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93203 上传时间:2017-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建筑安全检查总结篇一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督查力度,杜绝各类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成立国庆期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领导机构,检查组由山群副局长任组长,建管股股长叶军、质监站站长向丽明、监察队队长肖信道任副组长,成员由建设局质监站、建管股等有关同志组成。二、 检查范围:在建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其中住宅工程检查的重点是各类保障性住房。三、检查内容(一)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施工企业和各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及责任落实情况。(二)深入开展防范重、特大施工事故工作情况。1、针对第三季度和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安全

2、生产的特点,加大安全生产监督和安全检查力度情况;2、开展专项整治:“防高坠、防坍塌”和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专项整治情况;3、排查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对查出事故隐患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和落实整改情况;(三)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演练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一)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建筑材料、构件、料具要分门别类,堆放整齐,建筑垃圾也要堆放整齐,但很多的施工工地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建筑垃圾也乱堆,没有设置安全通道,一旦发生事故,建筑工人很难疏散。(二)部分施工企业未设计安全急救方案,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未能及时进行安全救援。(三)临时用电:现场电工对施工现场临时

3、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范熟悉程度不够,线路敷设不规范,施工现场分电箱漏电保护器没有使用空气开关。(四)安全管理:企业对项目部安全生产监控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出现以包带管现象;项目部现场专职安全员到位率低,施工现场安全交底、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活动等制度落实不够。(五)施工单位没有按照云南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内业资料汇编中的要求做好安全资料。(六)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只停留在口头上,未落到实处。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已下发 1 份停工整改通知书,7 份限期整改通知书,各工地整改完毕后,我局检查组又对各工地进行了复查,在复查中我们还要求建筑企业加大对施工工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

4、传力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防护意识。五、 今后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二)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对签订责任状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总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我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我局一直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冬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确保我区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

5、全面建设和谐做出新贡献。篇二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为了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精神,我镇在年初建筑召开工作会议,将安全施工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层层落实。把安全目标责任落实到了第一线。二、加大安全施工检查力度。为了加强安全施工监管工作,左道防微杜渐,我镇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开展安全施工检查工作,下发了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工作方案,对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通过检查,既掌握了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下发了整改书,要求立即整改。三、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管理。按照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的有关精神,我镇加强了对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

6、考核证的动态管理和检查力度: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把安全许可证作为重要审查条件;二是在发放施工证许可证时,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合格证作为必要条件;三是在安全监督备案时,对上述两项内容再次进行严格把关;四是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管时,将施工企业是否降低了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通过层层把关,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四、继续深化安全施工专项整治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

7、坍塌事故的重点是:基坑(槽)、土石方坍塌、脚手架坍塌、高支撑模板坍塌、施工起重机械以及围墙坍塌等其他易发生群死群伤重大事故的作用项目和部位。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点是:高处悬空作业、洞口、临边作业、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起重机械安装、维修、拆除作业、吊篮作业、脚手架搭拆作业、幕墙、干挂石料作业、卸料平台、移动式作业平台和马櫈等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部位。同时,我们把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平时的监督检查,深化了安全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逐步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五、狠抓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我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8、,加强对安置点、建筑施工地等工程安全管理薄弱护环节的监管工作;强化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能力,建立健全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找出薄弱环节,加大对事故多发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狠抓事故超前防范,做到“关口前移”。通过采取这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遏制了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篇三一、主要工作回顾(一)安全监督基本情况截至 12 月 15 日,我站共受理安全监督项目 127 个,其中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99 个,建筑面积 93.2 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 11.65亿元。已竣工项目 105 个(包括往年遗留项目),竣工建筑面积92.6

9、5 万平方米,其中创县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7 个,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3 个,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1 个。共出动 1870 余人次,巡查、检查累计 344 个建筑工地,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347 份,其中停工整改通知书 24 份,对 5 家违法违规施工企业依法提出了行政处罚建议。(二)所做的主要工作1、不断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今年以来,我站继续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并且始终把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站中心工作来抓紧抓好。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每月均提前制定工作计划,高密度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形成高压态势,如 2 月份的消防安全检查、3 月份的春节后复工暨第一季度安

10、全检查、4 月份的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和五一节前安全检查、5 月份的“5.19”活动环境卫生整治和工程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6 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以及专项治理等等,促使施工各责任主体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抓好安全生产。二是改进监督模式,重点监督施工企业的安全行为,同时加强巡查,严格排查施工现场实体安全,及时消除了一批施工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安全监督执法力度,对 5家存在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四是实施差异化分级管理,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对监管不主动、不到位的企业予以批评,纳入重点监管对象

11、,1-3 季度共对 11 家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实施重点监管。五是建立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标后管理,狠治施工企业挂靠行为,对管理人员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力的施工企业进行严肃查处,并根据宁海县建筑业企业考核暂行办法(宁建号)规定,对施工企业进行信用评分和考核,1-3 季度共对 35 家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进行量化扣分。2、严格建筑起重机械的监督管理根据建设部 166 号令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宁波市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备案登记实施细则规定,今年起,我县全面实施建筑起重机械上网备案登记制度。我站按照上级要求,专门落实人员负责,严格把关建筑起重机械的首次产权登记备案、安拆

12、装告知及使用登记备案网上登记工作。截止目前,共对 130 台起重机械进行了产权登记,建立了起重机械档案;对 63 台起重机械进行了登记挂牌,其中塔吊 11 台、施工电梯 12 台、物料提升机 40台。同时积极开展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状况专项检查,在 4月和 8 月份对全县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状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对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严禁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在没有检测的情况下投入使用,一经发现立即停用,共检查了 71 台建筑起重机械,其中塔吊 27 台、施工电梯 19 台、物料提升机 25 台,签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23 份,对不符合要求 12 台塔吊、9 台施工电梯、16 台物料提升机责令停用,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如及时消除了宁海果蔬市场工程中塔吊基础不满足设计承载力产生倾斜的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