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疝痛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9279524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属动物疝痛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马属动物疝痛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马属动物疝痛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马属动物疝痛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马属动物疝痛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属动物疝痛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属动物疝痛病(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属动物疝痛病,马属动物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胃容积小,贲门紧缩,呕吐中枢不发达; 2. 肠管内径粗细悬殊,曲折回转多; 3. 肠系膜长,肠管不固定; 4. 马的切齿整齐锋利,能吃很短的青草,但容易带进泥沙。,马属动物腹痛性疾病简述 1. 疝痛又称“腹痛(coli)”,泛指动物对腹腔和盆腔各组织器官内感受器疼痛性刺激发生反应所表现是的综合症,祖国兽医学称为“起卧症”。伴有腹痛综合征的一些疾病,病情重剧,病程短急,且多具危象,故又称急腹症(acute abdominal disease)或腹危象(abdominal crisis)。 2. 马属动物的腹痛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胃扩张、肠阻塞

2、、肠痉挛、肠膨气、肠变位、肠结石、肠积沙、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除最后两个疾病外,其余均较常见,尤其是肠阻塞,按其发病率居各种腹痛性疾病之首。鉴于南方马属动物已很稀少,故马疝痛性疾病只作一般了解。 3. 马属动物腹痛性疾病,是世界各国,我国各地,尤其是我国北方各省、区的马骡最常见疾病。它是家畜内科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特别是由于这类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症状重剧复杂,故在诊断上,既要全面系统,又要快速准确;在治疗上,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兼顾全局。 4. 应当注意的是,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的经过中出现症候性疝痛,除胃肠以外的腹腔和骨盆腔脏器的疾病出现假性疝痛等,也都可能出现腹痛的临床症状

3、,但这些疝痛都不是真性疝痛,不属于本节讲座的内容。现仅将肠便秘、肠变位作为这一类疾病的代表作一介绍。,胃肠性腹痛病分类,功能性阻塞,机械性阻塞,痉挛性,弛缓性,无腹膜炎,有腹膜炎,完全阻塞性肠便秘,肠痉挛,急性胃扩张,肠臌胀,小肠便秘,直肠便秘,盆曲部便秘,左上结肠便秘,小结肠便秘,慢性胃扩张,腹膜炎,胃肠炎,不全阻塞肠便秘,肠积沙,肠结石,肠蛔虫,肠系膜动脉血栓,肠变位,盲肠便秘,左下结肠便秘,胃状膨大部便秘,泛大结肠便秘,泛小结肠便秘,泛大肠便秘,肠扭转,肠缠结,肠套叠,肠嵌闭,急性胃扩张,又称过食症,中兽医称大肚结,是由于采食过多和(或)胃排空机能障碍所引起的胃急剧扩张性疾病。 临床上以

4、发病急剧、病程短、腹痛剧烈、肚腹不大而呼吸促迫为特征。 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胃扩张又分为气胀性和食滞性两种。 本病多发于马、骡、驴,其他动物较少发生。,病 因,原发性和继发性胃扩张,病因各异。 原发性胃扩张:过食为主因。即过食不易消化而易膨胀的饲料,特别在过度饥饿时,采食过多精料如豆类、豆饼、谷物及副产品,以及易于发酵的嫩草,发热变黄的苜蓿和豆苗等。也有因动物脱缰后偷食大量精料,食后又大量喝水或食后激烈运动而发生本病的。 继发性胃扩张:通常继发于小肠积食、小肠变位,以及肠膨胀的过程中。这是由于肠腔阻塞,胃内容物不能后送,引起肠管的逆蠕动,遂使肠内容物逆送入胃所致。 ,胃扩张发病

5、机制,急性胃扩张,胃蠕动增强,剧烈腹痛,胃过度膨胀,心力衰竭,脱水,分泌增强,过食,胃后送机能降低,胃后送量,胃后送机能正常,进食量,动态平衡,胃膈破裂,呼吸困难,原发性急性胃扩张症状,常在食后12h内出现腹痛。腹痛初期呈间歇性,很快转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病畜频频卧地滚转,有时仰卧抱胸,急起急卧,或快步急走,起立时有的病马呈犬坐姿势。呼吸促迫,耳根、胸前、肘后等处出汗。个别病例则全身出汗。病马饮食欲废绝,病初口腔湿润,后则粘滑,重症变干燥。肠音减弱或消失,病初尚有少量零星粪便排出,病至后期排粪停止。腹围一般正常,其左侧1417肋间,髋结节水平线上可听到类似“沙沙”的胃蠕动音,每分钟35次,有时达

