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391317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训班上。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水工环地质大调查工作(一)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执行情况检查纲要提出了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合理部署,稳步实施。并制定了分为XX年和XX年两个阶段部署实施水工环地质大调查的目标。XX年总体目标:开展全国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调查西北干旱地区和西南岩溶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缓解西北和西南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地方病严重的地区提供一批新的地下水水源地,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建议。建立

2、全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进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工环地质调查紧紧围绕上述总体目标进行工作部署,并根据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部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加强了重点领域的工作部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1999XX)的预定目标。(二)六年来水工环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主要围绕地下水调查评价、重要经济区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等方面开展调查工作。1.地下水调查评价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查明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m3,可开采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m3。XX年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为1115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

3、的20。这项成果不仅查清了21世纪初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大帐,而且查明了近20年来地下水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为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水资源宏观管理、可持续利用与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开展了首都地区、华北平原、山西六盆地、松嫩平原、东北三江平原、西辽河平原、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下水主要开发区,约225万km2的1:25万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首都地区地下水调查密切结合XX年奥运会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怀柔、平谷、顺义、西郊和房山五个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和应急开采方案,总开采能力可达6270万立方米/天。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

4、查,紧密围绕能源基地建设的需求,通过第一阶段近4年的工作,查清了盆地周边8.4万km2岩溶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圈定水源地36处,开采总量为9.98亿m3/年,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先后在西部13省(区、市)严重缺水、人畜饮用水困难的80余个县(市)的村庄、城镇,完成地下水探采结合示范深井340眼、浅井48000余眼,总供水量超过70万m3/d,直接为300多万人解决了可持续饮用的水源。同时为缺水地区探明了找水方向、找水方法和开发模式。示范工程的实施,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和以专业队伍为先导,以地方施工为主体的模式,有效地推进了缺水问题的解决。人民群

5、众称赞西部地下水示范工程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开展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沿海等主要经济区,长江、黄河等流域,西南岩溶石山、黄土高原等地质生态脆弱区的调查工作,我国以省市区为单元的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全面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全区地面沉降大于200mm的范围近1万km2,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m。针对该区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的问题,提出了把地下水开采量从12.7亿方调整为1.96亿方/年的方案;为江苏省政府“地下水限采令”的实施和上

6、海市政府高层建筑物“限高令”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西南岩溶石山地区78余万km2岩溶水与生态环境的调查,查明全区区石漠化面积10.51万km2,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2.59万km2,中度石漠化3.92万km2,轻度石漠化4.0万km2。查明全区有地下河3066条,岩溶大泉7997个,岩溶水可开采资源量620亿m3/年,为国家扶贫和生态环境整治提供了基础资料。覆盖我国陆域的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全面完成,系统摸清了我国地质环境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共查出崩塌12200处、滑坡54600处、泥石流16700处、地面沉降城市达55个、地裂缝1200条、岩溶塌陷2390处

7、。为我国地质环境的管理、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了基础平台。3.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在三峡工程库区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多发区、人口密集区、城市以及重要交通干线,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系统建设。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县(市)有700个,目前已完成550个县市的调查工作,调查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约79000个,建立群测群防的隐患点4万多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监测体系。通过地质灾害调查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使我国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大大提高,XX年成功预报地质灾

8、害700次,避免了19000多人的伤亡;XX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95次,避免了29600人的伤亡;XX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720次,避免了47600人的伤亡。这些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布局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三峡工程库区120万移民安全和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1999XX年完成了库区19个县(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调查面积55000km2,发现地质灾害点6200余处。为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提供了急需的基础资料。XX年XX年,陆续实施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目前初步完成了19个县(区)的监测网络建设,并对近百个重大灾害体进行实时监测与预

9、警。完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的高精度航空摄影,为库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航空遥感地质资料。结合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开展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调查,完成铁路两侧500米范围1:XX活动断层地质填图和铁路沿线1:10万活动断层调查,为工程设计的调整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三)六年来水工环地质调查基本经验1以“两个更加”为指导,加快成果转化,切实做好“三个服务”水工环调查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快和转化率加大,并开始扩大服务领域。水环部一直加强对调查成果的“主动服务”,不少成果被国家和地方“等着要、急着要、甚至追着要”。监测院及各省总站实施的全国700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调查成果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及时转化,为地方

