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59358216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金版学案》化学必修2(鲁科版)练习:章末系统总结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章末系统总结一、重点知识梳理二、实验专项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探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 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思考探究(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哪个?提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锂、钠、钾金属性的强弱。钾最活泼和水反应最剧烈,c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A、B

2、、C装置中所选用的物质分别是什么?提示:硝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所以A是硝酸,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判断B为CaCO3,C为可溶性硅酸盐。(3)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乙实验的原理。提示:CaCO32H=Ca2CO2H2OCO2SiOH2O=H2SiO3CO或2CO2SiO2H2O=H2SiO32HCO。(4)结合乙同学设计实验的现象分析,你认为氮、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如何?提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2CO3H2SiO3,说明元素非金属性NCSi。即时训练1验证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2)同一主族内

3、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下表() 中选择实验方法,从()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在空格中(不一定全选)。实验方法()实验现象()A.钠与冷水反应a.溶液变红色B.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b.产生白烟C.点燃H2S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D.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d.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E.NaI溶液中加入溴水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后又溶解F.镁带与沸水反应f.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G.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g.溶液变棕黄色H.NaCl溶液中加入溴水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I.镁带在空气中燃烧i.发出淡蓝色火焰J.Na

4、Br溶液中加入氯水j.观察不出什么现象K.铝片与2 mol/L盐酸反应k.溶液变橙色解释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序号(1)同周期(2)同主族解析: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看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与H2化合的条件,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答案:序号(1)同周期(2)同主族A、F、KE、H、Jd、c、fg、j、k2.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

5、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将新制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实验用品:仪器: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 NaBr溶液、0.1 mol/

6、L NaI溶液、CCl4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字母和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_。解析:钾的金属性比钠强,钾与冷水反应比钠与冷水反应剧烈,产生的H2能发生燃烧或轻微的爆炸;将新制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用CCl4萃取,液体分层,下层呈橙红色。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发生反应:Br22NaI=I22NaBr,用CCl4萃取,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答案:(2)试管胶头滴管(3)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DCl22NaBr=2NaClBr2A2Na2H2O=2NaOHH2BBr22NaI=2NaB

7、rI2C2K2H2O=2KOHH2(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到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第一部分 物理复习方法与策略高三物理复习应当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提升原有知识,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整合与类化。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和回顾。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是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不能将复习等同于大量做题,否则就会淹没在茫茫题海中。一、要善于归纳总结,掌握物理方法,形成物理思维在复习中,除了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之外,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方法和物理思维的进一步掌握和深化。这才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效率的复习方法。1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运用联系的观点,对物理方法进行对比归纳,形成处理物

8、理问题独有的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复习的关键。例如,利用类比的方法复习机械振动与电磁振荡、机械波与电磁波、电源与用电器、万有引力与库仑力、电场与重力场等,在比较中寻找共性与特性;而密度、电阻、场强、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等物理概念都应用了比值定义法,并要注意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别;质点、自由落体运动、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等都应用了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平均速度、交流电有效值,合成与分解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等等。这些处理方法也同样运用在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使物理问题简化并顺利解决。再如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偶然误差,几乎在每个实验测量中都会用到;累积测量再求平均值的思想方法,其实从我

9、们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直径(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和一页纸厚度(测100张纸的厚度)一直就用这种思想和方法。2把握建立物理模型的思想。建立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是解决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不体现对物理模型应用的考查。力学常见物理模型有:质点、单摆、轻绳、轻杆、轻弹簧、弹簧振子等;过程模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实验模型有: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模型等。这种将实物或过程抽象为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容易抓住物理问题的实质,突破物理的难点。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例如选取

10、研究对象时常用隔离法和整体法;处理抛体运动时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实验数据的处理采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法;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电路、半偏法测电阻等都是用以易代难的等效替代法等,均为中学物理学习中基本的思维方法。在平时练习中增强对这些方法的体会与掌握,在听课中,要格外注意老师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了技巧、掌握了方法,便可如虎添翼,发挥出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物理复习的关键。1高三复习要学会独立思考。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一

11、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等等,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改掉。有时题不会做,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这在平时的学习中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但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的去找答案或提示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

12、做一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2物理虽是理科,该记忆的也要记忆。对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物理史实、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一级基础知识必须要记牢。还有一些常用的结论、方法或常识性知识等属于二级基础,也必须记牢。例如: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物体加速度为a=gsin;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该摩擦因数与的关系满足=tan;提到秒摆应知道是周期为2s的单摆;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是27天;中等身材中学生的质量约50-60kg等等。但只背结论,死记公式,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例如加速度、电场强度),

13、这条物理定理怎样得出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反映了谁的性质,由哪些因素决定,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用它解决问题等。3及时归纳和总结。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目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整理,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错误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掌握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14、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这样才会在考试时做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对自己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与整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哪些题是一看就会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对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后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这些题必须做好不同的标识。(2)对那些一点思路也没有的习题,必须通过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使之变成有思路的习题,这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就是我们备考路上的“拦路虎”,一定要把他们都“消灭”了。(3)要定期回头复习那些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出的习题,保证思路上的畅通。(4)要把自己不会的习题、做错的习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题是方法上的错误,哪些题是

15、计算上的失误,哪些题是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最好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来。掌握自己犯错的类型,就为防范错误做好了准备,整理一个错题本是复习的一个好办法,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当看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应该随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边悟效果会更显著,不会的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少了。每次考试后,均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可将问题分成三类:会而错,盲而错,疑而错。会而错,疏忽、粗心所致,理在戒之;盲而错,由于各种原因,在知识和运用上存在许多盲点,因盲而茫,错是必然的,因而扫除知识的盲点、弥补知识的缺陷是高考复习的最基本的要求;疑而错,一半清醒一半“醉”,因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有疑惑、不透彻而错,多数当属此类,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无疑无惑。即重点把火候不到的“夹生饭”再加工,使之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