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59358397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下列关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D是动态平衡解析:选A。化学反应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改变。2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0 molL1解析:选B。本题考查

2、可逆反应的特征,可采用极端假设法解题。设容器容积为1 L。假设SO2全部转化为SO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SO2(g)O2(g) 2SO3(g) 2 mol 1 mol 2 mol 0.2 mol 0.1 mol 0.2 mol生成SO3 0.2 mol,则SO3共(0.2 mol0.2 mol)0.4 mol,SO2、O2的物质的量为0;假设SO3全部分解为SO2和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SO3(g) 2SO2(g)O2(g) 2 mol 2 mol 1 mol 0.2 mol 0.2 mol 0.1 mol生成SO2 0.2 mol,则SO2共(0.2 mol0.2 mol)0.4

3、mol,生成O2 0.1 mol,则O2共(0.1 mol0.1 mol)0.2 mol。而实际上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都不可能被完全消耗。所以从反应进行达到一定程度时,SO2、O2、SO3的浓度大小有一个范围:SO2的浓度介于00.4 molL1之间,不可能为0或0.4 molL1;SO3的浓度介于00.4 molL1之间,也不可能为0或0.4 molL1;O2的浓度介于00.2 molL1之间,不可能为0或0.2 molL1,因此A、D错误,B正确。当SO2消耗时,SO3生成;当SO3消耗时,SO2生成,所以根据元素守恒,C错误。3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

4、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解析:选C。A项中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B项说明v正(N2)v逆(N2),不是平衡状态;C项中v正(H2)v逆(H2),处于平衡状态;D项v正(N2)v逆(N2),不是平衡状态。4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解析:选C。2H2O22H2OO2。A6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1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2103 mol,所以06 min时,v(H2O2)3.3102 mol/(Lmin),A正确。B.610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0.335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0.3

6、35103 mol20.67103 mol,610 min时,v(H2O2)1.68102 mol/(Lmin)3.3102 mol/(Lmin),B正确。C.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2103 mol,剩余n(H2O2)0.40 mol/L0.01 L2103 mol2103 mol,c(H2O2)0.20 mol/L,C错误。D.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2103 mol,n(H2O2)总4103 mol,所以H2O2分解了50%,D正确。5如图所示,烧瓶A、B中装有相同浓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止水夹K夹紧,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1的

7、盐酸,烧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两烧杯液体温度相同。(1)写出烧瓶中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前烧瓶中气体呈_色。(2)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某同学又用温度计测量两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发现甲中温度_,乙中温度_,原因是_。同时发现A瓶中气体颜色变深,B瓶中气体颜色变浅。(3)由此,该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NO2和N2O4两种气体存在以下平衡:2NO2N2O4,即烧瓶中气体为红棕色。(红棕色) (无色)(2)NaOH与HCl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

8、温度降低。(3)通过对比甲、乙两烧瓶与原气体颜色变化可知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1)2NO2N2O4红棕(2)升高降低甲中NaOH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溶解放热,与HCl反应也要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乙中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3)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证明NO2百分含量增大,即平衡2NO2N2O4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气体颜色变浅,证明N2O4的百分含量增大,即平衡2NO2N2O4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第一部分 物理复习方法与策略高三物理复习应当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提升原有知识,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整合与类化。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和回顾。在复习的过

9、程中更是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不能将复习等同于大量做题,否则就会淹没在茫茫题海中。一、要善于归纳总结,掌握物理方法,形成物理思维在复习中,除了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之外,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方法和物理思维的进一步掌握和深化。这才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效率的复习方法。1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运用联系的观点,对物理方法进行对比归纳,形成处理物理问题独有的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复习的关键。例如,利用类比的方法复习机械振动与电磁振荡、机械波与电磁波、电源与用电器、万有引力与库仑力、电场与重力场等,在比较中寻找共性与特性;而密度、电阻、场强、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等物理概念都应用了比值定义法,并要注意定义式与决定式

10、的区别;质点、自由落体运动、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等都应用了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平均速度、交流电有效值,合成与分解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等等。这些处理方法也同样运用在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使物理问题简化并顺利解决。再如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偶然误差,几乎在每个实验测量中都会用到;累积测量再求平均值的思想方法,其实从我们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直径(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和一页纸厚度(测100张纸的厚度)一直就用这种思想和方法。2把握建立物理模型的思想。建立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是解决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不体现对物理模型应用的考查。力

11、学常见物理模型有:质点、单摆、轻绳、轻杆、轻弹簧、弹簧振子等;过程模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实验模型有: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模型等。这种将实物或过程抽象为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容易抓住物理问题的实质,突破物理的难点。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例如选取研究对象时常用隔离法和整体法;处理抛体运动时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实验数据的处理采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法;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电路、半偏法测电阻等都是用以易代难的等效替代法等,均为中学物理学习中基本的思维方法。在平时练习中增强对这些方法的体会与掌握,在听课中,要格

12、外注意老师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了技巧、掌握了方法,便可如虎添翼,发挥出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物理复习的关键。1高三复习要学会独立思考。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等等,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改掉。有时题不会做,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

13、,这在平时的学习中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但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的去找答案或提示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2物理虽是理科,该记忆的也要记忆。对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物理史实、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一级基础知识必须要记牢。还有一些常用的结论、方法或常识性知识等属于二级基础,也必须记牢

14、。例如: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物体加速度为a=gsin;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该摩擦因数与的关系满足=tan;提到秒摆应知道是周期为2s的单摆;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是27天;中等身材中学生的质量约50-60kg等等。但只背结论,死记公式,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例如加速度、电场强度),这条物理定理怎样得出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反映了谁的性质,由哪些因素决定,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用它解决问题等。3及时归纳和总结。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