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24760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4.1 本章框架结构图,投资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及投资边际效率曲线,IS 曲线,IS 曲线的推导,IS 曲线的斜率,IS 曲线的移动,利率的决定,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IS 曲线的含义,IS 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资本边际效率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LM 曲线,LM 曲线的推导,LM 曲线的斜率,LM 曲线的移动,LM 曲线的含义,LM 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希克斯的总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调整,“两个剑桥”之争,IS-LM 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边际消费倾向递

2、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陷阱,14.2 重点与难点导学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破古典式的“两分法”,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提倡将货币问题与实际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一、投资的决定1投资的含义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等只能视为资产权的转移。2投资函数凯恩斯认为,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实际利率是首要因素。可以发现,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投资函数可写成:其中, 表示自主投资, 表示实际利率(大致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

3、膨胀率), 表示引致投资。投资需求曲线如图14-1所示。图14-1 投资函数,3资本边际效率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资本边际效率(MEC)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R代表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代表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代表资本品在第n年年末的处置残值,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由左上向右倾斜,表示资本边际效率之值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将曲线上各资本边际效率之值与利息率作比较,即可得均衡投资量。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

4、由预期收益 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R决定,且r与R反向变动,而与 同向变动。投资是否值得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 r 与市场利率 i 的关系,当 时,投资是值得的;否则,投资不值得。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是不一样的,但都受到同一市场利率水平的限制,从而投资量和利息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对应的图形如图14-2所示。图14-2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4投资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资本是存量概念,投资则是流量概念,相当于本期资本对上期资本的改变值。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r就会缩小。这

5、个缩小了的r就是投资边际效率(MEI)。由于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陡峭。它更精确地反映了投资和利率间存在的反方向关系,更符合分析的投资需求函数 。【例14.1】请严格陈述“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东北财经大学2010研,二、I S曲线1I S曲线的含义I S曲线反映的是利率和收入之间相关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1)利率和收入的组合;(2)投资和储蓄都相等;(3)反映了产品市场的均衡。 I S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

6、。 I S曲线如图14-3所示。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 S曲线。图14-3 曲线,2I S曲线的推导(1)公式推导在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以及四部门经济分析思路一样)中,均衡条件为: , ,。推导出I S表达式为 。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以r为纵轴,y为横轴所画出的I S曲线是由左向右下倾斜的。(2)四象限法图14-4 曲线推导图示,(3)从 坐标系到 坐标系图14-5 曲线的形成从图14-5的推导过程可见,r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是外生变量,且r是联系产品市场和货

7、币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具体的传导机制为:r( 下降至 )引致投资iADy,3I S曲线的斜率由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代数表达式 ,可推出 ,即I S曲线的斜率为 。 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2)边际消费倾向 。 一定时,d越大,I 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 S曲线越平缓; d一定时, 越大,I 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 I S曲线越平缓。在三部门经济中,I S曲线的斜率为 。税率 对I S曲线斜率亦会产生影响,当 一定时, 越大,I 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I S曲线越陡峭,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越小。4I S曲线的移动在三部门经济中,可推出: 。从上

8、式中可见,当政府支出增加或减少 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 ,即I S曲线右移或左移 ;而当税收增加或减少 时,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量为 ,即I S曲线左移或右移 。总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 S向右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 S向左方移动。,5I S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图14-6 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如图14-6所示,A点为I S曲线左边的点,与I S曲线上的B点同利率水平。在 坐标系中,r是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决定AD曲线的截距和斜率,因此A点和B点应该在同一条AD曲线之上。将A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垂直下拉到 坐标系中,对应着AD曲线的 点。在 点,存在 ,即过度的产

9、品需求,此时厂商将扩大投资,进而扩大y。相对应的,此时 。,三、利率的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所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1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货币需求动机分为以下三种:(1)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time lag),缺乏同时性,所以人们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在手中。

10、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2)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用 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 。(3)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涉及人们转换资产组合的动机人们改变持有两种资产的组合比例,以获得最

11、大的利益。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可以表示为: 。,2货币需求函数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对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式中, 、 和 都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即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函数是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乘以价格指数。货币需求函数可用图14-7来表示。它起初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的货币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为水平状,表示“流动偏好陷阱”。图14-7 货币需求函数3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因此即使增

12、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案例:1989年秋季,日本的股市和楼市泡沫开始破裂。日本货币当局在资产泡沫破灭以后,将利率降低至接近于零的水平,且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时候都维持了0.5%的贴现率),但对经济没有起到任何刺激作用,通货紧缩依旧持续着,货币政策几近无效。,4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1)货币供给量狭义的货币供给 =硬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供给 定期存款更广义的货币供给 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13、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2)货币供求均衡如图14-8所示,以横轴表示货币需求、供给量,纵轴表示利率,货币需求曲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货币供给曲线则垂直于横轴。两曲线交点决定了利率和均衡水平,即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图14-8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四、LM 曲线1LM 曲线的含义L 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如图14-9所示。在L 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1)任意一点都是利率与收入的组合;(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3)货币市场均衡。图14

14、-9 L M曲线L 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2LM曲线的推导(1)公式推导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 曲线的表达式为:(2)四象限法图14-10 L M曲线推导,(3)从 坐标系到 坐标系图14-11 L M曲线的形成要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r与y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相互配合、一一对应的同方向变动的轨迹,就是L M曲线。它描述了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3LM曲线的斜率由 可看出L M曲线的斜率为 。L M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h一定时,k越大,L M曲线的斜率越大,L M曲线越陡峭;(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k一定时,h越大,L M曲线的斜率越小,L M曲线越平缓。一般情况下,LM曲线斜率为正值,LM曲线由左下向右上倾斜,这一区域称为中间区域。当利率下降到很低时,货币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即h为无穷大,LM曲线斜率为零,LM曲线成为一水平线,这一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当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即h为零时,LM的斜率为无穷大,LM曲线为竖直线,此时被称为古典区域。如图14-12所示。图14-12 曲线的三个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