10、政府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支撑了群策群防体系的建设;力学所为在建的青藏铁路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沿线活动断裂分布资料,使设计施工能正常展开;岩溶所及成都所、西南各省地调院承担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及时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问题,并在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所、成都所与各省地调院承担的地下水开发项目为社会提供了主动服务,红层找水通过省部合作的方式,将解决四川105个县400多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南京所、天津所、宜昌所及各省地调队伍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环渤海海岸带地质环境、三峡主要支流地质灾害调查等项目,得到了政府、社会认可,调查成果转化得到明显提高。航遥中心提交

11、了三峡库区地质环境遥感调查成果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及时提交了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遥感成果,落实了家宝总理提出的“推进石漠化治理”,解决了国家和地方急需。2科研与调查相结合,促进人才成长,提升集团作战能力6年来,公益性水工环地质队伍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通过水工环地质大调查的实施,以项目为纽带,初步培养了一批能打硬仗、打大仗的 “野战军”。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调查、科研与监测相结合的公益性水工环“野战军”队伍的格局基本上形成。监测院、水文所、岩溶所、力学所、方法所、航遥中心的科技导向、技术支撑、和综合集成,使水工环队伍具备了集团作战的实力。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以水文所作为技

12、术支撑和全国综合集成单位,大区所作为地区质量监控和综合研究单位,各省地调院、站及大学参加,有力地促进了地调队伍的结构调整。鄂尔多斯地下水勘查项目形成了西安所和陕、甘、宁、内蒙、晋等十多个地调院组成的团队。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形成了以岩溶所牵头,滇、黔、桂、川、渝、湘、鄂、粤等地调院组成的团队。全国矿山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形成了以监测院牵头,西安所、成都综合所,以及全国各省总站参加的团队。通过一批重大成果的实施,在水循环、岩溶动力学、灾害预警、地壳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领域理论创新找到了源泉,初步涌现了一批专业人才。3瞄准国家急需,发挥“野战军”的攻坚作用,解

13、决重大地质难题地质力学所牵头完成的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地应力测试不畏严寒和缺氧,冬季在青藏高寒地区坚持调查,及时查清了XX年10月昆仑山8.2级强烈地震后,活动断裂分布和震害,开展了隧道地应力测量,为确保青藏铁路安全设计和运营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航遥中心开展了长江三峡库区1:5万比例尺彩色红外航空摄影工作。三峡库区多绵雨,雾气重,能见度差,气流大,是航摄的高难度地区,航遥中心通过4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艰巨任务,为制作三峡库区遥感影像图、建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库区新一轮高精度土地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遥感调查与监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基础资料。建立示范区,探索总结地质灾害分析预报经验,并加以推广,

14、取得了明显成效。监测院克服非典干扰,及时在XX年汛期开展了全国气象地质灾害预警,并发挥专业队伍技术优势,不断提高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通过总结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预警示范区等经验,预报能力明显提高。方法所、工艺所和宜昌所在巫山、奉节、秭归等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建设已基本完成,引进了国际领先的光纤检测技术(BOTDR)、钻孔倾斜仪和GPS,安装了自主研制的国内领先的时域系列仪器等,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保障了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了专业队伍水平。4积极与地方合作,扩大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在开展全国地质大调查的基础上,加大了服务

15、地方的力度。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关键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开展鄂尔多斯整个盆地地下水勘查的基础上,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与区划研究,为地方政府在开发能源和发展区域经济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科技支撑。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加强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为政府进行重大地质问题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促进西南红层地区人民群众饮用水问题的解决,从XX年开始,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和勘查示范工作,探索出了科学、经济、实用的“庭院微型自来水”供水新模式。XX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四川省红层地区

16、地下水调查与开发示范工作,加快解决当地群众的缺水困难。力争在3年内为105个县400万人解决饮水困难。5加强基础性地质工作,初步完成了全国水工环地质数据更新通过六年的调查,更新了一批全国性水工环地质基础资料,为国家宏观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新数据。水工环调查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历时20多年,于二十世纪90年代完成的全国120万的水文地质普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地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99年以来的工作,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与以前工作相比,水工环领域大大地扩展,手段也得到更新。在水文所完成的全国地下水评价成果基础上,带动了一批盆地、流域、平原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同时认识也在逐渐深化。监测院牵头实施了全国700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调查,并开展了数据库建设,再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