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931127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 题)【参赛队编号】I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 题)摘要: 本作品以压控增益放大器 VCA821为核心,外加运放 OPA847、THS3091 配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从 12dB到 40dB以 4dB为步长设定,控制误差不大于2dB实现了输出振幅可调的增益可控放大器。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前置放大电路、中间级程控放大电路、后级放大电路和电源模块。在前级放大模块中,用电压反馈型放大器 OPA847进行固定增益放大,同时进行阻抗匹配和噪声抑制;中间级采用 VCA821进行程控增益控制,以实现高增益、宽带宽和增益可变的平衡;后级利用反馈型放大器 THS3091进行放大;电源模

2、块完成对各级电路的供电。经检验,本方案完成了全部基本功能和部分拓展功能。 关键词:射频放大器 增益可控 VCA821 OPA847 THS30911 设计目标( 1)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Av40dB,输入电压有效值 Vi20mV, 其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均为 50, 负载电阻 50,且输出电压有效值 Vo2V,波形 无明显失真; ( 2) 在 75MHz108MHz 频率范围内增益波动不大于 2dB; ( 3) 3dB 的通频带不窄于 60MHz130MHz, 即 fL60MHz、 fH130MHz; ( 4)实现 AV 增益步进控制,增益控制范围为 12dB40dB, 增益控制步长为 4dB,增

3、益绝对误差不大于 2dB,并能显示设定的增益值。2 系统论证与比较2.1 系统基本方案本系统主要由前级放大模块模块、中间级程控放大模块、后级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实现了增益可控的射频放大,系统框图如图一所示。II图一 系统总体框图(2)前级放大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 TI 公司提供的 OPA820ID 芯片,采用反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电路,提高放大倍数。方案二:采用 OPA847 芯片,具有超低输入电压电流噪声,超高增益带宽积,能够有效的抑制噪声,在放大 10 倍的情况下,具有 3.9GHZ 的增益带宽积。综合比较,由于方案一设计简单,但容易产生自激振荡,电路稳定性差。而OPA847 具

4、有 0.85nv/Hz 噪声电压,同时 具有 3.9GHZ 的增益带宽积,适合高倍数的放大,更适合题目要求,故选择方案二。(3)中间级程控放大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 固定增益与电阻网络衰减。通过前级放大电路进行固定增益放大,后 级由电阻网络衰减,如电位器,实现 040dB 范围内增益可调。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增益范围052dB的调节,可以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实现,比如AD7420。利用D/A 转换器的VRef 作信号的输入端,D/A 的输出端做输出。用 D/A 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实现增益控制。程控放大信号输入后级放大前级放大DA 转换信号输出按键 STM32 液晶显示 电源供

5、电III方案三:使用宽带程控集成放大器,利用 VCA821 进行程控放大,VCA821 在增益为 10dB 时带宽可达到 710MHz,控制电压在 0V2V。方案一中由于大量分立元件的引入,使得电路复杂且稳定性差。方案二虽然简单易行,精确度高,但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转化非线性误差大,带宽只有几 kHz,而且当信号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未选此方案,方案三在增大可调范围的同时,为了保证中间级有足够大的带宽,稳定性好。综合以上三种方案,故选择方案三。(4)后级放大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利用电流反馈放大电路 THS3901作为后级放大带动负载,THS3901 为电流反馈放大电路,没有严格的

6、带宽增益积适合高频设计,其优点是输出电压大。 方案二:选用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OPA693 作为后级放大器,是目前 最快的正负5V固定增益放大器,高达 700MHz的带宽。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方案,都能满足带宽要求,但因单电源供电电路较为简单,减小放大倍数可以提高输出电压的品质,减小噪声,故采用方案一。2 系统硬件设计及相关分析计算2.1 增益带宽积的分析 带宽和增益存在一定关系:直流到由反馈回路决定得主极点之间,带宽增益积恒定,在该频率以上,如果频率升高一倍增益就会降低一半,运算放大器的 3db 宽频率就是 Fc 放大器带宽增益积 BW*Au=C 常数,所以设计电路时进行折衷选择。题目要求通频带范

