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课件(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365752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PT 页数:252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宪法课件(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中国宪法课件(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中国宪法课件(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中国宪法课件(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中国宪法课件(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宪法课件(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宪法课件(讲)(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学,乌兰察布市党校副教授 王永丽,宪法学,宪法理论,宪法规范,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立法法,选举法,国籍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引言:宪法第一案,参见法制日报8月13日、19日、9月16日报纸。 案情:1990年山东省滕州市八中学生齐玉苓和陈晓琪同时参加中专考试。之后,齐被录取为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财会专业委培生,但录取通知书却被陈领走,不知情的齐以为自己落榜。齐所在的中学自始至终未将考试成绩告诉齐。陈则以齐的名字上学,毕业并参加工作。直到1999年,齐得知陈冒用自己的姓名上学并就业的情况后,于同年1月29日,以陈及

2、有关学校和单位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陈等以侵害齐姓名权的方式侵害了宪法第46条所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判决陈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齐各种损失9.8万元。(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一部分 宪法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宪法的性质与特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词义 中国宪法词义及其演变 中国“宪”字、“宪法”二字古已有之。古时“宪”字与“法”字基本同义。如尚书中的“鉴于先王成宪”。汉书中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国语中“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先王之法曰宪,后王之法曰令,表明在中国古

3、代“宪”是一种位阶比较高的法。,二、宪法概念 (一)国外有关宪法的概念 国外宪法多从宪法的形式特征或抽象意义来界定, 如德国学者耶林内克认为:宪法是规定国家最高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而英国学者惠尔则认为:宪法是管理一国政府活动的并且是体现在一个文件中的法律规则的总和. (二)我国有关宪法的概念 中国学者多从阶级本质、主要内容和宪法地位来界定。如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根本制度,规定公民权利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相互之间关系

4、的国家根本法。,第二节 宪法的性质,一、宪法是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关于民主。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与现代是两种意义完全相反的词。古代的民主指的是国王,即“民之主”。近代意义的民主才变成“民主之”的含义。为什么需要民主? (1)民主的含义 一种制度?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原则? 民主是这样一种制度,其中谁也不能选择自己进行统治,谁也不能授权自己进行统治,因此,谁也不能自我僭取无条件的和不受限制的权力。 萨托利,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民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大家

5、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 2、民主制度法律化在我国宪法的表现,可作 以下理解: (1)民主既是一种国体,也是一种政体,既强 调实体又强调程序; (2)直接民主;间接民主(代议制); (3)国家的运行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原则。 (4)法治运行中的民主。,三、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种目的的,那么,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

6、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国家,即无宪法可言。 法国人权宣言 1、宪法对公民权利体现的历史渊源 2、对保障书的理解 四、宪法是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依据。 (中国的法治现状中存在的工具主义评价),第三节 宪法的特点,一、宪法内容方面的特点 宪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根本性 1、广泛性 2、根本性 二、宪法地位方面的特点(见附表)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1、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普通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三、宪法形式方面的特点 宪法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1、由特定机关或法定人数提

7、议 2、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或修改 3、特别的通过程序,附录一:我国的立法体系图,第二章 宪法的结构、分类和宪法渊源 第一节 宪法的结构 宪法结构一般是指宪法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一般分为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两种。 形式结构是指宪法规范予以合理排列的顺序、方式,一般分为章、节、条、款、项和目。 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是指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宪法规范安排在宪法典的某一部分,一般包括序言、总纲、正文、附则等。,一、序言 宪法序言又名宪法前言或引言,是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从表述上来看,宪法序言有明示序言和非明示序言之分。明示序言以“序言”为明示标题,如中国、韩国、德国等国宪法序言即是如此。非明示

