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32119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导语: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免疫调节教案怎么写?下面为小编整理分享的一些教学方案,欢迎借鉴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范文教材内容分析免疫调节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主题下,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

2、部分内容。免疫系统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系统之一,突出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体液免疫生理过程复杂,是一个微观、抽象的动态过程,而且专业术语多,容易混淆,难记忆,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因此将体液免疫的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体液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1)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结论;2)进行图表解读和观察(图2-14、资料图、2-15、)3.情感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

3、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请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泡泡男孩”吗?几年前,中央电视台人物节目播出了“泡泡男孩”的故事,这是其中截取的两个画面(多媒体展示“泡泡男孩”图片)。由于缺乏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内,在塑料隔离罩内度过了12年的光阴,被誉为医学史上的奇迹。“泡泡男孩”所患疾病称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那么什么是免疫?什么是免疫缺陷病呢?这些问题都将在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中学习。对“泡泡男孩”来说,泡泡外的世界充满了致命的威胁,甚至连母亲一个充满爱的拥抱,都可能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我们的身体无时

4、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通常我们不会感到不适,说明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依靠人体的三道防线来实现的。1、人体的三道防线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6二、三段的内容,归纳人体三道防线的内容,并判断多媒体中所呈现的四幅图片分别属于哪道防线。学生回答,教师讲述: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以及皮肤以外的部分,如泪液、汗液、唾液等,主要有阻挡或消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例如人在流泪的过程中就能排出异物,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或吞噬突破第一道防线的病原体。教师

5、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提问:人体仅靠前两道防线就能免受病原体的入侵吗?“泡泡男孩”前两道防线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仍然只能生活在泡泡之中,说明前两道防线不能完全阻挡病原体。那么前两道防线突破之后人体如何进行防御呢?(第三道防线)继续提问:第三道防线有哪些部分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教师小结: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将人体比作一座城堡,第一、二道防线就像是厚厚的城墙,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阻挡作用。第三道防线就像是城中巡逻的警察,有专门对抗特殊病原体的武器,一旦有病原体趁虚而入,就能特异性的识别并

6、将其消灭掉。因此第三道防线又称为特异性免疫。过渡:“泡泡男孩”的免疫缺陷主要是缺乏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免疫细胞。当时医生们认为,“泡泡男孩”的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为什么人们寄希望于骨髓移植来治疗它的病呢?这得从免疫细胞的起源说起。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师:特异性免疫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下面我们根据图示,一起来分析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的过程。提问:1、淋巴细胞起源于哪种器官?2、由哪种细胞分化而来?3、在什么器官中成熟?4、能否继续分化?分化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讲述: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形成有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因此医生们希望通过骨髓移植来恢复“泡泡男孩”

7、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过渡:T细胞和B细胞的继续分化需要抗原的刺激,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呢?3、抗原、抗体的区分教师讲述: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例如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设问: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可以成为抗原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抗原呢?教师归纳:抗原来自两方面:一是入侵的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二是自身衰老、损伤、异常的细胞,如癌细胞。教师讲述: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结合。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后,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少部分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母乳喂养婴儿不容易生病就是因为在乳汁中

8、含有抗体。提问:医生们给“泡泡男孩”移植了他姐姐凯瑟琳的骨髓后,凯瑟琳骨髓中潜伏的病毒侵入他的身体并大量繁殖。骨髓中潜伏的病毒在“泡泡男孩”体内充当什么成分?过渡:“泡泡男孩”最终还是由于病毒的大肆入侵而死亡,正常机体是如何消灭病原体的呢?突破非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进入机体后,一部分存在体液中,另一部分会侵入到细胞中。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称为体液免疫,被相应的免疫细胞称为细胞免疫。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来了解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理。二、体液免疫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7第四段,思考:1、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2、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学生回答:参与体

9、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呈递抗原,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并传递抗原,B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发挥免疫作用。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分析,结合图2-15,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图。学生画图,教师点评完善。师生互动:结合体液调节过程图思考:1、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B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2、哪些细胞能识别抗原?哪些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

10、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3、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有何特点?(二次免疫的特点:反应更快更强,抗体数量更多,患病程度更低)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点评。过渡:体液免疫主要靠B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T细胞作战,除免疫细胞外,还需要免疫器官和相应物质的参与,共同构成免疫系统。三、免疫系统的组成提问:结合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思考:参与的器官、细胞、物质分别有哪些?教师讲述: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活性物质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

11、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作用,从而实现机体的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医生最终放弃了对“泡泡男孩”的治疗,把他从禁锢了他12年的泡泡里抱了出来。让他第一次暴露在空气中,弥留的时刻他终于触摸到了母亲的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很庆幸我们生下来就带来了“免疫系统”这位最好的“医生”,生命来之不易,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健康。: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本节课我们从组成和功能方面对免疫系统进行了学习。免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防卫功能,防卫功能依靠人体的三道防线来实现,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又叫做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12、疫。免疫调节过程中需要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参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关注艾滋病的流传和预防,渗透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3、了解免疫学的应用;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渗透德育教育。教学重难点:从关爱艾滋病病人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情景创设:本节课我们接着讲免疫调节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2)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2、人体免疫有哪几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体液免疫靠产生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13、。) (出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挂图)4、免疫力越强就越好吗?5、当免疫力过强或过弱时会出现什么疾病?6、有没有免疫力缺失的情况?(免疫力过强时会出现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免疫力过低时身体的抗病能力较差;当人体遭受了HIV的侵入后会导致免疫力缺失艾滋病。)介绍艾滋病的现状: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认为是20世纪的瘟疫,谁能说说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怎样?(从1981年美国发现了第一例到XX年11月底(仅22年间),全球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HIV。中国 1985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人,现在,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多万,处亚洲第二位,全球第十四位。广东在全国排第四。河源现在已

14、经发现了好几例病例。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正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估计到XX年,HIV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形势非常严峻。)2、艾滋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据统计,我国超半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经性行为传播感染的。)3、艾滋病呢可以预防吗?面对艾滋病的流行,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我们要洁身自爱,拒绝毒品。)4、大家来说说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哪些行为不会?其实,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HIV的受害者,我们应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对

15、待他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关爱他们)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等曾多次探望艾滋病病人,并与艾滋病患儿一起观看文艺晚会,鼓励他们鼓起信心,战胜病魔。前面我们学习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有其他的功能吗?(有,免疫系统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二、新课推进:板书:(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人并不是直接死于艾滋病,而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人是死于癌症,这是为什么?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引发癌症吗?1、癌细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致癌因子有哪些?(人体内正常的细胞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就发生了癌变。)2、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为什么我们多数人在很长的生命过程中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