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说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390859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化学》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基础化学》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基础化学》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基础化学》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基础化学》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说课(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化学说课 生物制药专业,生物系 周小萍,内容简介,特色与创新,教学条件与保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 、 专业定位,后续课程,同步课程,前导课程,化学基础 微生物 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育种 发酵工程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药物制剂 制药设备,生物制药工艺 综合实训 分离纯化工等职业资格鉴定 企业顶岗实习,基础奠定,产品分离纯化能力培养,胜任不同岗位技术需要,1、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现代生物制药企业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知识,适应生物农兽药和微生物制药生产与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设备使用与维护、药品销售等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

2、专门人才。,三 、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生物药物生产操作 制药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工作 药物制剂的生产操作 质量控制及检验工作 市场营销工作 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发酵工 分离纯化工 药物制剂工 药物分析工 医药商品购销员 GMP自检员 设备维修工,2、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3、专业人才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课程简介,基础化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承担着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过渡的桥梁作用,说课内容,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课程整体设计,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特色与创新,一、说课程定位,基础化学是高等职

3、业院校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承担着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过渡的桥梁作用,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系统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药品生产、典型制药设备操作及维护、药品及原料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一、说课程定位,基 础 化 学,药剂,药理,学生药学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工艺,为什么教,一、说课程定位岗位能力分析,生产,质保,管理,营销,发酵,制剂,纯化,质量监督,质量检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物制药行业岗位群,菌种发酵生产能力,药物制剂生产能力,产物分离纯化能力,质量监督能

4、力,质量检验操作能力,车间生产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工业微生物育种、发酵工程,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药物制剂,市场营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就业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药物分析,服务于核心课程,说课程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制药企业,生物制品公司,医药公司,牢固掌握生物药物的生产、检验以及销售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适应生物原料药发酵生产、产品分离纯化、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和销售推广等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说课程定位核心价值与功能,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医药,军工,化妆,材料,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

5、,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一、课程定位课程地位与作用,专业基础课,共7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训20学时。,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突出职业教育与制药专业特色,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理实一体化,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一体化,运用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1、设计理念,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后续课程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现有基础,操作技能,基础知识,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8个项目,17个项目,确定授课内容,课程内容模块化,知识与技能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项目化,2、设

6、计思路,学情分析,三、课程整体设计,1、课程目标,三、课程整体设计,.,1、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 认识渗透现象、渗透浓度及其应用 掌握溶液酸碱性、pH值、缓冲溶液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 掌握油脂、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生理意义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理化性质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三、课程整体设计,能准确量取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 能正确进行试管定性实验操作; 能准确配制与稀释各种溶液; 能进行蒸馏、回流、萃取等实际操作。,要求:操作规范、流畅,1、课程目标技能目标,三、课程整体设计,树立“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观念 培养严谨、规范操作的工作

7、习惯 具备创新、协作的良好素养,1、课程目标态度目标,三、课程整体设计,基础化学共70课时,包括“无机化学基础”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共25个项目。,2、教学内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官能团的性质,障碍点,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化学性质,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难点,说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暗线2:如何关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构建。,明线,暗线1:阿司匹林的问世、合成、发展,说教学内容教学线索(以合成为例),引入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设计意图:通过阿司匹林的问世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体会有机合成带给人类的便捷,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引入正课

8、。,说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合成为例),初识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有机合成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同时指出合成的暗线。,学习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乙醛缩合法 :在催化剂乙醇铝的存在下,两个分子的乙醛自动氧化和缩合,重排形成一分子的乙酸乙酯。 2CH2=CH2+O2 2CH3CHO 2CH3CHOCH3COOCH2CH3,学习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学习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设计意图:通过乙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的合成的例子,分别向学生介绍正向、逆向合成分析法;使之熟悉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方法;体会有机化学中合成的原则,体验合

9、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体验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设计意图:通过缓释长效阿司匹林合成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官能团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巩固碳链的增长方法;让学生学会全面合理关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学会根据目标化合物特点综合使用两种分析方法;学会阅读、分析、使用信息。,总结合成,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了解有机合成的绿色理念;感悟有机合成的魅力;贯穿情景线索。,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教学方法的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知识与技能一体化教学,

10、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运用,项目教学法,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式学习,分组讨论法,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运用,合作学习法,三、课程整体设计,3、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网上交流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四、课程资源,1、教材,全国药学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四、课程资源,1、教材,全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四、课

11、程资源,1、教材,图书资料,四、课程资源,1、教材,网络资源,四、课程资源,本课程教学团队有5名成员,其中专任教师1名,实验准备与指导教师1名;硕士学位1人,本科学历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全队成员长期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2、教学团队,四、课程资源,2、教学团队,四、课程资源,3、教学场地,四、教学资源,3、教学场地,教学辅助条件,四、课程资源,4、器材设备,五、教学评价,1、信息反馈与教学调整,五、教学评价,考核评价,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要求,2、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与要求,五、教学评价,2、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五、教学评价,考核成绩,考试考核,平时成绩,学习态度

12、20%,课堂学习效果30% (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知识考试25%,技能考核25%,2、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知识考试内容与题型,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题型、内容及分数分配, 考核项目-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考核教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玻璃仪器的洗涤技能考核, 考核项目-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考核教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试管定性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项目-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考核教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天平的使用与固体试剂的称量技能考核, 考核项目-技能考核评价标

13、准,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考核教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量筒的使用与液体试剂的量取技能考核, 考核项目-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考核教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技能考核,六、课程的主要特色,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析性智力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有机合成的意义,体会有机合成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同时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入正课。,特色一,2. 通过一条明线和暗线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以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实践和教学一体化,六、课程的主要特色,特色二,3.通过情境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特色,特色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