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253652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动化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动化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动化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动化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心得体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动化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暖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暖通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当今较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在我们学习暖通书面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实际中的知识的应用。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次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中规定的内容,收获颇多,感触很深。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系统原理,

2、系统设计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系统设计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系统设计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把该课程设计的内容,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系统原理有更深的理解。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时候被一些小的,细的问题挡住前进的步

3、伐,让我总是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而花费很长的时间。最后还要查阅其他的书籍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并且我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东西,也知道拉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本次课程设计结合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专业知识和自控知识,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其他课程的了解。也运用到了我们专业有关的软件,使我们在操作专业软件上更加顺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课程设计中要求用 auto CAD制图。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的设计,都是在cad上设计出来的。能够轻松的操作专业软件是我们以后找工作的一大优势。我们这次

4、课程设计的时间大约只用了一个星期,其中不乏刘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指导,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我们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组间成员亲密无间的合作对这次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团队精神,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便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我很高兴本次自动化课程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也很感谢我们组员之间默契的配合,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得有收获。最后,感谢刘老师这一个学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在你的辛勤教诲下,我们更加有信心去应对专业方面的各种挑战,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XX年09月8日一、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1、空天伺服机构与机动跟踪控制导弹,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

5、证,说到导弹,自然得联系到刘教授的报告:空天伺服技术。空天私服技术,是研究航天航空电气液伺服系统及其高效能源机械辅助动力装置等技术的综合学科,广泛应用于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空天飞机等临界飞行器。刘教授讲解道:机动跟踪控制是主要研究用雷达的方法取得的目标位置及运动状态进行数据处理的技术,随着武器系统性能不断提高,雷达对复杂,干扰等环境中目标的跟踪、密集环境中多目标的跟踪、机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等对提前做好预警都非常重要。基于此,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预测跟踪控制技术的发展则从根本上促进了世界空中军事力量的发展,是根源性的力量。2、风能、太阳能利用中的控制问题现在一个常

6、见的话题是环保或者是环境友好,尤其体现在能源方面。目前,人类对于情节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教授做的报告是关于风能太阳能在利用当中的控制,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风能与太阳能,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有顿悟的感觉。3、运动系统的控制与测试这主要是关于机械运动的驱动技术,机械在运动过程中的控制和测试信号的技术。而让我们电气专业的学生感到自豪的是,在运动驱动技术上,电气驱动发展迅猛,例如多相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不但可用在传统电气传动场合,而且特别适合用在船舶推进、电动车辆等要求高可靠性、大功率的场合。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控制也越来越成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目前,该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机器

7、设计。运动测试技术同样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主要就是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量、速度、加速度等等。位移测量方法常用的有积分法、回波法、线位移和角位移相互转换法、位移传感器法四种,速度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微积分法、线速度和角速度相互转换测速法、速度传感器法、时间位移计算测速法四种。经过测量之后,将所测得的数据放回给控制器,经过计算之后发出指令可以控制物体改变运动轨道。比方说,将这(来自: 博文 学习 网:自动化心得体会)项技术运用到导弹技术上面,就可以实现控制导弹改变轨道的目地,从而使得导弹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4、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导航系统是指具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功能的工具。在课

8、堂上,教授结合实际,还有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向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前沿的科研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5、智能优化方法在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优化方法是模仿自然与生物机理特征形成的一种优化方法,为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智能优化方法有很多,但是有三种比较典型:遗传算法,蚁群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6、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种控制学科,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主要偏向于控制与优化,工业工程

9、模型化等方向。在课上,教授向我们讲授了目前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近况,让人大开眼界。7、惯性技术惯性技术,是一门实现运动物体姿态和运动轨迹控制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自主、隐蔽、全天候、抗电磁干扰、实时、连续测量等优点,可为载体提供角运动和线运动参数。也正是因为这样,目前惯性技术在航空、航天、航海、陆地导航、大地测量、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实,惯性技术的报告也是最让我觉得亲切的学科,因为在这之前,对于惯性技术中的陀螺仪有过极其粗浅的涉猎,是在科技杂志上看到的,当时觉得很有趣,没想到还能在大学里面从新认识它。陀螺仪也已经从最初的浮子式陀螺发展到挠性陀螺、静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电陀螺、原子陀

10、螺等多个类型。随后,教授也讲了陀螺技术目前的科技水平,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我们感到可惜的是,我国目前的陀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有待于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去弥补甚至超越。8、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一门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设计了很多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当然,控制理论是当仁不让的核心,而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及发展目标。伍教授讲解的很认真,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积极给予解答。现在自动控制是很热门的学科,学好了对自己以后

11、很有好处,不管是就业还是科研,可以帮助我们占得先机,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学科。9、自动化大学生工程与创新实践这是张婷老师做的报告。在课上,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大学生创新的一些实例与知识,以及她自己带队的一些经验,对于志在做创新项目的同学来说绝对是福音。其中,我对于那个全班都能拿到创新一等奖的学长学姐很崇拜,印象也很深刻。他们绝对是当代杰出大学生的最好代表。二、一些感悟和心得给我们做学术报告的老师每一个都很出色,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聆听坚守的学术报告,开阔了视野,也了解了专业前沿的思想与研究。在教授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在自己学术领域里付出的努力,坚持研究。

12、我们只有不断去追求真理,才能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带来幸福。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沟通,当两个不同的思想在进行碰撞的时候,会产生新的思想,从而开辟全新的科研领域。学会与人沟通,善于学习他人,是我们进步的保证。现如今,我国很多领域的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积极与国外的先进技术人员沟通才能不断进步,乃至超出。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勇于尝试,打破思维定势,这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一点是研究方向,教授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方向比努力重要。做研究也是这样,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寻找社会需求,选好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就已经是向成功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8月,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南京的

13、火车。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京,在我的记忆里南京是一个富庶发达的地方。果不其然,这里高楼林立,人头攒动。我已经做好准备,蓄势待发。经过简单休整,第二天我们就进入正题。领导的基本思路就是先培训,对系统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开始系统建设。培训非常有针对性,讲师都非常专业,既有D5000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的实现方式,又有凝思磐石操作系统安装演示,还有达梦数据库原理。对于我来说,整个系统都是陌生的。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对D5000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后边的实际操作中我发现系统的理论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周之后就开始具体的画图、填库、做公式、做报表等工作。画图和填库工作量最为庞大,花费的时间

14、也最多,但这工作是以后所有工作的基础,所以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D5000系统在公式方面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它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许多其他厂家系统实现不了或者很难实现的功能,D5000系统很多方面的设计在我看来还是非常人性化的。每天的工作都很充实,即使是加班也没有人喊累。这是一个友爱的团队。大家一起游玩,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估计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时光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会将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会记住这次系统建设。记住大家的友谊。再见,南京。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