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5935821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5节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目的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原理当单摆摆角很小(小于5)时,可看做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由公式可得g,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g器材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属小球,约1 m长的细线,米尺,游标卡尺(或用三角板,当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时),停表,量角器等二、实验步骤1做单摆(1)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稍大一些的结,制成一个单摆。(2)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作上标记。(如图151)图1512测摆长用

2、米尺量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0,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则摆长ll0。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让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单摆摆动稳定后,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4改变摆长重测周期将单摆的摆长变短或变长,重复实验三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三、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g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表格实验次数摆长l(m)周期T(s)加速度g(m/s2)g的平均值1g232图像法由T2得T2l作出T2l图像,即以

3、T2为纵轴,以l为横轴。其斜率k,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图152四、注意事项(1)实验时,摆线长度要远大于摆球直径,且摆线无明显伸缩性,另外摆球要选取密度大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钢球。(2)单摆摆球应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角应小于5。(3)测摆长l时,应为悬点到球重心的距离,球质量分布均匀时等于摆线长加上小球半径。(4)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以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平衡位置时计数。(5)适当增加全振动的测量次数,以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一般3050次即可。五、误差分析(1)测摆长l时只测量出细线长,没有加上小球的半径,使得所测摆长偏小,g的测量值偏小。(2)测摆动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

4、误记为N1次全振动,使所测周期偏小,g的测量值偏大。(3)实验时,摆角较大,使得摆动实际周期与2有偏差。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典题例析1(安徽高考)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53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图153(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154所示,读数为_mm。图154(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

5、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即为单摆周期T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T解析:(1)该游标尺为十分度的,根据读数规则可读出小钢球直径大小。(2)根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要求可判断正确答案。答案:(1)18.6(2)a、b、e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典题例析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两位同学测出了单摆在不同摆长(l)对应的周期(T),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1)甲同学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2l图像,

6、若他测得的图像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若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像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_(选填“偏小”“偏大”或“准确”)。(2)乙同学根据公式:T2得:g,并计算加速度,若测摆长时,也忘记了测摆球的半径,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选填“偏小”“偏大”或“准确”)。(3)若他们测量5种不同摆长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l/m0.50.80.91.01.2T/s1.421.791.902.002.20T2/s22.023.203.614.004.84请你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在虚线框中作出了T2l图像,并利用此图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为_ m

7、/s2。解析:(1)根据测量数据,作出T2l图像,其斜率为kT2/l,而g,故有:g,图像函数式为T2l,如果忘记d,则函数式写为:T2(l),显然图像的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的测量值不变。(2)根据公式T2得:g,并计算加速度,如果忘记d,测量公式写为g,显然测量值偏小。(3)建立如图坐标系,并标出适当的刻度,依据数学描点法画出T2l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的斜率大约为:k4.0。依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为:g9.86 m/s2。答案:(1)准确(2)偏小(3)T2l图像见解析9.86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线应选用()A长约10 cm的细线B长约1 m的细线C长约1 m的粗绳 D80

8、 cm长的橡皮绳解析:选B做单摆的细线的要求是细且长,轻且无伸缩性,故B正确。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A应选质量小的球做摆球B先使摆球摆动几次,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用停表测出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D在测量摆线长度时,对安装好的单摆,要用力拉紧摆线后再测量解析:选BC摆球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A错。开始计时的起点应从平衡位置开始,此位置速度大,位置确定,误差小,B对。计算周期时,应用多个周期的累加时间,测时间时误差小,C对。测摆长时应使摆线自然下垂,不能拉紧,拉紧摆线后测得摆长变长,误差大,D错。3针对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下面各种

9、对实验误差的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摆长和时间的测量中,时间的测量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B在摆长和时间的测量中,长度的测量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C将振动次数n记为(n1),测算出的g值比当地的公认值偏大D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摆球的半径测算出的g值比当地的公认值偏大解析:选AC对于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由于与周期是平方关系,它若有误差,在平方后会更大,所以时间的测量对误差的影响更大些,A正确,B错误;另外,如果振动次数多数了一次,会造成周期的测量值偏小,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C对;若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将使摆长的测量值偏小,g值偏小,D项错。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0、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c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d用停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e用公式g4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解析:由于此单摆的真实摆长为l,而该同学在计算时代入公式的摆长是l,故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答案:偏小5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一位同学将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A测摆长l: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当摆球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

11、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记作第1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C将所测得的l和T带入单摆的周期公式T2 ,算出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1)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2)另一位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摆长l/m0.50.60.81.1周期的平方T2/s22.02.43.24.5 利用上述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lT2图像。图155利用图像,求重力加速度。解析:(1)A.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所以还应用游标卡尺测出球的直径,则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

12、球的半径;B将摆球拉起时,应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较小;由于首次经过最低点记数为1,所以秒表记录的这段时间应为次全振动,故单摆的周期T;C为减小测量误差,应测量多次,然后取g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2)由图像可求出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2 m/s29.86 m/s2。答案:见解析6(江苏高考)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56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

13、下落的总时间。图156(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_。(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

14、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解析:本题考查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的能力。(1)电流是通过电键的断通控制的,电源只要能提供电压即可,直流、交流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A项错误;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以便第1个小球在下落过程中能撞击到M上,使M与触头分开,释放第2个球,B项正确;应测量小球未释放时小球的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C项错误;手动敲击M的同时小球开始下落,这时应开始计时,D项正确。(2)g m/s29.4 m/s2。答案:(1)BD(2)9.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4)由H1g2和H2g2,可得g,因此可以消去t的影响。7(天津高考)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