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上传人:9****网 文档编号:59281608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智慧与信仰1.1 复习笔记一、孔子的天人之学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2孔子的天人思想(1)天:生命创造之源含义孔子在多数时候将天看作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a“天道”: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b“天德”:天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一切价值之源。c“天命”:天有生长、养育、保护万物与生命的内在目的,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影响孔子说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这种神

2、圣性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君子应该倾听和实践天的言说,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新时期的意义在21世纪,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珍惜和爱护自然界。(2)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的含义“爱人”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孝悌”是“仁之本”。孔子的“仁”,就是由“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仁”的实现方法实现的方法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

3、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新时期的意义今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3)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孔子重视“礼”,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重视“礼”,还有一种哲学的味道,就是要使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3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2)在孔子看

4、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孔子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也很重视美育。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4)很多现代学者认为,发端于孔子的人生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人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二、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1老子概况(1)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一般

5、认为,是春秋时期一位叫老聃的隐者所作。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2)老子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它为基础,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这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其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趣味。2老子的哲学思想(1)核心:自然无为(2)具体观点反者道之动a“相反”的“反”,在阐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时,老子习惯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而且,老子认为我们对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这种人给世界作判断、分高下,乃至确定世界的意义的做法是对真实世界

6、的误解。由此可见,老子并不是强调事物相反相成,相互转化,而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来否定知识判断的意义。b“复返”的“返”。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种“大制”,是不能分割的,称为“大制不割”。“不割”的“大制”是老子所说的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这两层意思互相关联。通过“反”的两层意思强调,人们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无为而无不为a.“自然”与“无为”“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一种自然而然、顺应世界的态度。“

7、无为”是对“自然”的保护。“无为而无不为。”是指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b.“大巧若拙”从老子的“大巧若拙”说法中,可看出他的自然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是对一般技巧的超越,老子以这最高的巧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不争的哲学老子从他的自然无为哲学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反对战争是老子时代的主流思想。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战争形成的根由,认为战争是由人的欲望膨胀所引起的。因此,老子哲学的立足点在“不争”。“知其雄,守其雌”立足柔顺,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回到“婴儿”状态老子认为,“圣人”是具有最高德行的人,个个都是婴儿,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复归于婴儿”。老子的婴儿状态就是拥有“童心”、“赤子之心”。在老子看来,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本色”的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装饰”的过程。这种“装饰”,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胀。欲望的膨胀,不但破坏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灵。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