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377659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论,组员:李丽伟 颜嘉宜 程优,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论,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的关系论,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学重点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涵义和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要求 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群体结构及其科学构建 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教的内容,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涵义和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涵义: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施加可控影响的教育者。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

2、发动者、实施者。,(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主体性、阶级性、超前性、“客体性”,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类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主要是指承担、发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人,如领导者、思想宣传工作者、教师、家长等。 一类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主要是承担、发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群体,如各种组织、团体、机构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群体又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总的来说,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主体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导向作用。这种主导地位和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导思想

3、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育主体一般都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领和艺术,其教育又是建立在主体准确地掌握社会、阶级在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和对客体的原有思想基础、生理状态、心理发展水平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们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的导向人。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运动 教育者所表达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同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受教育者内部思想品质认识同自身的思想品质行为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基本矛盾。这

4、两个基本矛盾,又总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矛盾表现出来的。这一系列矛盾运动,是形成受教育者个性的动力,克服矛盾,受教育者的个性就得到发展,获得新的品质。,所谓主体素质,是指主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的教育活动,对主体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来说,主体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等。 (二)思想素质: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不搞形而上学,敢于在实践中纠正错误,坚持和发展真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风严谨,对自己要求严格,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接受新观念,紧跟时代潮流,不墨守陈规

5、,热情支持新生事物;不固守一种模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三)知识素质:比较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四)能力素质:调查研究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收集的各种方法;组织协调能力。能独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形成教育合力;宣传鼓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五)身体素质:指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意志坚强、不怕疲劳、有连续作战的作风。,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要求,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教的内容,(一)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

6、国主义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等。 (二)思想教育:包括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审美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 (三)道德教育: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四)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意义教育、心理健康标准教育以及心理防御机制教育等项内容。,第二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涵义及特征 (一)客体的涵义 所谓客体是主体在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时,所指向的一切对象,是与主体相对应的范畴,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客体即指以物质性为特征的物质世界,也指以精神性为特征的

7、文化世界,还指作为 物质性和精神性统一的人,在特殊情况下人也是客体。,(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动者、受控者、被塑造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 这里的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可以使中老年人也可以是青少年等等。,(三)客体的特点 1.客体性(基本特点) 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客体性始终受到主体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 2.受教性 受教性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作为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和受动者。 3.可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可以在主体的教育、影响和塑造下,思想行为发生主体所希冀的变化。 4.主体性 是指

8、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互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功能 (一)参与功能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1.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根据自身的需要、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协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和教育计划的制定。 2.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组织和引导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离开了客体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 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还可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评估,(二)制约功能 制约作用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和整个活动的制约。教育客体能动性的发挥必然导致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乃至整个教育活动的制约。 (三)反馈、检验功

9、能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以自身状况来反馈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状况。,(四)促进功能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通过自己的参与、反馈、检验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简要评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思想述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简要评述,(一)哲学视野中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的概念 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2、客体的概念 指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性指向中获得自身的基本规定的,即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3、

10、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一般认为,主客体关系表现为四种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主客体之争 1、单一主体论说 “单一主体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分为“教育者主体说”与“受教育者主体说”,表现为“主体客体”结构。 客观地讲,“单一主体说”片面地夸大了一方的作用,忽视了另一方的主观能动性。,2、双主体说 “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二者相互支配、制约;“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而进入到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从实质上讲,它是人的主体性的扩展,其本质仍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 客观地看

11、,“双主体说”看到了两者的特殊性、差异性和个体普遍的主体性,有效地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物化、器皿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者之间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但从思维方式上,仍把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平行地横向对等看待,片面夸大两者的统一,实质仍是传统的“教育者中心说”。,3、主体间性说(超越主客体关系论) “主体间性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种超越了占有主体性的共生同在的共有主体性。要求在总体上将人置于目的的境地,通过人与人的平等对话、交往,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料等为客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和目的性本质,表现为“主体客体主体”结构。 总之,“主体间性说”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

12、新的视角,被认为是传统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水岭。,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在地位、作用、素质上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则表现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即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对立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在思想政治教

13、育过程中身份、作用、素质上的对立(差异)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代言人”、组织者身份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对象性身份是对立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引导、促进、调控和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起“参与作用、制约作用、反馈作用、检验作用、促进作用”;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上。,(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只有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真正存在,才能保证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你可以成为我,我也可以成为你”,教育主体转化为教育客体,教育客体转化为教育主体。二是在同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