6、10次以上。 许多病例有嗳气和作呕动作。嗳气时,可在左侧颈静脉沟部看到食管沟有波浪式运动,并能听到含漱样的蠕动音。个别病马发生呕吐,多为病情严重或胃破裂的征兆。胃导管插入胃内,若为气胀性胃扩张,可排出大量酸臭气体和少量粥样食糜,腹痛减轻或消失,呼吸恢复正常;若为食滞性胃扩张,则仅排出少量气体,胃内容物不易导出,腹痛症状并不减轻。,胃扩张病马犬坐姿势,继发性胃扩张症状,先有原发病症状,以后才出现嗳气,呼吸促迫、胃蠕动音增强等胃扩张症状。插入胃导管时,立即喷出大量具有酸臭气味的淡黄色的或暗绿色的液体。随着液体的排出,病畜逐渐安静,但经一定时间后,腹痛又复发,再次导胃,病情又有所缓解,如此反复发作。

7、直肠检查时,除有急性胃扩张的症状外,还能发现小肠积食或小肠变位等原发病的变化。,胃破裂症状,胃扩张继发胃破裂,常在倒地滚转或一阵呕吐动作之后,腹痛突然减轻或消失,全身症状迅速恶化,全身出冷粘汗,特别是胸前更为严重,肌肉震颤,口唇松弛、下垂,肢体厥冷,四肢集于腹下,呆立而不卧,若强迫行走,则行走如醉。脉搏细而弱,每分钟达120次以上。体温低下,口腔及舌色青紫而无光泽。如胃破裂而大网膜未破裂时,往往食糜颗粒堆积在大网膜中,腹腔穿刺液内无食糜颗粒。直肠检查感觉腹膜粗糙并附有饲料碎片。胃破裂病程短急,预后不良,一般于数小时内死亡。 破裂口较大者,呈高度呼吸困难,全身症状急剧恶化;破裂口较小且有肠管嵌入

8、胸腔者,呼吸不一定突然变困难,但腹痛加剧。所诊心区有时可听到心脏搏动撞击肠管所产生的特殊声音或低沉的肠蠕动音。若以X射线检查胸部,可观察到肠管内的液面。膈肌破裂,均以死亡而告终。,诊 断,根据食后不久发病,腹痛剧烈,腹围不大,呼吸迫促,偶有嗳气或食道逆蠕动,直检脾后移,插入胃管,排出多量气体及一定量的食糜等可诊断为急性胃扩张。 如食入大量易发酵的饲料,胃管插入时喷出大量酸臭气体和粥状食糜,直肠检查胃壁紧张而有弹性,是气胀性胃扩张;食入大量易膨胀的精料,胃管插入仅排出少量酸臭气体和食糜,或导不出食糜,直肠检查时感觉胃壁有粘硬感,是食滞性胃扩张。经导胃后腹痛消失,不再复发者为原发性胃扩张;先有其他

9、腹痛症状,导胃后腹痛仅暂时减轻,不久又加重者是继发性胃扩张。,治疗原则,排除胃内容物、镇痛解痉、强心补液、加强护理。,排除胃内容物,为了排除胃内容物,应立即应用导管法排除胃内容物。将马保定在六柱栏内,胃管插入食道后使马头部放低。若为气胀性胃扩张,胃管一经插入胃内,即有酸臭气体和液体急剧流出。当胃内容物浓稠不易流出时,可用温水反复洗胃、直至吸出液体基本无酸臭味为止,每次灌入量以12L为宜。,镇痛解痉,为了缓解腹痛,解除幽门痉挛及制止胃内容物腐败发酵,导胃后可选用下列处方:腹痛合剂80120ml,加水适量内服;5水合氯醛酒精液300500ml,一次静脉注射;稀醋酸4060ml,鱼石脂1015g,酒

10、精30ml,加水500ml,一次内服。也可用食醋5001000ml,或酸菜水10002000ml,口服。另据报道,当使用酸性药物无效时,可改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00200g,加石蜡油5001000ml,口服。 食滞性胃扩张,胃内容物不易排出,应用普鲁卡因粉34g,稀盐酸溶液1520ml,石蜡油5001000ml,常水500ml,混合,一次灌服。食滞性胃扩张,严禁使用大量盐类泻剂,因其即能增加胃的容积,又能加剧机体脱水,使病情恶化。,强心补液,当因剧烈腹痛、出汗及胃肠液的大量分泌而导致脱水、心脏衰弱、自体中毒时,应及时进行强心补液(详见胃肠炎的治疗),改善心血管机能,增强机体抗病力。,护 理

11、,对病畜要由专人护理,防止因剧烈滚转而造成胃、膈破裂。不必牵遛,病愈后,停喂一天,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饲养。,马属动物肠便秘(Intestinal Constipation),提示 1肠便秘是马骡常见的一种腹痛病。其发病率约占马属动物胃肠性腹痛病的50%左右,我国在肠便秘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在逐步下降。 2重点: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理过程复杂,应掌握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次,要明确不同肠段便秘的临床特征。 3难点:直肠检查术,尤其是不同肠段便秘的直检变化特点;直肠内破结术的操作规程和各种手法的的应用。 提要 一、概述: 概念:肠便秘,是由于肠管的运动和分泌机能紊乱

