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279463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据课程标准 进行教学设计,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新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真正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离开了它,教师无法上好今天的历史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明确强调:,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地位,让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例1: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必修第二单 元资本主义世界

2、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中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在课程的精神价值层面上,是使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在课程体系和内容选择上,是“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

3、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评价方面,要求“形成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全面教育功能,具体内容如下:,知识: 通过“必修课”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专题、“选修课”的六个学习主题的学习,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力:(1)在掌握基本

4、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提高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勇于探究;虚心好问、与人交流;多元比较、换位考证等。,精神:(1)“一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2)“两情”: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3)“三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

5、感和社会责任感。(4)“四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自然态度。,二、对内容目标的准确把握,识记:作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记忆这类历史内容。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了解”“知道”“列举”“说出”“讲述”“简述”等行为动词。这类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40%左右。,理解: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一定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

6、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这类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50%左右。,运用: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比较”“评价”“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三、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1.依据课标设计三维目标 “过程”:一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

7、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等。 “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 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包括的评价方法是:放还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正确处理时代与个人的关系;对于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活动时间比较长的历史人物,要分阶段进行评价。 再如观察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等一系列的观察方法体现出来的。,“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例2:必修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

8、家思想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知识点及其深度,例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点: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意义,孔子及思想,孟子及其思想,荀子及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贡献。 重点: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及其对儒家思想形成的贡献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例4:人教版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 课程标准: 了

9、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例5:人教版必修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课中有三个子目: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 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例6:课标必修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有这样的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第一个层面:学生知道诗经

10、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屈原吸收楚地民间歌谣的形式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赋是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其它通过名称即知道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戏曲、明清的小说。 第二个层面: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风、雅、颂;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它的如汉赋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词人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元代关汉卿与窦娥冤;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名著。,3.依据课标命制测评试题,模块测试及高中水平考试,都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即检测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的程度。它要求考试内容紧扣课标,即教什么考什么。,2011年

1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 测试认知领域比较表,例6:有人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方式” 是指 A演说 B议会选举 C人民暴动 D武器和战争 课程标准: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例7.汉字源远流长,钱伟长先生曾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是在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课程标准: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例9:抗日战争 例10:启蒙运动 例1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教学设计,四、案例,谢谢大家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