7、围为 20HZ-5MHZ,增益大于等于 40dB,即Gain=100V, 故考虑多级放大器级联。假设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用下面单极点函数表示:(1)带宽增益积(GBP)是衡量放大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电压反馈型运放 A( )= /(1+/ ); (2-1) jwmAhj式中 为放大器的中频增益,w 为角频率, 为上限角频率,当引入正hw反馈并假设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与频率无关的实数 B 时,则有:( )=A( )/1+BA( ); (2-2)fjjjw将式(2-1)代入式( 2-2)中得IV= (2-3)jwAf HmBAwj)1(由此,反馈中频增益为 Am=Am/(1+AmB),上限角频率为 W

8、 hf=Wh(1+AmB)这说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扩展了扩展程度与反馈深度 F 有关。对本系统直流放大器,放大器下限角频率为零赫兹,所以无馈时放大器通频带为 BW= 接入正反馈后,放大器通频带为 hfB = =(1+ B) B (2-4)WHfmAw式(24)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通频带扩展到无反馈时的(1+AmB)倍。而且带宽增益积为一常数。改善系统幅频特性不仅考虑带宽增益积就足够,还有其他因素的考虑,如运放的摆率,驱动负载的能力小信号的放大后输出信号的质量等。3 电路与程序设计3.1 前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阻抗匹配和噪声抑制,所以信号输入端加了 50电阻接地进行

9、匹配,并且使用屏蔽线连接信号源,从而达到阻抗匹配和抑制噪声的作用。而电路本身又必须具有高信噪比,并尽量减少噪声的带入,尤其是电源方面,除了采用在总电源入口端用大电容进行滤波之外,还可以在芯片的电源入口处加 10UF 的电容进行滤波。并且 PCB 布局和布线时,信号源尽量远离电源地。图二为 OPA847 的前级放大电路图:图二 OPA847 的前级放大电路图3.2 中间级程控放大电路V中间级采用两级串联的 VCA821,它在放大 20 dB 时的带宽仍可以达到320 MHz,满足题目要求,其有多种配置方式,不同的配置方式随着最大增益的提高,带宽会下降,综合考虑题目的要求和需要,本设计将其配置成最

10、大增益 20dB 的模式,从而使其带宽达到 260MHZ 以上,增益在 0-52dB 之间可调。图三为 VCA821 程控电路图。图三 VCA824 程控电路图3.3 后级放大电路后级采用 THS3091,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宽带,固定增益缓冲放大器,电路带宽受增益影响较小,可以在放大的同时满足带宽要求,其带宽主要受反馈电阻的影响,考虑到电路的噪声和及供电,我们采用正负 5V 对其供电,使THS3091 的通频带较高。图五为 THS3091 的后级放大电路:图四 OPA693 的后级放大电路3.4 电源电路设计稳压电源采用通过变压器、7812 芯片 7805 芯片,将 220V 转化为正 12

11、VVI和正负 5V 直流电源,给各级电路供电。3.5 软件流程图及程序4 电路测试与调试结果4.1 硬件软件联调全部连加起来后,通过按键来控制步进增益,同时连接示波器以及信号发生器,观察显示波形及幅值。4.2 测试条件与仪器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如表 1 所示。表 1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1 DF1731SL1ATA型直流稳压电源 1 无2 SDS 1202DL数字存储示波器 1 300MHz开始系统初始化按键扫描液晶显示结束AD 转换VII3 F120型函数发生器 1 无4 UNI-TUT805A数字万用表 1 无4.3 测试结果及分析测试结果(数据)如表 2-表

12、9 所示:(1)基本要求 表 2 输出电压增益值输入电压有效值输出电压有效值电压增益表 3 增益波动值输入频率波动值表 4 -3dB 的通频带宽通频带宽表 5 增益步进控制增益步长绝对误差(2)发挥部分表 6 输出电压增益值输入电压有效值输出电压有效VIII值电压增益表 7 增益波动值输入频率波动值表 8 -3dB 的通频带宽通频带宽表 9 电压增益输入电压增益输出电压增益4.4 系统实现的功能整机测试指标完全达到题目要求,具体见表 10。因受竞赛场地、实际环境等条件影响,各参数测试会因外界影响而略有误差。表 10 系统实现的功能功能 实现情况 实际性能基本要求发挥部分IX其它 参考文献1全国

13、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19941995)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2001)M.3张毅坤、陈善久、裘雪红编著.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 黄智伟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6 塞尔吉奥弗朗哥.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附录:10附录 1:电路原理图11附录 2:源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