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366564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风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魏晋风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魏晋风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魏晋风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魏晋风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风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风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风度,魏晋风度,魏晋之际,是一个美的自觉的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意味,魏晋文人所特有的崇尚自然、风流自赏、不慕功利、纵情任性、潇洒飘逸的风度。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魏晋风度。,引子,什么是风度 辞源:仪容、气度。,新 异 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一、魏晋风度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一,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晋书阮籍传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魏晋:人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的时期。,第二,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们的思想开始了第二次大解放。,

2、玄学的内容由三部书组成:道德经、庄子、周易。,玄学既不同于儒家思想,也不同于道家思想,而是对二者的综合,是一种新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统领之下,当时士人思考人生,张扬个性有了理论的支持。,玄学趣味 “玄”出自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本义是黑色,作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观念,有微妙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魏晋思想家奉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三玄”,崇尚以老、庄学说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玄谈”,因此其思想学说被称作玄学。,第三,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们开始

3、渴望贤才,渴望有雄才大略的人来收拾天下,还老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于是品评、清议之风兴起。,“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劭sho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 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也有的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操大悦而去。 后汉书本传,品核公卿,裁量执政,清议渐渐演化为清谈,渐渐远离政治,走向学术。,清谈:,魏晋时期,辩析名理的风气在学者中流行起来,”名”就是名词概念,“理”是名词中包含的道理、涵义,这种以“析理”为主要内容的辩论,称作“清谈”、“清言”或“玄谈”。清谈的“艺术”是在于用最为精妙的语言、最简洁的词汇,来表达最精粹的思想。,何晏为吏

4、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 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活难不?”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 皆一坐所不及。(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曹魏代汉后,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士族: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发生变化行为方式、处世态度的改变,(一)注重养生,珍视生命首先要活着,二、魏晋风度的外在表现及思想内涵,(二)崇尚自由,任性而为活得要舒服,(三)追求本真,保持自我活得要有个性,(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王东亭与谢公交恶。王

5、在东闻谢丧,便出都,王于是往哭。督帅刁约不听前,曰:“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不执末婢手而退。世说新语伤逝篇十五,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晋书阮籍传,(一)注重养生,珍视生命首先要活着,散药和酒能使人废“形”获“神”,体“道”悟“本”。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世说新语言语),服药饮酒 寒食散:即五石散,五石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石琉黄等。,(二)崇尚自由,任性而为活得要舒服,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刘伶放达,裸形坐屋中,客有问之者,答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王子猷

6、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 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 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雪夜访戴,(三)追求本真,保持自我活得要有个性,毕茂世: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桓公少与殷候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任诞放达,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

7、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世说新语任诞),阮籍的脱俗,不仅被时人所认识也被世人所接受。脱俗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追求与道相契、与自然一体的“大人”境界: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通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大人先生传),(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王仲祖有好仪形,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得生如馨儿?”时人谓之达也。又酷贫,帽败,自以形美,乃及帽肆,就帽妪戏,而得新帽。 裴启语林一二七卷,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世说新语容止七,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

8、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神仙容止,修饰容貌,以“形”传“神” 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征,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备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刘劭人物志),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世说新语容止),(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中古时代的士林名流多为潇洒不羁的性情中人,其感情的丰富性不仅表现

9、在言语应对和诗赋歌咏上,也表现在对于情绪的把握与控制上。有情而不露情,这是雅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表现这种风度的惯用语,通常是“喜怒不形于色”,“沉着冷静”。,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三五,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j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世说新语雅量篇三十六,(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世说新语雅量二:,在灾

10、难重重,战火不绝的中古时代,众多的名士面对死亡,没有戚戚然的哀情,也没有惶惶然的惊惧,他们带着对宇宙生命的大彻大悟毅然走向那不可知的幽明世界,神态安详,仪态从容,既潇洒又美丽。把死亡当作生命旅程的最后一章美丽的诗歌来创造和鉴赏的。,(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清谈分为口谈和笔谈 自问自答,嵇康声无哀乐论 欧阳建言尽意论 嵇康作养生论 向秀作难养生论 嵇康又作答难养生论 张辽叔作自然好学论,嵇康持不同意见,便作难自然好学论;时人有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便作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对方又作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复作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晋人

11、重视清谈本身的美,注重思辨过程的美,而对思辨的结果是否正确倒并不在意,对“理之所在”并不十分关心。,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世说新语文学三一,麈zh尾:用驼鹿尾毛做成的类似拂尘和羽扇之类的东西。,(五)口吐莲花,才华横溢活得要有用,王文康、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世说新语排调四六,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

12、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li旐zho 。”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世说新语排调六一,画有龟蛇的旗、魂幡,以上谈了魏晋风度的种种外在表现,他们服药养生,首先要活着;他们崇尚自由,任性而为,要活得舒服;他们追求直率,标榜自我,要活出个性;他们爱美,追求神韵,要活得有品味;他们喜欢清谈,爱惜才情,他们想活得对社会有用。总之,他们的种种作法无不是想向世人表明,他们想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从整体

13、来看,魏晋士人这个群体在逆境中锲而不舍、执著追求乱世中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人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他们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认真劲、所做出种种标新立异的行为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而不是指责,魏晋士人的“魏晋风度”留给我们的是一笔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三、“魏晋风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一)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二)保持鲜明的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三)保持求知的热情,获取对事物的真知灼见,(四)随缘任化,过一个潇洒、充实、有意义的人生,参考书目:,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南朝宋)刘义庆 著 刘孝标 注 余嘉锡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宁稼雨: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 4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 5陈四益:权势圈中世说初谭,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6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