12、,粪便停滞引起某段和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腹痛性疾病。 类型:按便泌程度分: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按便秘肠段分小肠便秘,大肠便秘。 临床特点: 1口干、口臭、有舌苔。 2结膜潮红或发绀、肠音沉静或消失,有金属音。 3排粪停止。 4.突然发病、不同程度的腹痛,饮、食欲减退或废绝,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停止、直肠检查可摸到秘结的粪便为特征。,二、病因病理: 1肠便秘的形成: 马骡饮水不足,饲喂后不久重役,突然改换饲料,饲料受潮韧度增大,以及气候突变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或食盐不足等,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肠蠕动机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草料消化不全,粪便逐渐停滞,其中水份大部分被机体吸收,内

13、容物干固阻塞肠道形成便秘。 2肠便秘形成后的病理演变过程: (1) 腹痛:腹痛是肠便秘的一个主要症状,形成腹痛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秘结的粪球压迫刺激了肠壁平滑机,使其出现痉挛性收缩而引起腹痛;其次由于阻塞部前方的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毒物质,膨胀刺激了肠壁,使腹痛加剧。 (2)脱水:中后期肠便秘的病畜一般都有脱水的病理过程,它是由于病畜腹痛不断出汗,饮食欲废绝,机体水份的来源断绝,以及阻塞部前方肠腔内有害因子的刺激,引起肠粘膜炎症,分泌增加等合并作用于机体,导致脱水。由于脱水,血液浓稠,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强,尿量减少,同时由于疼痛反射引起膀胱括约肌收

14、缩,排尿停止,膀胱积尿。,肠内容物后送机能正常,饲喂不当,饮水不足,肠管运动机能减弱,肠管运动机能正常,肠内容物停滞,便秘,不完全阻塞,完全阻塞,阻塞前部,阻塞部,阻塞前部,蠕动加强及分泌增加,轻微腹痛,蠕动加强及分泌增加,腐败发酵,自体中毒,腹痛及脱水,发炎坏死,心力衰竭,三、 症状 (一)肠便秘的共同症状:口症变化明显,如口腔潮红或发绀,口腔干燥有口臭,舌苔黄厚,腹痛,排粪量少,多数停止,肠音减弱或消失,直肠检查,常常可摸到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硬度不等的秘结粪块。 (二)不同肠段便秘的临床特征: 1 小肠便秘: 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剧烈、口臭往往流粪水,常常继发胃扩张,导胃排出酸臭的黄绿

15、色的液体后,全身症状暂时减轻,在结粪未疏通前,数小时又可复发。 直检:可摸到如手腕粗细,表面光滑呈椭园形(如鸭蛋),如园柱状(如香肠)的阻塞肠段,它位于前肠系膜根后约10cm,距腹上壁1020cm,横行于左右肾之间,位置较固定。,2.大肠便秘: 最常发生便秘部位依次为小结肠,骨盆曲,胃状膨大部。 (1)小结肠便秘:多为完全阻塞,易继发肠膨胀,腹痛剧烈。 直检:可摸到呈椭园形或园形如拳头大小的坚硬粪球,一般位置在耻骨前缘的水平线上下或体中线的左侧,活动性较大可将其牵引到耻骨附近的秘结粪块,一般是小结肠中后部的阻塞,活动性较小位于左肾前下方的结粪,一般是小结肠起始部的阻塞。 (2)骨盆曲便秘:为完

16、全阻塞,腹痛剧烈,常继发左下大结肠积粪。 直检:结粪块较坚硬,呈弧形或椭园形,有小臂粗细,位置一般在体中线左侧或右侧,活动性较大。 (3)胃状膨大部便秘:有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两种。 不完全阻塞:病程发展缓慢,病期较长,多为间歇性腹痛。 完全阻塞:病程发展快而严重,腹痛较剧烈,病程也短。 直检:秘结粪球呈排球状,表面光滑、坚硬、常随呼吸动作前后移动,位置在腹腔右前方。至于左侧大结肠、盲肠、直肠的便秘,均可在相应的解剖位置触摸到结粪,由于位置在腹腔后部,或结粪面积较大,比较容易诊断。,四、 诊断: 肠便秘属急腹症,一般病性重剧,病程短急又容易出现继发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所以要迅速、准确建立诊断,必须详细问诊,全面检查,综合判定,概括起来肠便秘的诊断项目包括问诊,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三个方面。 (一)诊断程疗和项目: 1问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