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9279292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 (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状病毒肠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朱俊芳,第一幕,李宝宝,男,8月,由妈妈抱着,爷爷奶奶陪同上午8点到儿科门诊就诊。李妈妈说李宝宝从大前天晚上吃了蒸南瓜粥后出现呕吐,当天晚上呕吐2次,前天上午仍有呕吐,不能吃奶,还有发热,体温38-39。前天下午去诊所灌肠后,没再吐,体温38左右,但是开始拉肚子,前天拉了3次黄色糊状或黄绿色稀水样,昨天增加到8次,进食量明显减少,哭闹,解红色冻状便1次,胸背、四肢皮肤上还出现细小红色皮疹。,要点:,1.李宝宝目前的问题有哪些? 2.腹泻病的定义 ,如何分类?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 3.李宝宝皮疹和腹泻是否相关?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例说明。 4.李宝

2、宝哭闹的原因分析。,1.李宝宝目前的问题有哪些?,答:发热、呕吐、腹泻,食少,哭闹,皮疹,2.腹泻病的定义,如何分类 ?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2. 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答(1)轮状病毒肠炎 四季均可发病,流行季节为10月次年2月,高峰年龄为6个月3岁,潜伏期为23天。起病急,病初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为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便,有少量粘液,一般无臭味。镜检白细胞偶见或无,常并发等渗性脱水和酸中毒等。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2. 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好发生于58月份。起病较缓,大便腥臭,蛋花汤或黄绿色,有粘液。镜检有脂肪球、

3、粘液和少量白细胞。重症可伴发热、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程12周。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3)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好发于58月份。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粘液,量多。镜检无白细胞。常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37日。大便培养出大肠杆菌。 (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冻状带脓血。镜检白细胞和红细胞较多,常可见吞噬细胞。多半高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中毒症状。大便培养出大肠杆菌。,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5)空肠弯曲菌肠炎 全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季。起病急。大便呈粘液或脓血便,有腥臭。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及数

4、量不等的红细胞。多伴有发热、腹痛较剧,可有脱水及酸中毒,易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大便培养出空肠弯曲菌。,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6)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多见。以2岁内的婴幼儿,尤以新生儿及婴儿发病最常见。起病较急,大便 稀糊状带有黏冻或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可并发败血症等。病程迁延。大便细菌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7)真菌性肠炎 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者。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大便黄稀多泡沫,有时呈豆腐渣样带黏液。常伴有鹅口疮。镜检可见真菌

5、孢子及菌丝或大便真菌培养阳性。,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8)诺如病毒性肠炎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秋冬至初夏发病最多,潜伏期数小时3天。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和性状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可伴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畏寒、肌痛等全身症状。病程27天。大便常规提示粪质少,白细胞很少。大便诺如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RT-PCR检测到诺如病毒核酸则确诊。,3.李宝宝皮疹和腹泻是否相关?,答:是。皮疹(rash)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所致。,3.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例说明

6、。,3.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例说明。,3.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例说明。,4.宝宝哭闹的原因分析,患儿哭闹不安,大便呈果酱样,需要警惕腹泻伴随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的婴幼儿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因其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肠环肌发生持续性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逐渐将痉挛的近端推入远端的肠腔内。此时行腹部B超或X线片,明确诊断,及时处理。,第二幕 补充资料,体检:T 38.5、P 140次/分、R 40次/分、Wt 1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脱水外貌,精神萎靡,面色略苍白,皮肤干燥,躯干部可见细小红色皮疹,高于皮面,皮肤弹性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型,前囟凹陷,眼窝凹陷。面色略苍白,

7、呼吸深大,口唇干燥,樱红色,咽部稍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不配合,腹部无明显包块,肠鸣音活跃。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要点,1.小儿腹泻易感因素?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制 2.脱水如何分度?如何补液治疗?,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1.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 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2.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道有三个防御系统,肠道菌群,肠道黏膜上皮,肠道免疫系统,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3. 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正常

8、肠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4.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5. 人工喂养 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10倍 牛乳营养成分的破坏。 乳具的消毒。,“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脱水,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 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由于腹泻

9、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脱水程度及表现,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 (占体重) 5% 5%10% 10%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萎靡 极萎靡 略烦躁 烦躁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 皮肤略干 皮肤干燥苍白 皮肤发灰、发花 弹性稍差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黏膜 唇黏膜略干 唇干燥 唇极干 前囟眼窝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眼泪 有泪 泪少 无泪 尿量 稍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末梢循环 正常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等渗性脱水(isotonic

10、 dehydration)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 水和Na等比例丢失,血Na在130150 mmol/L之间。 特点: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1,2,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特点: 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 脱水症较重。,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细胞内脱水: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

11、、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常由医源性引起,失Na+150mmol/L,3,口服补液疗法 (ORT),适应证: 轻或中度脱水,呕吐不重,无腹胀 方法:轻度: 5080ml/kg 中度: 80100ml/kg 812h内将累积损失补足,少量多次; 注意事项: ORS含K+ 20mmol/L (0.15% ): 若低钾,需额外补钾; ORS中HCO3- 30mmol/L :若存在酸中毒,需额外纠酸; 病毒性肠炎时:应稀释使用,以免电解质过量;因病毒性肠炎大便Na+低 (50mmol/L), 而ORS中Na+ 90mmol/L。,液体疗法,静脉补液,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 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 呕吐、腹胀严重者; 三定: 定量 定性 定速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惊补钙,液体疗法,思考题,该患儿补液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