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398993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基础知识题库和试卷错题总结一、教育与教育学1. 反应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政治学2.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的贡献的是裴斯泰洛齐3. 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王充4.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和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5. 近代教育史,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6. 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出自孟子.尽心上7.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8. 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2、、笃行”主张的教育专著是中庸9. 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0. 教育学创立的主要人物及观点人物著作教育观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 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 教学制度: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方法和实施内容3.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4. 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 教学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直、系、量、巩、自等方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原则;二理论;三中心;四阶段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五步教

3、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斯宾塞教育论1. 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判断2. 教育预备说3.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4. 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11. 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3) 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的立法12.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3.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4.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熟读精思、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5. 在中国教育

4、史上,首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教育的学者是严复16. 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17.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鲜明的阶级性18. 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论演说家的教育19. 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雅典教育20. 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殷周,周天子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小学21. 原始教育的特征: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紧密的联系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人的发展总是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2.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

5、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3.校园文化的功能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2)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活动7.“干越夷貂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

6、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教育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才能体现在哪里(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其结构是: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理论:(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4.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生活美誉5.终

7、身教育是人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6.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创造性8.“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10.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组织者和管理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心理保健者1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条件性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12.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曾说过,“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

8、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七、课程1.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学科中心课程论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的课程是研究型课程3.以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为主编排的课程是活动课程4.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5.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6.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7.根据很多美国课程学者的归纳,课程实施主要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驾驶的角色是课

9、程开发者八、教学1.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2.某高中依据新生中考成绩将成绩优秀的学生编入重点班,其余学生编入普通班,此时中考为诊断性评价。3.为了解决名词与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贯彻直观性原则4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流、写作和表达的能力5.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双边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叫谈话法6.班级授课制中的教学工作设计环节主要包括说课、备课。7.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实效性原则(6)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结合

10、的原则8.课堂教学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提出教学目标10.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11.将同一年级的大学生按照英语测试水平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编入不同的英语教室上课,这属于外部分组12.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内部分组13.分组教学制是一种小型化的集体教学制,它的形式包括作业分组、能力分组九、德育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显著的方法是情理交融2.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程是加强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3.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4.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

11、方式依据的的与规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钻花规律十、班主任与班级1.班集体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聚合阶段、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阶段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过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十一教育科学研究1. 反思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2. 教育文献的主要分类:一是书籍;二报刊;三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资料、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集、资料汇集、名录、表谱、地方志、墓志碑刻等3. 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顺查法、逆差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4. 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包括:文化性、价值性、伦理性5

12、. 适合学校大规模、快速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是调查法6.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法十二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过程,其中核心是学习过程2.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3.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3、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年龄特征感知运动阶段0-2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1. 认为外界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 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

13、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 单向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4.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 具有抽象概念,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2.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3. 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1. 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2.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4.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2.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阶段年龄冲突人格发展任务障碍者的心里特征婴儿期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面对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儿童早期1.5-3自主

14、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学前期3-6、7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学龄期6、7-12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茫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与社会梳理时,感到寂寞孤独成年中期30-60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成年晚期60以后完善对绝望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悔恨旧事,徒呼负负3. 皮亚杰用图

15、式、同化、顺应、平衡这些概念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家4.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5. 科尔伯格设计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力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皮亚杰道德发展认识论阶段年龄段主要特征自我中心阶段2-5岁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权威阶段5-8岁这一阶段称作他律期,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定对错。可逆性阶段8-10岁不把规则看成一成不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这一时期也称作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