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

上传人:志** 文档编号:59291257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可能事件与抛掷文个尾读硬币试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等可能事件与抛掷硬币试验1知道,但何以知道?我们知道,如果随意抛掷一枚硬币,则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我们说,抛掷硬币时,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是等可能事件。我们又知道,如果随意抛掷一枚骰子,则骰子六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我们说,抛掷骰子时,骰子的六个面朝上是等可能事件。但我们想过没有,人们是何以知道这些结论的呢?现在有三个选择项:A是由硬币(骰子也一样)几何形状的对称性和物理质地的均匀性想当然地得到的;B是布丰、德摩根等人抛掷硬币试验的结果(虽然没有他们抛掷骰子的记载);C是利用概率论公式,通过计算得到的。你将作何选择? 2考古的与历史的证据答案初现人类很早以前就

2、已经发现抛掷骰子时各面朝上的等可能性,并利用这种等可能性做各种游戏:我国山东青州出土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齐墓中就发现陪葬的骰子。又据文献记载,古罗马(公元前27年至公元446年)人已利用骰子进行占卜和赌博。而概率论的产生,始于1654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和费尔马(16011665)在来往书信中讨论的关于抛掷骰子游戏的数学问题。此后经许多数学家的大量工作,概率论的内容逐渐充实,到1812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的著作概率分析理论问世,所谓古典概率的理论结构已经完成。至于抛掷硬币试验,重要的抛掷硬币试验的年代无法考证,但著名的抛掷硬币试验者的生卒年代可以考证:布丰

3、(17071788),德摩根(18031871),皮尔逊(18571936),费勒(19061970)。从时间先后不难发现:人类先有对等可能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古典概率理论,然后才有抛掷硬币的试验。3逻辑至少应有一个“先验的”概率不妨从逻辑角度再作一次推演。大数思想表明:“当随机试验次数达到大数次时,事件的频率逐渐稳定于它的概率。”因此,至少有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未经试验而预先知道的,这个概率必定不是试验的结果(即用频率估计)。而这正是抛掷硬币时,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概率,以及抛掷骰子时,骰子各面朝上的概率。4数学事实抛掷硬币试验的意义何在? 既然如此,布丰、德摩根等人抛掷硬币试验的意义又

4、何在呢?事实上,抛掷硬币试验的结果是对人们的“想当然”,即“抛掷一枚硬币时,硬币正、反面朝上可能性相等”的一个佐证:如果“想当然”不错,那么只要抛掷硬币次数足够多,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应十分接近。结果果然如此。既然试验结果不能否定“想当然”,我们也增强了对“想当然”的信任。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假定“想当然”不错,即假定抛掷硬币时,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是等可能的,我们运用初等代数知识,一起来考察几个事件的概率。在此过程中,我们希望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计算古典概型(等可能基本事件的复合)事件概率的几种方法;为什么抛掷硬币试验难以获得硬币正、反面朝上次数相等的结果?为什么抛掷硬币次

5、数足够多时,硬币正、反面朝上次数十分接近?(1)抛掷2次硬币,出现1正1反的概率是多大呢?第一种方法是运用树图求解,这是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第二次正 第一次正 第二次反第二次正 第一次反 第二次反观察发现:共有4种可能的情形;在所有4种可能的情形中,1正1反的情形出现2次;因此1正1反的概率是。又可以借助2进制数求解:记硬币正面朝上为1,反面朝上为0。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可记作2进制数00、01、10、11(即10进制数的03),因此所有可能的情形有种;又观察发现,满足要求的情形为01和10,共2种;因此所求的概率为。还可以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求解,这就需要一点组合数学知识:抛掷2次硬币,每次有2

6、种可能的结果,根据乘法原理,所有可能的情形有种;又1正1反的情形相当于2次抛掷硬币恰有1次正面朝上,可以是2次中的任意1次,有种可能;因此所求的概率为。(2)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抛掷4次硬币,2正2反的概率是多大呢?运用树图。现在的树图已显庞大: 第四次正 第三次正 第四次反 第二次正 第四次正 第三次反 第四次反第一次正 第四次正 第三次正 第四次反 第二次反 第四次正 第三次反 第四次反 第四次正 第三次正 第四次反 第二次正 第四次正 第三次反 第四次反第一次反 第四次正 第三次正 第四次反 第二次反 第四次正 第三次反 第四次反观察发现,一共有16种可能的情形,其中2正2反的情形出现了

7、6次,因此2正2反的概率是。借助2进制数求解:记硬币正面朝上为1,反面朝上为0,则可能出现的情形可记作2进制数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即10进制数015),因此所有可能的情形有种;又观察发现,满足要求的情形为0011, 0101,0110, 1001,1010, 1100,共6种,因此所求概率为。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抛掷4次硬币,每次有2种可能的结果,根据乘法原理,所有可能的情形有种;而2正2反的情形相当于4次抛掷硬币恰有2次正面朝上,可以是4次中的任意2次

8、,有种可能;因此所求的概率为。试验次数增加了,正反相等的概率反而减小了!(3)抛掷硬币的次数继续增加,情况将如何?从此前的工作看,运用树图或借助2进制数求解其实费力又费时,特别是主要依靠观察才能确定硬币正反相等的次数。所以此后我们将只用排列组合方法来求解。 抛掷6次硬币,3正3反的概率是:; 抛掷8次硬币,4正4反的概率是:; 抛掷10次硬币,5正5反的概率是:;抛掷20次硬币,10正10反的概率是:。计算结果显示,试验20次时,硬币正、反次数相等的概率已小于!我们还发现,试验次数越多,正反次数相等的概率越小。一般地有。不过,抛掷20次硬币,11正9反以及9正11反的概率都是:;12正8反以及

9、8正12反的概率都是:。因此,抛掷20次硬币,10正10反或者11正9反或者9正11反或者12正8反或者8正12反的概率是。这个概率就相当大了。(4)用杨辉三角形来解释:事实上,而是的中间项,由牛顿二项式展开公式或杨辉三角形得到: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1 8 28 56 70 56 28 8 1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1 10 45 120 210 256 210 120 45 10 1 1 11 55 165 330 466 466 330 165 55 11 1 1 12 66 220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轻工业/手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