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外环境。19、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第六章 教学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