8、序言是无“序言”的明确标题,但实质上为序言功能,如美、日、俄等国宪法序言即是。如今各国宪法存在序言部分的约占2/3以上。宪法序言的分类:一是目的性序言。二是原则性序言。三是纲领性序言。四是综合性序言。,(一)我国宪法序言的主要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几件大事 2、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原则 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的国内国际条件、统一战 线、祖国统一等。 4、宪法本身的地位。 (二)我国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效力,二、总纲 总纲是一国立国之根本,宪法多予以规定。在内容上,总纲一般包括基本原则条款、基本政治制度条款、基本经济制度条款、基本文化制度条款、意识形态条款、国家标识制度条款等。在形式上,除了美国等国宪

9、法无此规定外,多数国家的宪法有总则性规定(放在正文之首),不过表述方式各异,新中国四部宪法总则都称“总纲”,瑞士1874年宪法直接标有“总则”,意大利1947年宪法与阿尔及利亚1976年宪法的总则称之为“基本原则”,但多数国家的宪法有关部分无总则之名行总则之实。,三、正文 美国宪法最短,共7条;最长的是前南斯拉夫的宪法,共406条。中国现行宪法正文138条。 三、附则 我国宪法结构 1)宪法的形式结构分为章、节、条、款、项,共4章138条。 2)宪法的内容结构分为:绪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二节 我国的现行宪法 (1982年宪法),一、中国宪法的产

10、生及历史。 刘少奇:一百多年以来,中国革命同反革命的激烈的斗争没有停止过。这种激烈的斗争反映在国家制度的问题上,就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的宪法 。,中国宪法一览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主要宪法性文件 一览表,三、新中国的宪法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4年宪法 3.1975年宪法 4.1978年宪法 5.1982年宪法 (1)1988年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2)1993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县级人大代表任期由3年改为5年 (3)1999年“依法治国”、“经济制度”、“反革

11、命的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4)2004年“保障人权”、“私有财产”等14条,中国现行宪法修正情况一览表,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 (一)形式的分类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根据:以宪法典是否具有成文的形式 2、刚性宪法、柔性宪法。划分根据:以宪法的效力、修改难易程度与普通法的比较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划分根据:制宪主体的不同 4、古代宪法、近代、现代宪法 5、其它如原始宪法、派生宪法;规范性宪法、名义宪法、标签宪法等,(三) 、宪法的渊源 1、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 一般指宪法基于不同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 现形式。种类包括: (1)宪法典和修正案 (5)宪法解

12、释 (2)宪法性法律 (6)国际条约 (3)宪法惯例 (7)政治文件 (4)宪法判例 (8)权威的宪法理论 2、我国的宪法渊源1235,第三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普遍性 2、特殊性 3、最高性 4、抽象性,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 、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在民原则) 1、君主主权 布丹、霍布斯 2、议会主权 3、人民主权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

13、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 。,(二)、人权原则 1、人权的基本概念 人权是指人作为人所具有和应该具有的权利。它包括三种具体形态:实有权利;法定权利;道德权利 2、宪法既保护多数人的权利,也保护少数人的 权利 3、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三)、法治原则 法治是指法的统治。它既指一种信仰,又指一种运行状态。 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严格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作实施状态的总称。 法治的发展: 梭伦: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直道而行,各得其所。 亚里士多德:众人之治优于一人之治。法律得到普遍服从,所制定

14、的法是良法。 洛克: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李步云:法治的十个主要标志; 一是法制完备, 二是主权在民, 三是人权保障, 四是权力制

15、衡, 五是法律平等, 六是法律至上, 七是依法行政, 八是司法独立, 九是程序正当, 十是党要守法。,1、人治与法治之争 2、法治的论点 (1)体现在宪政上的法治,有近代、现代不同之分 (2)法治的内涵 a、权力法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我国宪法规定了法治原则 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54年宪法第85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82年宪法第33条),毛泽东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的一套,不能靠法治去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样多条,记不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了,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四)、权力制衡原则 阿克顿: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孟德

16、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 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 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 到遇有界线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 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当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 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 复存在。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 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麦迪逊:如果人都是天 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 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 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 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 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 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